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巨额私房钱被媳妇儿发现了 第423节

  “或者说,可能会达不到廖老想要的……成片!”

  程学民听了吴老的担心,真的想给他老人家竖起大拇指,夸道‘吴老您真乃神人也,当真是未卜先知。’

  还真让吴老给担心到了。

  陈文版的《少林寺》,无论是拍摄效果,还是剧本本身,都存在非常大的问题。

  最后更是不得不全部推倒,重新写剧本重新拍摄,白白浪费了已经投入进去的五十万港币。

  要知道!

  整部《少林寺》的拍摄资金,也就一百二十万港币而已。

  这还是由吴老主持拍板,咬牙斥巨资搞的第一部两地合拍片,而且是宝贵的外汇资金。

  港币这个时候,肯定也是外汇,也是创汇任务的一种。

  毕竟现在国际上,港币的认可度比我们的人民币,要高的多。

  所以要是拿不出成绩来,都没法向廖老交差。

  所以吴老顶着不小的压力,那可是一百二十万港币外汇,拍不好打水漂的话,这个项目从上到下责任人,都得挨批不可。

  不过话说回来!

  吴老竟然有让程学民参与到《少林寺》的剧本创作中,这可以说慧眼如炬,算是一步很好的棋。

  只要程学民参与到剧本创作中,也算是编剧之一,在《少林寺》的拍摄过程中,多多少少有点话语权,也就是参与度。

  再不济,在最基本的剧本上面,肯定不会走多少弯路。

  可惜香江那边的左派新联公司就是那样朝纲独断,不喜欢我们搀和进去。

  也就插不进去人,只能干等着对方的成片。

  好在香江方面也能壮士断腕,及时的亡羊补牢,推翻了第一版,重拍第二版,获得了轰动性的成绩,让吴老这边也算有了个好交差。

  但那也是三年后的事情。

  三年啊!

  一个《少林寺》的拍摄,竟然拖拖拉拉拍了三年,这又是香江那边对这个治任务的敷衍。

  也是对我们的一个态度问题。

  现在吴老都已经有这方面的担心,就是不知道老人家是个什么打算。

  这次既然让程学民过来,还主动跟他提起这件事,想必是有什么想法。

  “算了,我跟你提这个干什么!”

  可没等程学民接话,吴老就主动摆摆手,摇头说道,“学民你现在的重心,还是在创汇上面多动动脑子!”

  “要知道我们文化口子的创汇任务缺额,可不是一般的大!”

  “虽然有了你那三十万的米金填补,但依旧还有着不小的缺额,所以学民你的重心,还得在创汇上面!”

  “靠我们这些老家伙,跟不上国际形势,是真的搞不来人家的米金外汇!”

  “电影这方面,终究是小道,还是让香江那边自己去搞吧!”

  吴老本来确实对程学民有点想法。

  想着即便香江那边,不让我们掺和进剧本的创作中,那就干脆让程学民另开灶炉,另外再写一个《少林寺》剧本。

  到时将双方的剧本递送给廖老那边比对,看看谁写的好就用谁的。

  但考虑到,这没法比对!

  毕竟程学民是自己人,他要是写的好的话,香江那边就会说拉偏架,肯定会不服气。

  到时即便定了程学民的稿子,人家也不会全心全意的拍摄,不利于香江那边的统战工作。

  搞不好最后还是得用香江那边的剧本,无论那边好坏。

  既然已经知道最后的结果,还不如就不要去浪费那个精力,搞这些吃力不讨好,还有可能影响香江方面统战的事。

  再说!

  电影终究是小道,又搞不来真金白银的外汇美金。

  还不如让程学民将主要的精力,全部放在创汇上面,他们文化口子的创汇重任,可是要完全交给这位年轻人身上。

  再让去搞些电影什么的,肯定不划算。

  吴老想到了这些,干脆没等程学民自己什么想法,就直接摆手摇头,就当他今天没提这事。

  可是让吴老没想到的是,旁边的程学民却这么说道:

  “吴老,文化口子想要搞创汇,其实电影事业最来钱!”

  ……

第336章 牧马人,破了几十年的票房纪录(求月票)

  一句话,惊掉了吴老的下巴,毕竟文化口子里谁不知道,文化口子最不来美金外汇的,就是电影。

  人家外面的洋人,根本就不看我们拍摄的电影,创个毛的美金外汇。

  可现在倒好!

  程学民这小家伙竟然说,其实文化口子最来美金的,是电影!

  这有点搞笑吧?

  吴老吃惊点点头,没有再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的交谈,注意力重新回到了电影上面。

  呃!

  这突然的转变,让程学民又心里没底,错愕不已。

  没明白过来,吴老突然不再说话,是觉得他牛逼吹的太过了?

  还是觉得程学民不知天高地厚,竖子不足以为谋?

  真的!

  突然的冷场,让程学民坐在这位老领导身边,真的如若针毡坐立难安。

  因为好像他印象中,自从成了吴老手下一个兵之后,可从来没有受过这种坐冷板凳的待遇。

  而且刚刚还聊的好好的,怎么程学民就说了一下,文化口子最来美金的是电影事业,让吴老的态度瞬间就冷淡了呢?

  刚才吴老还在鼓励在创汇方面,让程学民挑起担子,再接再厉来着。

  好在!

  这个冷场并没有持续很久,就在程学民胡思乱想的时候,吴老再度开口说话了。

  不过不再是创汇问题,而是指了指电影大屏幕,说道:“小程你这也算本色出演,都说你就是许灵均,现在看来演的确实不错,导演也拍的好,回头可以把拷贝送去廖老那边,让他也看看!”

  “吴老您缪赞了!”

  程学民开始拘束起来,赶紧谦虚的说道。

  差不多等《牧马人》电影看完,吴老后面都没有做出具体的指示,人也上了年纪也容易乏,就提前退场。

  毕竟这才是看片会第一天,后面还有好几天,二十来部新电影,吴老不可能每部都去看一遍。

  所以一般都是过来走过个场,发表一下讲话。

  今天这一次,还是因为有程学民的《牧马人》,特意留下来观看了一下。

  不过起身的时候,低声跟程学民提了一句:“小程,你跟我来一趟!”

  “好!”

  程学民神情一凌,意识到了什么,赶紧应了一声跟同了上去。

  就这样!

  众人将吴老他们送出大礼堂,中影集团的丁达,更是有意无意的多看了程学民几眼,不知道在想什么。

  “老厂长,刚才你跟吴老他们坐的最近,有听到他们聊了什么吗?”

  “怎么那个小程也被突然叫走了?”

  送走吴老后,中影集团的丁达第一时间找到汪杨,询问打听了一下。

  因为他虽然也坐在了第一排,但作为组织这次看片会的东道主,谦虚的将几个重要位置,让给了一些资格老的老同志。

  比如燕影厂的老厂长汪杨,还有其他部门的领导。

  至于程学民这个新人,那就没得说,算是个特例。

  所以,刚才丁达其实坐的离吴老隔着两人,有点远没太听清楚。

  仅仅只是听到了什么创汇,电影几个字眼。

  电影,创汇?

  丁达心里估摸着,该不会是这个叫程学民的改开先锋,向吴老进言了吧?

  “还能聊什么呢!”

  “肯定是创汇啊!”

  “现在我们文化口子压着一百多万米金外汇的缺口,老头子可愁的要死!”

  “好在有程学民这个创汇小能手,老头子这是要面授机宜,要小程他再接再厉再创辉煌呢!”

  老滑头汪杨说的话半真半假,可不会老实巴交的跟他丁达细说。

  心里却早被他刚才偷听的那一嘴,激动得到现在都没有平复。

  程学民那小子,当真是好胆!

  竟然想要在电影方面搞改革,竟然提出了电影创汇的口号,还说什么文化口子最来米金外汇的,是电影事业。

  好啊!

  难不成,他们电影事业的春风,真的要从程学民那小子身上,刮起来吗?

  好期待!

  可惜那小子被吴老给喊走了,否则汪杨说什么也要跟那小子促膝长谈个三天三夜不可。

  “那确实得再接再厉,为我们文化口子取得更辉煌的创汇成绩!”丁达闻言,知道这老狐狸肯定对自己有所保留。

  但也不急,回头再打听一下就是。

  跟着开始进入今天第一部电影的认购分销阶段。

  “各位同志,我们闲话不多说,按照惯例先干正事,看一部定一部!”

  “由我们燕影厂制片拍摄,谢进导演的这部《牧马人》,大家也已经都看完了!”

  “至于拍的怎么样?演的怎么样?带回去能取得多好的成绩,我就不好给同志们建议!”

  “还是老规矩,根据各自的判断,填单子吧!”

  丁达一声令下,地方各地的电影公司代表,就得开始根据自己的判断,填写他们要购买的拷贝数量。

首节上一节423/49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