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巨额私房钱被媳妇儿发现了 第329节

  为此!

  程学民也是点头,其她冯家幼冯家成兄妹几个,倒不敢说一句,因为他们知道事关前途,不能乱发表建议。

  志愿的事情说过后,程学民也跟大家说了一下,等志愿填好后,他这两天就得动身啦。

  这下大嫂柯玉梅听了,就有参与度,脸色瞬间羞红了起来。

  妹夫程学民就要动身,把家里的好消息,带给远在大西北的他哥,能不让当嫂子的高兴吗?

  好在这次是大西北拍戏,不是跟上半年那样,南下上前线,家里人倒没有什么紧张气氛。

  小姨子冯家末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没敢把也要去的话,说出来。

  “学民那外文稿费到了?”

  晚饭过后,已经洗了在屋里看书的冯母,见冯父进来,放下手里的书,问道。

  “啊!已经到我们局里了,今天老周让我通知学民,这两天可以去领了!”

  冯父点点头,刚才他跟女婿程学民又聊了一会儿,也把之前投出去的那篇外文稿子,稿费已经进来的事,给他说了。

  “有多少?”

  冯母闻言果然是这个事情,知道自家这口子,不好在饭桌上当着大家的面,提外汇稿费的事情。

  “听说有将近三千外汇吧!”冯父跟着又回了一句。

  “将近三千,这么多?”

  这下听得冯母十分的意外,之前有听她家老冯提及过,女婿投出去的那篇稿子,是个小短篇,一万多点单词。

  就相当于国内,万把个字的小短篇,怎么稿费有这么多?

  将近三千外汇,折算成我们人民币,岂不是七八千?

  好家伙!

  怪不得都一门心思的去搞外文稿子,最近都没见女婿程学民他写国内的稿子。

  感情外文稿子太来钱了。

  一篇一万多点单词的小短篇,能在国外发表赚取七八千块的稿费,可放在我们国内,一篇万字短篇的稿费,按顶格千字七块,也就七十块。

  这么一算,相差整整上百倍?

  不算不知道,一算是真的没把冯母给吓到,跟着又是极尽骇然的问道:“老冯,你们外文局这么赚钱吗?”

  “也就学民了,其他我们外文局,一年到头也发表不了几篇外文稿子!”冯父冲着冯母笑了一句,解释道,“学民这篇稿子,人家是按每单词十五美分的稿费结算,销量分成是万册五十米金。”

  “他那边稿子一万两千单词左右,光篇幅就有一千八多的外汇米金,首版说是印了二十万册,提前结算了一千的外汇米金。”

  这外汇稿费确实好赚,一篇稿子相对而言,跟国内比可能有几十倍的差距。

  可怎奈能写外文稿子的作家,我们国内少啊!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青黄不接。

  以前老牌作家一般都多转为学术研究,创作的少,投外面发表的就更少。

  而且他们要投,也是奔着精于求精,奔着得奖去的,完全不在乎什么稿费不稿费。

  所以即便外面给过稿了,都基本是白嫖,咱们的作家主动要求不要稿费,甚至不惜自费。

  图的就是一个国际名誉,咖位。

  而年轻一代,因为十几年的耽误,别说让他们写外文稿子,就是能认识几个外文单词,就已经是个中翘楚啦。

  所以,这才是他们外文局面对创汇任务,面临的压力。

  没人写!

  会写的甘愿被白嫖,不会写的根本指望不上。

  所以,人文社那边筹办的文代会得赶紧开起来,到时全国各地新老作家汇聚一堂,他们好宣传号召一下。

  “那说到这里,我们这次筹办的文代会,确实要向上面提一提,稿酬方面的改革啦!”

  冯母听了心里也就有数,不过她的点没跟她家老冯在一起。

  冯父想着是在文代会上,好好的鼓励宣传号召一下,大家都赶紧写外文稿子,为文化口子的创汇任务,添砖添瓦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奉献。

  可冯母却想的是,稿费这一块确实该提一提了!

  否则国内国外的稿费差距这么大,有着文化口子吹起来的创汇热潮,势必会把新青年一代给带歪了不可。

  别到时全部都去写外文稿子,会写的不会写的全去写,那国内文化岂不是要荒废啦?

  而且作为一个作家,也不能全往稿费看,不能有太大的功利性,否则是写不出好稿子的。

  这一点,无论是写国内稿子还是外文稿子,都是相通的。

  创作这一块,就不能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得沉得住慢慢积累,厚积而薄发。

  不是谁都能跟她们女婿程学民那般,妖孽的好吧。

  “稿酬方面的改革,也是这次文代会会议的主题之一,到时看最后的决议吧!”

  冯父点点头,觉得自家这口子说的也有道理,我们几十年滞留不前的稿酬制度,确实要改一改。

  不求跟国际接轨,但也多少要提一提,否则确实差距巨大。

  ……

  求月票!

第270章 动身前的准备,学民你要去拍牧马人?(求全订)

  “呃,学民,你这个介绍信,还得跑一趟燕影厂盖章啊!”

  第二天,程学民跑到单位,燕京大学这边开介绍信,是系主任老杨负责给开的。

  可听程学民刚高考完,竟然要跑去大西北拍电影?

  这他们可从来有听说过。

  当即,老杨十分震惊的同时,也是提醒程学民一句,这封介绍信光他们燕大开,可能还不行。

  提醒他最好跑一趟燕影厂,让那边的工作人员帮忙改个章。

  “那确实,等会儿我再跑一趟燕影厂!”

  “其实燕影厂那边,这段时间也催得紧,剧组那边就等我了!”

  程学民以为单位开个介绍信,能拿去买火车票就行,到了地方就直奔谢进大舅哥他们的剧组驻地,其他内容的介绍信可开可不开。

  不过既然杨主任都这么提醒了,那程学民打算跑一趟燕影厂,找那边的老滕签字盖章。

  顺便也去一趟内城,老丈人的外文局。

  上月投老米《花花公子》的那篇外文稿子,昨天晚饭后,老丈人有跟他说外汇稿费已经进来了,让程学民抽空过去跑一趟。

  领了外汇稿费后,程学民还得去一趟火车站,把动身的火车票早点预定下来。

  所以,今天要跑还几个地方,程学民在燕大杨主任这边,并没有多逗留。

  取了杨主任给开的介绍信跟工作证明后,便又马不停蹄的跑来了燕影厂这边,找到了已经升副厂长的老藤。

  “学民啊!可有段时间没看到你了!”

  “怎样?昨天估分有估多少?”

  老滕给程学民倒了一杯凉白开,客气的询问着他估了多少分。

  至于高考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程学民就是因为要参加今年的高考,所以一直没有进剧组。

  “滕老师,估的还好,我已经填了我们燕京大学的志愿表了!”

  程学民畅快的闷了一大口凉白开,这天气确实不是人待的,太热啦。

  也就实在没办法,否则谁愿意这么大热天的,往外面跑啊!

  而且!

  燕影厂老滕的办公室,也没有一个电风扇,抗暑全靠手中的芭蕉扇,可见国内的轻工业,确实要提速了!

  “燕京大学啊!学民你牛啊!”

  “这岂不是说,学民你现在不仅是燕京大学的特聘讲师,还是燕京大学的大学生,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学民你算是开了燕大的先河吧?”

  老滕听了程学民的话,不由得哑然的笑道。

  这小子确实牛气,否则就老谢他非得等他,别的人谢进他一个都不要。

  即便现在在大西北黄沙漫天的地方,也要死等这家伙。

  说实话!

  这小子身上,确实有一股说不出的人格魅力,反正老滕也喜欢跟这小子打交道。

  “没有没有,滕老师您说笑了!”

  程学民悻悻的笑了笑,跟着又是关心起了剧组那边的情况,问道,“滕老师,谢导那边现在的进度咋样?”

  “我打算你这边开完介绍信后,就直接去火车站订火车票,这两天就随时动身!”

  “准备动身了?!”老滕听了不要太高兴,当场给程学民的介绍信签字,盖了燕影厂的章后,又是说道,“火车票的事就不由学民你操心,回头我让厂里负责人去帮你预定,到时我让人给你送家里去。”

  “滕老师这太麻烦了吧?等会儿我顺路跑一趟火车站就是!”

  程学民听了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一张火车票,还不至于麻烦燕影厂这边帮忙预定。

  “不麻烦不麻烦!”老滕连连摆手,又是跟程学民解释一句,说道,“学民你也别先麻烦,这一路去大西北,光坐火车都要三天三夜!”

  “要是学民你自己去订火车票的话,可能就一个硬座!反正我动用厂里一点关系,争取帮你订一张硬卧!”

  “路上太折腾人了,学民你得养足的精神,到地方就要直接进组拍摄的!”

  听老滕说能帮他直接搞到硬卧,程学民那还能说什么呢?

  当场就是表示感谢了。

  否则要程学民自己去订票,以他现在的级别待遇,确实还没有坐硬卧的资格。

  出行想要硬卧标准,程学民目前还差两个级别,就是他丈母娘顾老师,也堪堪才够资格出差硬卧标准。

  “至于老谢那边,条件确实是艰苦了一些,好在拍摄任务也都差不多,就等你这个主角进场,把后续的场次补拍起来!”

  “反正学民你近期动身的话,以老谢他的手速,应该还能敢在国庆期间献映,其实跟原计划并没有多少出入。”

  谢进是负责导演拍摄,什么时候上映,还是制作方燕影厂这边说的算。按照原计划,就是准备在今年建国三十年普天同庆的国庆期间,献映。

  就等程学民他一个人了,程学民听了又是再三不好意思。

  正好轮到中午,老滕又坚持给程学民安排了午饭,跟燕影厂不少老艺术家交流交流了一下。

  可能是暑期天气太热的原因,燕影厂外协的项目不多,老艺术家们基本都在燕京,都在厂里。

  所以这次程学民可交流上了不少年轻熟面孔的老艺术家,之前的斯琴高娲就不必说。

  这次还碰到了程学民《高山下的花环》男主角唐老师,现在唐老师可是燕影厂的奶油小生花旦担当。

  说到《高山下的花环》,总政那边的审核都一个月了,到现在都没有个下文。

首节上一节329/49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