年代:巨额私房钱被媳妇儿发现了 第470节

  这要是让黄健中知道,还有这一千万美金的军令状,真不知道会把老黄吓成什么样。

  等着吧!

  等程学民他们把电影拍出来,正式送到国外去参展发行的时候,黄健中作为导演,到时也肯定会跟着一起出国协同宣传,还不知道到时会把老黄他吓成什么样。

  其他几个主演也一样,都是完全不知情的!

  一千万美金军令状的事情,到目前为止整个剧组就程学民一个人知道,老厂长汪杨除外,他不算他们《太极》剧组的人。

  而且程学民也跟大舅哥再三交待,让他别跟老黄透露太多,毕竟他们在一个办公室。

  而且程学民能选中黄健中来当他的导演,除了借了老黄后面《大秦帝国》系列的运,其实大舅哥冯家钊的背后推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点,其实黄健中他自己也清楚。

  毕竟程学民跟冯家钊是郎舅一对,在燕影厂又不是什么秘密。

  “唉!也是,反正有你这个高个子顶着,我只管把电影拍好就好了!”黄健中见程学民这么自信,又想到人家之前的种种成功,也就彻底看开放心下来。

  跟着又说道:“对了学民,今天北电那几个学生演员也正式进组了,你要不要过去见一见?”

  “可以啊!趁现在刚好没什么事,一起过去看看!”程学民点头说道,跟着屁股都还没做热乎,就随着黄健中一起下了楼。

  “学民,那个……我后面已经写好了,要不你有时间的话,帮我看看写的合不合适?”

  在走廊正好又碰上了梁晓生,本来他有话要脱口而出,可看到后面还跟了一个黄健中,语调就放轻了一些,跟做了贼似得,很心虚!

  确实是做贼了,反正梁晓生自己是这么想的!

  “是吗,这么快?那梁老师你先放我办公桌上,我跟黄导去一趟剧组,回来看!”

  程学民点点头,心道梁晓生这边也差不多,快写完了!

  “那好那好,学民你先忙正事,等会儿我们再细聊!”梁晓生闻言连连点头,跟着也错开身体,让过了程学民跟黄健中。

  跟黄健中插肩而过的时候,梁晓生还是心虚,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啦。

  “还是学民你那个《乔厂长》吗?我听说厂里给了小梁来改编!”黄健中八卦好奇,刚才梁晓生那眼神,太他娘的虚了!

  要不是知道他小子现在也跟自己一样,碰到大运了,竟然也领了一个独立创作的任务。

  他黄健中是有了独立执导的机会,他梁晓生则是有了独立改编剧本的机会。

  好巧不巧,全是程学民的作品。

  而且梁晓生的运气显然比他更大,要知道本来这个《乔厂长》,厂里是准备给他们组冯家钊的,毕竟人家可是原著正儿八经的大舅哥。

  可好巧不巧,那时的冯家钊正好有外出任务,远在大西北拍《牧马人》电影,厂里这个《乔厂长》又是政治任务,必须抓紧立项上马。

  所以厂里等不了,就直接给了梁晓生,但这个速度,小梁貌似有点拖后腿了。

  “不是!”

  “乔厂长梁老师已经写完,已经送厂里过审了,是我其他一个稿子!”程学民摇了摇头,说道。

  “啊?!学民你又有新剧本了吗?”黄健中闻言骇然,是不是太高产了?

  “不是剧本,是一个武打小说!”

  就是大丈夫的后半部分。

  前段时间,故事会何成伟带回去的《大丈夫》上半部,梁晓生也正好看了。

  看完之后,就上瘾了!

  实在是程学民这个老狗不当人,断章断的太狠了,别说何成伟心心念念了,就是梁晓生也一个劲的在程学民耳边催稿崔更,让他赶紧把后面的写出来。

  当时程学民忙的不可开交,哪有那个时间管大丈夫的后半部,而且人家故事会都不急,你呀的梁晓生皇帝不急太监急什么?

  也就在某一天的中午,程学民被催得实在忍无可忍,直接把笔递给了梁晓生,说道:“笔给你,要不你来?”

  梁晓生当即也不含糊,直接接过笔,说道:“我来就我来,知道你没有时间写,要不你口述,我来给你执笔?”

  行!

  这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好办法,程学民也乐得把双手解脱出来,便跟梁晓生口述了一段,他执笔写了出来。

  可到后面,程学民发现梁晓生其实蛮有天赋的。

  干脆连口述都懒得再说,直接给出了简单的章纲,让梁晓生对着章纲试着自己写一写。

  这么一试稿,给程学民打开了新大陆,更是有了新想法。

  以后他就直接写大纲细纲,内容的填充直接让梁晓生去搞,约好依旧以程学民的笔名发表,毕竟他现在的笔名值钱。

  得到的稿费他们两个五五分成,刚开始梁晓生还不太敢,怕写不好坏了程学民的名声。

  程学民也不急,就说先把《大丈夫》后半部先合作写完,等投到故事会看效果。

  其实大差不差应该差不了多少,毕竟梁晓生的文笔在那里,故事框架有程学民把关,梁晓生随便水,都是能惹人眼球的畅销之作。

  所以,程学民承诺给大舅哥冯家钊的五六个剧本,打的就是薅梁晓生的羊毛。

  今后程学民负责出故事细纲,梁晓生负责水文丰满内容,以程学民的笔名发表出去,大舅哥冯家钊则窝在家里,负责把这些发表出去的武打小说,改编成剧本。

  等《太极》风靡全球,刮起全民武打时,他们三个再把手里囤积的武打片剧本,抛售出去大赚一笔。

  所以,程学民不求质量,能看得过眼就差不多OK,必须加快速度量产。

  以程学民对梁晓生的要求,必须一个月出一部不少于十万字的中篇武打小说,大舅哥也必须在一个月内,将剧本改编出来。

  一个月一部的话,等到明年四五月份太极在国内正式上映,掀起武打狂潮时,他们手里最少有五六个本子啦。

  程学民也不求自己能赚多少稿费,但求大舅哥能多赚几个奶粉钱,毕竟等明年三四月份,大嫂也该生了。

  梁晓生这边也一样,赚到了稿费,也能尽快的脱单。

  这么一看,程学民自己都觉得他自己,是一个个大大的好人。

  不仅帮大舅哥生了儿子,还带帮着他养儿子来着!

  ……

第375章 后娘养的怎么啦!让他们等着瞧就是(求全订)

  “这是……”

  程学民跟黄健中下了楼,往主楼后面的摄影棚走去的时候,发现这边有块很大的空地,现在已经开始围挡起来了。

  里面好像还在施工,程学民侧头看向黄健中,疑惑的问了一句。

  “是这样的,凌子峰老师要拍老舍的《骆驼祥子》,厂里向上面请来了一大笔经费,打算在这里修建一条街,还原一下明清时代的西四牌楼街,大手笔啊!”

  这由不得黄健中最后感叹一句,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货比货得扔啊!

  看看人家凌子峰老师的牌面,厂里跟上面的支持力度怎样?

  人家说建一条街就建一条街,听说光经费,上头就直接拨款了三十万,当真是不要太豪横。

  可反观他们《太极》剧组呢?

  什么都没有,全部都需要他跟程学民两个自己去搞,就是拍摄场地,还是蹭的人家《小花》剧组的,真他娘后娘养的!

  明清风情街啊!

  程学民听了也反应过来,这不就是燕影厂早期建的那条一百五十米长的明清风情街吗!

  当时确实是凌子峰为了拍骆驼祥子,专门在他们厂里的空地上,建了这么一条一百五十米的古街道,还原了明清时期最为繁华的西四门牌楼街。

  也算是最早的电影城雏形,后来这条街几经扩建,就成了后世作用十几万平方米的,大名鼎鼎的明清风情街。

  当然,这是后话。

  “确实是大手笔,如果赶得上的话,我们也有得蹭啦!”程学民也点点头,跟黄健中笑了一句。

  “嗨,也对,有的蹭总比没得蹭好!”黄健中也只能这么自我安慰一句。

  “老黄,心态放好,等我们成了,厂里只会更重视我们!”

  程学民知道黄健中心里在感叹什么,但有些事情现在不好跟他说透了!

  比如表面上,他们《太极》剧组,厂里其实都是冷眼旁观,给黄健中他们一种后娘养的。

  但老黄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老厂长跟上面的吴老他们,比谁都希罕他们《太极》剧组。

  都在等着他们《太极》剧组一鸣惊人,一举斩下千万美金外汇的壮举。

  到那时,就是上面铺天盖地宣传他们的时候,也就到了他们《太极》剧组真正扬眉吐气的时候。

  现在,只能说蛰伏,偷偷的搞偷偷的拍,打枪的不要。

  可这一些,程学民只能他自己知道,目前还是不能跟黄健中他们明说,怕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无法一蹴而就把电影拍出来。

  有的时候,不知情轻装上阵,反而是一件好事。

  不知者无畏嘛!

  至于蹭骆驼祥子的风情街,程学民也并没有说错,因为太极的剧情,最主要最热血的剧情,就是在京城。

  所以到时,少不得要蹭一蹭这明清时期,最为繁华的西四牌楼街。

  等程学民两人进了摄影棚,发现朱淋李连洁他们都在,除了这些正反主角之外,北电那边也来了十几个学生。

  放眼过去,程学民一眼看过去,几乎跟上次《庐山恋》选演员时,来的都差不多。

  除了被谢进选走的刘佳之外,什么皇阿玛张铁啉,老顽主谢圆,壮汉猛男张峰毅,还有江海洋,涨潮,沈丹萍等!

  上次来过的周礼京跟方舒,这次就没来。

  毕竟是他们78届表演系天王天后级人物,上次《庐山恋》招选演员,他们能来那是奔着男女主角来的。

  可程学民的《太极》,面向北电那边学生演员,招选的都是小角色龙套,甚至连配角都不算,人家天王天后级人物,能看得上?

  还有,除了他们这些78届表演系的,竟然连之前有过一面之缘的田,李少,陈凯子也都过来凑热闹了。

  怎么会是?

  程学民这次只招几个小角色,怎么连李少田陈凯子这些燕影厂二代,也惊动过来了?

  除了他们表演系导演系的,程学民甚至还看到了,满脸沧桑的张谋子!

  这个时候的张谋子,虽然也是去年刚考上北电,但年纪却已经近三十了,站在皇阿玛他们一起,确实显得沧桑老成一点。

  还有,他不是摄影系的吗?

  怎么跟皇阿玛陈凯子他们混到一起,也跑过来凑热闹了?

  疑惑归疑惑,程学民倒没有主动跟这帮学生客套,虽然知道二十年后,国内的影视墙基本就是他们的天下。

  不过现在,他程学民说的算。

  而且假以时日,这帮学生也得在他程学民的调教淫威之下,战战兢兢的出作品。

  可不能让他们跟上辈子那样,乱来。

  直接把人民艺术家这块金字招牌,断崖式拉低层次,将整个圈内搞得乌烟瘴气,种种规则层出不穷,实在是太不像话啦。

  程学民觉得,他想要接班老领导文化口子这一块,首先得把风气这一关,得把死啦。

  后话后话!

  看着这些突然返贫年轻得不像话的老戏骨,程学民联想得太远了,还是看好眼下再说。

首节上一节470/49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