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蛾 第7节

  燃放烟花有限制,销售烟花爆竹的限制更严格,在主城区几乎都找不到销售点,想买的话都得到城乡结合部的指定销售点。

  能拿到这个特许经营执照并不简单,姑父那边有点关系搞到了,在浦港镇开了一个销售点,过年期间城里还有不少人专门开车去买。

  烟花爆竹是受管制的危险品,销售数量、品种以及进货渠道、储存场所都有登记管控规定。

  说他们一个春节就赚了三十万,相比手续的复杂、所担的风险,这点钱还真不算多,但实际上肯定不止这个数字。

  有正规手续、走正规渠道进的货,当然都有管控登记,但大姑家还通过私下的渠道进了一大批烟花爆竹,既不用报税也没有登记。

  只听梁大姐接着八卦道:“没查到东西,说是过年已经全卖完了,所以人也就放了……”

  乡村生活的一大特色就是“邻里和睦”,假如问谁借一把葱,人家干脆就送你了,表面上好像处得都不错。

  可是谁家突然挣了大钱,却总会遭人嫉恨,别说这钱来路不正了,就算没问题,也会有人找各种角度去举报于是何考大姑家就被人举报了。

  姑父被人警察带走配合调查,四十八小时后就放了出来,不仅因为找了点关系,更因为没查出来大问题。据说过年期间进的货早已销售完毕,想查也没有物证。

  听到这里何考却悚然一惊,想起了大姑刚才的电话,居然问自己最近回不回去!他赶紧问道:“梁姐,最近我大姑来过我那边吗?”

  梁大姐:“来过啊,上个月的事,半夜开辆皮卡,到你院里卸货搬的东西,皮卡上蒙着毡子,卸货时还关着院门,总共跑了三趟。

  我当时还没睡,看见了,在楼上隔着窗户问了一嘴。你姑父说是你要搞装修,他们给你拉材料呢。”

  何考闻言暗道一声不好,他已经猜到是什么事了。大姑应该把东西都偷偷放他家了,而且还不少,用皮卡足足运了三趟,也不怕把房子给炸了!

  按照规定,当年未销售完的烟花爆竹,也要进行登记并存放在指定场所。可是大姑家的烟花爆竹,有很多并没有正规手续,没法进行登记存放。

  他们原先有库房,可是被人举报了,于是就将东西转移到何考家了。摊上这种事,弄不好得坐牢啊,就算没有判刑进监狱,看守所里也得走一遭。

  假如这事被查出来,罪名首先要落到何考头上,毕竟东西可是藏在他家里。何考想洗脱嫌疑可不容易,既是亲戚又有证据,谁又能相信他不是同谋呢?

  就算他最后能洗脱嫌疑,也只会在被警察带走调查之后。假如他还在实习期没有转正,出了这种事工作肯定得丢了,哪家单位愿意惹这个麻烦?

  就算已经转正了,假如真的进去了,工作也保不住,重则还得吃牢饭。甚至今后再找工作,国家单位包括正规大企业都别想了,背调这一关就通不过。

  何考越想越严重、越想越害怕,还没等他回过神呢,梁大姐忽然压低声音道:“小考呀,你说他们会不会把你东西藏你家了?可千万不能这样啊,太危险了!”

  看来不仅是何考想到了这种可能,邻居梁大姐也起了疑心。梁大姐有此担忧很正常,他家就在隔壁,假如出了意外弄不好也得跟着遭殃。

  何考有些慌乱地答道:“不能吧?我两个多月都没回去了,根本就没听说这些事。”

  梁大姐:“赶紧回家看看吧,假如是真的,马上要他们把东西弄走!犯法的事,你可不受他们连累……”

  话音未落,她的声调陡然又高了起来:“坏了,坏了,来不及了!”

  这位大姐一惊一乍的,何考赶紧追问:“什么来不及了?”

  梁大姐:“警察已经来了,两辆警车闪着灯呢!你大姑也来了,堵着院门撒泼打滚呢,这能堵得住嘛!”

  何考:“您也在我家门口吗?”

  梁大姐:“我在自己家窗户后面呢……你等等,我现在出门过去。”

  黄小胖也把头伸过来听,大致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朝何考做了个手势,悄声道:“这里人太多了,咱们先出去找个地方。”

  两人饭也不吃了,离开餐厅,黄小胖示意何考跟他走,左拐右拐一推门,居然是个僻静的杂物间。

  何考对该楼层的了解仅限于电梯口、楼梯口到餐厅这一段,没想到三楼居然还有这么个地方。他打开了外放,梁大姐那边带着手机下楼了,给他们来了一段现场直播。

  警察为什么会来搜何考家?他们都能猜到。

  举报者既然盯上了大姑家,他们往何考的院子里拉东西,梁大姐看见了,肯定也有别人看见了,那就接着举报呗,举报他们把违禁物品都转移了。

  何考的姑父在当地有点关系,比如其本家堂弟就是镇派出所的领导,但也不可能做到一手遮天,弄不好举报者就是冲着这位领导来的。

  大姑周艳在院门前撒泼,终究不可能挡得住执法队伍。警察要她交出院门和大门的钥匙,她坚决说没有,结果警方拿出来消防钳、冲击钻等工具,准备要拆锁。

  梁大姐这时已经挤进围观人群了,嘀咕道:“带队的警察咱不认识,他们刚才出示了搜查令,还现场打电话联系户主来着……小考,你的电话怎么打不通啊?”

  **

第8章 预判

  何考的手机怎么可能打得通,正占线呢,就是在和梁大姐通话。

  看来警方的行动很突然,带着搜查手续,到了门前才联系户主,就是怕嫌疑人提前得到消息转移了违禁物品。

  何考:“您先别管这些了,帮我看看情况。”

  院门是从外面挂锁的,锁被剪开,接着屋子的门锁也被打开,结果却给很多看热闹的围观群众泼了一盆冷水警方并没有搜出来什么东西。

  传闻或许有点夸大,说是周艳家拉了几卡车烟花爆竹藏在了这里,可是这栋三层小楼从头到尾看一眼,警方立刻就能得出结论根本没那些东西。

  警察进门时周艳面如死灰,已瘫坐在地,此刻却突然活了过来,揪着警察的衣服要讨个说法,最后还是让她老公给拉开了。

  就连梁大姐都很疑惑,语气说不清是替何考庆幸还是替观众失望:“哎呀,怎么没有呢,那些东西哪儿去了?我也想进去看看,可是警察不让。”

  何考瞥了黄小胖一眼,口中对梁大姐说了声:“谢谢。”便挂断了电话。

  黄小胖拍了拍何考的肩膀道:“还好是虚惊一场,你可别忘记找警方赔门锁。”

  何考欲言又止,心中已有了猜测。大姑肯定是把违禁的烟花爆竹藏他家了,否则在现场也不会是那个反应。

  但东西哪儿去了呢?应该是被隐蛾或者说黄泗转移了。此刻他才注意到,黄泗身上有一股特别的气味,类似爆竹所带的火硝味。

  方才在气味复杂的餐厅里,何考没察觉到,但此刻在杂物间里,且心中已有猜测,所以才隐约闻到了。

  何考已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倾向确定,隐蛾真的存在,且如今的隐蛾就是黄泗。警方要找的东西,被黄小胖及时转移走了,就像他拿走娥总家的苹果。

  小胖知道这件事情却没有告诉他,应该是不想暴露身份,也可能是无法向他这个普通人解释。

  这时黄小胖又开口道:“我爸当年就是警察,我知道他们的习惯。警方肯定会联系你的,还会说在你屋里检测出了爆炸物残留,吓唬你要主动交代、配合调查。

  你也不用怕,该说啥就说啥,反正你最近根本没回去,这事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假如警察说在你家检测出爆炸物残留,你就说过年放过花炮。

  假如他们还在你家搜查出二踢脚和鞭炮啥的,你就说可能是过年买的没放完,搁家里忘了。那点东西够不上法律责任,警方顶多警告你几句。”

  何考纳闷道:“怎么还会有鞭炮和二踢脚呢?”

  黄小胖:“这我哪知道,弄不好你过年放鞭还剩点忘了呢,不算什么大事。还有一种可能是举报人栽赃啊,偷摸放点东西进去,但数量不可能很大,也没问题。”

  何考听到这里又有些犯嘀咕,看来黄小胖并没有把东西全转移,大件的礼花之类的应该搬走了,但还留下了一批二踢脚和鞭炮,可能是时间来不及吧。

  如果数量不大,倒也可以解释,过年买的没放完总不能丢了吧?警察顶多警告一番,也不能把何考怎样。

  黄小胖的父亲确实是警察,曾是栖原市江北看守所的所长,可惜去世得比较早,在黄小胖上大学期间就病故了,年纪刚五十出头。

  何考又看了看手机,有好几个未接电话都来自同一个号码。他皱了皱眉,并没有主动拨过去,下午上班已经迟了,先上楼吧。

  下午的时候,娥总还特意过来关怀了两句,询问他的身体情况。新同事钱固然路过工位时,也适时表示了关心,但何考总有些心不在焉。

  黄小胖为什么会成为隐蛾,何考心中已有了一个大致的猜想轮廓。父亲周度当年就关押在看守所,那时候黄叔还不是所长,但也是工作人员,从小就与父亲相熟。

  父亲临终前,应该将那传说中的隐蛾之物留给了黄叔,并且有所交待。父亲当年究竟做了怎么,何考并不清楚,如今黄叔也已去世。

  多年之后,黄小胖却成了下一只隐蛾,应该是黄叔把东西留给了他。那么在父亲和黄小胖之间,可能还存在另一只隐蛾,就是黄叔。

  下午快四点的时候,何考终于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JB区公安分局治安科的胡科长,要找他了解情况。

  何考一边接电话一边在电脑上搜索,江北分局治安科确实有一位副科长姓胡。

  胡科长首先确认了何考的身份、住址,重点是确认他就是浦港镇爱民路65号的业主,然后以质问的语气道

  “我们接到群众举报,反应你非法存储大量易燃易爆危险品,既没有合法来源也没有按规定办理手续。

  今天我们申请了搜查令,依法搜查你在浦港镇爱民路65号的住所,现场执法时,为什么一直联系不上你?”

  何考:“您说什么,我非法藏匿危险品?没有这回事……我在市里工作,也在市里租房,根本没住在浦港镇。”

  胡科:“我们中午给你打电话,为什么一直联系不上?”

  何考装傻反问:“我也不知道您那边是什么情况啊,请问为什么联系不上?”

  胡科长:“你的电话为什么一直占线?”

  何考:“我当时正在打电话啊。”

  胡科长:“是不是有人给你通风报信,提前转移了非法物品?”

  何考:“我不知道您在说什么,我根本就不住在那儿,也从来没有藏匿什么非法物品。”

  胡科长:“我们在你的住所中,检测出了明显的爆炸物残留,希望你能到分局来主动交待情况、配合调查,我们的政策是……”

  何考打断他道:“不好意思,我刚才说的话您没听清楚吗?那里不是我现在的住所,我住市里,根本不可能藏匿什么爆炸物。您说的爆炸物残留是什么意思?我不懂。”

  胡科长:“现在科技很发达,你们就算把东西转移走了,还是能检测出来痕迹。有充分证据证明,你曾经在那里存放过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警察今天没搜到东西,所以才会给何考打这个电话,否则就直接上门把他带走了。

  何考不禁暗暗佩服小胖,果然很了解警方的套路,不论这事跟何考有没有关系,上来就把事情安在他头上先吓唬一顿。

  爆炸物残留检测说着玄乎其实也简单,每个机场的进门处都有,用一小块吸附物往衣服及包裹上擦一擦,只要几秒钟就能在专用设备中查出是否有硝酸根离子。

  堂屋里的东西虽然被及时搬走了,警察没有找到,但残留的痕迹仍然能轻松检测出来。

  群众举报不能当证据,警方没有搜到东西就不能定罪,爆炸物残留的检测结果也仅仅只是有嫌疑而已,警方甚至连拘传何考的依据都不够。

  胡科长说的话好像很不正规,这不应该是在电话里讲的,而应该是当面正式讯问的内容。可实际上的基层办案,事务繁杂人手紧张,很多情况往往就是这样。

  何考很干脆地再次强调:“我没有,根本没做过这种事。”

  胡科长:“你什么时候搬到市里居住的?”

  何考:“今年春节后,我研究生毕业了,到市里上班……其实从七、八年前上大学开始,我就住校了,只有放假才回去。”

  胡科长:“你确定没有在任何时间,在家里存放过任何易燃易爆危险品吗?”

  何考:“过年的时候买过烟花爆竹算不算?除此之外就没有了。”

  胡科长:“你果然存放过烟花爆竹,现在转移到哪里了?”

  何考:“转移什么转移?过年家家户户都在放!”

  胡科长:“数量多少,都有哪些品种?”

  何考:“二踢脚、串红、花炮啥的,数量也没多少,总共才花了一千五。我借了辆三轮车,一次就全拉回去了。”

  胡科长:“全部价值一千五百块吗?”

  何考:“是的呀,您不知道现在的花炮有多贵,尤其是那种蹿天的大礼花,一个就好几百。”

  胡科长:“从哪里进的货?”

  何考:“我大姑那里呀,她搞了一个经营点。”

  胡科长:“你大姑叫周艳,对吧?”

  何考:“对,我姑父叫何常山。”

  胡科长:“他们销售的烟花爆竹是合法的吗?”

  何考:“是合法的吧,假如没有正规手续谁敢公开卖啊?这些情况你们应该找她了解,我就是买东西的顾客。”

  胡科长:“从你大姑家拿货还用花钱吗?”

  何考:“让我想想,当时大姑和姑父都不在,我表妹看摊。我问多少钱,她说一千五,也没说免费给,我就扫码支付了。”

  这段几乎全是实话,何考过年破费买了那些烟花炮竹亲手燃放,仿佛是一种仪式,既是缅怀与告别,也是展望与庆祝。

  胡科长:“当时全部燃放完毕了吗?”

  何考:“应该全部放完了吧,可能还剩点鞭炮、二踢脚啥的,我也记不太清了。当时接到入职通知,着急去单位报道走得比较急……你们不是去搜查了吗?”

首节上一节7/25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