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巨额私房钱被媳妇儿发现了 第151节

  对于程学民来说,完全就没什么吸引力。

  可冯家幼冯家末朱杉她们则不同,就跟两个小的冯丽琴冯立文一样,只要有电视看,即便是电视新闻都是好看的!

  当然,这个年代还没有电视广告,否则广告都是吸引眼球的。

  程学民则回了他的屋子,再度开始奋笔疾书写《我的兵团岁月》,争取明后天就交老陈去定稿。

  顺便去燕大那边的华侨商店,把新院子那边的卫生间需要的材料,全部买齐了。

  本来是今天打算去买的,可今天冯家幼一直在身边,程学民没得空分身乏术。

  晚上大家回来,因为有台新电视机,少不得要热闹热闹一下。

  即便是最近没怎么在家,听说是去儿子那边帮带孙子的钱老,也回来听到动静,跑过来凑热闹!

  晚上过来找妹妹朱姗的朱淋,也跟着凑了热闹。

  散场的时候,老丈人冯父又突然偷偷的给了程学民六十块的外汇,说是《牧马人》外文稿,这期要上《中文学》了。

  这是《牧马人》的转载外汇稿费,依旧是不能跟他媳妇儿冯家幼说的。

  否则不但程学民暴露了,老丈人也跟着一起暴露,那可真就全家完蛋。

  毕竟老丈人这才刚刚把丈母娘给哄好,也是胆子真大,敢这个时候偷偷给女婿塞外汇私房钱。

  ……

第144章 去华侨商店?你有外汇吗?

  第二天一大早,又是被小姨子从被窝拉出来,去买自行车。

  程学民实在拿这小姨子没办法,不给买自行车这懒觉是没法睡了!

  起来后先去鸽子市场那边,却并没有第一时间找到那个票贩子。

  这大冷天气,街溜子一般都缩在被窝里睡懒觉,一般都是下午出来活动,来早了。

  早知道,上次就该跟着他一起进胡同,上他家去的。

  这下没找到票贩子,又不好明目张胆的打听票贩子,气得小姨子冯家末直跺脚,只能下午过来再碰碰运气。

  回去的时候顺便剁了一斤肉,买了点菜。

  跟着程学民把小姨子连人带肉丢在了院子门口,没等她反应过来,就骑着自行车扬长而去。

  “大老程大老程,你去哪里啊?!带上我一起去玩啊!”

  小姨子冯家末提着肉跟菜,看着扬长而去的大老程,直接气疯凌乱。

  “一起玩个!你玩得起吗?”

  程学民把小姨子撂下,是急着去新房子那边看看,顺便去华侨商店一趟,把该买的都买一下,他之前预定的也该到了。

  新房院子那边的工程进度很快,程学民也就昨天没过来,这边几乎都做的差不多。

  因为买不到地砖或者瓷砖,所以卫生间地面是按程学民的二套方案,买了一些光滑圆润匀称的鹅卵石回来,在水泥面上铺了一层。

  现在还没干透,程学民不好上脚试试效果。

  接下来就等程学民把马桶跟浴缸买回来,安装上去接好管道,就基本可以完工。

  自来水大水桶这个年代没得卖,之前程学民去华侨商店看过,没有。

  也有跑百货大楼跟西单商场,也同样没看到合适的大水桶。

  最后是大舅哥冯家钊,也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一个大汽油桶,被洗得干干净净纯当自来水水桶用,立在了卫生间外面墙角的三角墙垣上,靠着东边向阳。

  冬天不必说,想要洗热水澡,得自己烧水往浴缸里倒。

  但夏天的话,向阳的大汽油桶提前装满水,晒一天等晚上洗澡的话,其实可以直接洗不带凉的。

  又看到院子里停着一辆拉沙石红砖的板车,程学民喊了一个王姓泥瓦工师傅跟上,一起去华侨商店拉浴缸跟抽水马桶回来。

  “小同志,你这是要去华侨商店买东西啊?!那里面可都是只认外汇的!”

  王姓师傅很憨实的一个爷们,一路上只闷头跟着程学民出来,也不问出来干什么。

  可见被程学民领到了华侨商店,顿时脸色一骇,十分惊容的提醒着。

  这里可是华侨商店,只有那些华侨才会上这边买东西,也只有那些华侨才有外汇。

  像他们普通人,是真的连外汇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王师傅,我爱人是燕大的,她认识几个国外留学生,从她们手里兑换了一点外汇!”

  程学民跟着笑着点点头,这年代他们普通人逛华侨商店,确实有点惊世骇俗。

  “是吗?!小同志你爱人是燕大的进士老爷啊!那就怪不得了!”

  这位王姓师傅脸色更惊容,显然是老燕京底层老百姓,知道能考上燕大的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放前朝那可真就是进士老爷!

  程学民笑着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让跟着一起进了华侨商店。

  进来后,王姓师傅显得很急促,程学民倒好,之前也来过几趟。

  华侨商店里的东西其实并不是很多,东西也不是真的很高端,反正程学民看过去也就那样。

  不过放在这个年代的国内,显然是最高端最奢华的。

  “晓美同志,我订的浴缸跟抽水马桶,有到货吗?”

  上次来的时候问过,华侨商店这边没有现货,需要预定让程学民等两天,他们好从天津港口那边往这边调。

  本来当时这里的售货员是没那么好说话的,是程学民上次来的时候,正好碰到有两个老米进来买东西。

  可这华侨商店说是接待华侨的多,可营业员就是普通市民,可能只会几句简单的英语口语。

  当时那两个老米要的东西也刁钻,卫生巾!

  姨妈巾在后世那是十分常见,可在这个年代的国内,根本没有!

  别说国内了!

  就是在国外,卫生巾也刚刚问世没几年,就压根没有传进国内,即便燕京这边的华侨商店,同样没有。

  当时那两个老米,其中就有个女的,可能是正好遇到月事来了。

  反正就是不断的比划比划,不断的说不断的强调她们要买什么,可华侨商店的售货员就是听不懂,真的一个单词都听不懂。

  恰好程学民在,就帮着给她们翻译了一下。

  虽然最后还是没买成,但程学民这个英语说的非常流利的小同志,就被这边的主任盯上了。

  觉得是个人才,他们华侨商店就是需要程学民这种英语说的流弊的同志,来当售货员。

  最后还邀请程学民过来当售货员,没有编制的那种。

  就这!

  程学民怎么看得上,燕大图书馆给正式编制,他都不带去的!

  人文社那边也一样!

  不过一来二去,也算是跟华侨商店这边搭上了关系,往后程学民需要什么国外货,只要上了他们外贸口子货单的进口货,都能帮他最快搞来。

  抽水马桶跟浴缸,就是这么提前预定,约好这两天过来买的。

  “学民你来的正好,老杨前两天就把东西拉过来了,就在后面,你看看是不是你要的那个?”

  售货员邓晓美看到程学民进来,赶紧招呼着让他去后面看看,又让同事小刘喊下老杨。

  “也是凑巧,这两天我们这边补了一批货,老杨顺道把你要的东西,给带回来了!”

  邓晓美说的老杨,就是这里的负责人杨主任。

  而程学民需要的浴缸跟抽水马桶,又不是什么违禁品,而且都是上了外贸部进口货单的,只是这玩意一年到头都卖不出去一个。

  所以华侨商店这边基本都没有现货,有人要的话得提前预约,他们好打报告上去。

  当然这之前,这些东西只针对华侨老外,不对国民开放。

  不过现在口子放松了,只要有外汇,都可以在他们这边买到进口洋玩意。

  “幸苦杨主任了,回头我得请他吃饭!”

  程学民跟着笑着点点头,客气了一句。

  “我们老杨说了,请他吃饭就算了!”邓晓美也笑得很灿烂的说道,“学民你是住华侨公寓那边的四合院吧?”

  “我们老杨说了,以后要还是碰到外宾来买东西,我们听不懂的话,能不能上家里把你请过来,帮忙翻译一下啊!?”

  请不来专职的,请个兼职的也好,这老杨的算盘也是打的很不错的!

  实在是被耽误了这么多年,懂外国人语言的人才,是真的不多。

  俄语还好,之前是提倡学这个,像程学民老丈人丈母娘那一辈人,基本都会点俄语。

  但是英语就不行了!

  那个时候学英语,保不齐被人当间谍批抖不可。至于别的德语法语之类的,会的人就更稀少了。

  懂外语人才,几乎都断代了这一辈。

  所以他们华侨商店碰到一个说英语说的十分流利的邻居,可不得把关系搞好?

  “那可以那可以!你们要是碰到上次那样的外宾,完全可以去我家里喊我一句!”

  “不过要等年后吧!我们现在还没搬过来!”

  “以后要是需要的话,也可以去燕大图书馆那边,喊一句程学民,保证能找到我!”

  兼职帮忙给当个翻译,程学民还是十分乐意效劳的!

  毕竟对他来说!

  写稿子赚外汇,他老丈人的外文局是一个口子,但想要买一些洋玩意,未来十年可能还得靠这边的华侨商店。

  华侨商店背靠外贸部,只要上了外贸货单的,肯定是想要什么都能弄来什么,只要程学民的外汇足够。

  “燕大图书馆!?”

  “原来学民你是燕大的高材生啊?怪不得英语说得那么好!”

  这下这个叫晓美的售货员,眼眸子就更加的精光乍现,美眸连连。

  “不是不是!我爱人是燕大的学生,我这边还在备考!”

  “啊?!学民你已经结婚了啊?”

  好吧!

  刚刚炸起的涟漪,又瞬间熄灭了下去,相见恨晚啊!

  跟着程学民也是点点头,没再接这女售货员的话,进了后面屋子,应该是一间放货物的仓库。

  “学民你看看,这是不是你要的抽水马桶跟浴缸?”

  “我觉得应该是!之前我们看《追捕》的时候,里面就看到过鬼子家有装这个!”

  “对了,学民你也是看了《追捕》,看到鬼子家装有这个,所以才想着买这个的吗?”

  这个晓美同志是个话痨,叨叨个没完没了,一个抽水马桶都能扯到前段时间风靡了很火的译制片《追捕》。

首节上一节151/49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