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531节

  要在青藏高原的ALD区投资那么多,路还没修好,机场也还没修好,但是通信必须安排上。

  正巧这个时候,办公室大门被敲响,从外面进来了两人。

  “嚯,老吕这是咋了?那么生气?哪个小王八羔子又惹你生气了?冷静点嘛……”

  褚文建笑眯眯地说道,有点幸灾乐祸的样子。

  吕彦规:“……”

  无语过后,他便将事情告诉了对方,褚文建一听,怒火冲天:

  “他们敢!!!”

  有什么不敢的?

  人家都已经欺负到家门口了。

  “不提这些了,你来有什么事吗?”吕彦规平复了心情,冷静道。

  虽然青藏高原那边发生的事情,让他非常生气,但现在王多鱼并没有出事,而且急也没用。

  现在要紧的是把人抓到,同时查一查到底是谁把王多鱼的行踪泄露出去的。

  因为王多鱼去青藏高原的阿里天文台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

  也就是刘德本、刘晓莉等亲近之人,其他人根本不知道。

  不过敌人也未必就是通过这些途径获取到的信息,总之好好查一查才行。

  九寨沟,刘晓俪她们并不知道青藏高原那边的事儿,跟往常一样,该干嘛干嘛去。

  该说不说,九寨沟的风景,真的很漂亮。

  反正刘晓俪她们在这里待了快一个月的时间,也没看腻这些风景。

  每天就是吃吃喝喝,走走逛逛,还有不少新奇的美食、小动物等之类的,根本不会无聊。

  即便真的无聊了,也可以去附近菜市场逛一逛。

  这里的菜市场跟东北那边的菜市场自然很不同。

  有各类高原地区才有的特色野菜,还有很不一样的美食。

  每逢一三七这样的日子,就是这边的赶集日。

  而每到赶集日,这边的菜市场都会非常热闹,甚至还能够看到有人耍猴等。

  反正王君宏他们这些小屁孩,很是热衷于逛这些,每次都特别喜欢来这里。

  相比平静祥和的九寨沟,阿里天文台营地这边却是暗流涌动。

  王多鱼并没有冒险离开,呆在天文台营地这边,目前来看是最安全的。

  毕竟之前那三位白人虽然招了,说他们总共来了三十人的小队。

  但谁知道他们究竟是不是只有三十人?

  万一还有隐藏起来的小股队伍呢?

  总之小心谨慎一点无大错。

  时间转眼过去了三天,这三天时间,倒是很平静。

  呆在营地内的王多鱼,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直到这一天,从营地外来了十多辆越野吉普车,这才打破了这里的平静。

  “王教授呢?他没事吧?”

  从车里下来的一位领导,第一时间就追问道。

  京城那边给他打来电话,表示如果王多鱼出事了,那他就提头来见。

  虽然这句话夸张了一点,但假如王多鱼真的有事,他不死这身皮也得脱了才行。

  “王教授很好……”

  几分钟之后,王多鱼见到了这位来自几百公里外的联防部队领导。

  从对方口中,王多鱼知道了那批仅剩下二十七人的队伍,已经被拿下了。

  不过也因此发现了更多的问题,这一次来青藏高原的人,确实不少。

  并不只是这一支三十人的队伍,还有另外两支队伍。

  而这另外两支队伍,目前已经隐藏起来了,暂时还没有找到。

  仅现在的情况来看,ALD区已经不那么安全了。

  所以这位领导说,会派人护送王多鱼他们离开。

  对此,王多鱼表示没有问题。

  这种事,他不想发表意见,相信他们这些人可以安排好。

  搞研究解数学题,他很拿手,但是这种对付敌人的事情,他不行。

  也不说他不行,而是不如别人专业。

  业余跟专业,看似一字之差,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天差地别。

  于是,六月中下旬的时间,王多鱼离开了阿里天文台营地。

  一开始,离开营地的一百公里,都没有出任何事情。

  但是,在汽车进入某条峡谷路段时,前方却是被巨石挡住了。

  看这些巨石上的泥土,就知道这应该是刚滚落下来不超过一天时间。

  那么很有可能就是敌人搞出来的动静。

  先戒备,侦查情况,然后清除路障。

  “领导,不要派人出去,用无人机吧!”

  王多鱼却在这个时候突然开口说道。

  无人机这东西非常棒,这一次来阿里天文台营地,王多鱼就带了两台无人机过来。

  八一年的时候,成飞下属乾元实验室便开始研发无人机了。

  当时雕牌厂也跟乾元实验室合作,协助研发机载电池。

  无人机的电池技术要求很高,既要确保轻量化,还要确保电池蓄电容量达到标准值,同时还对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等不同环境下电池性能稳定有很高要求。

  比如在青藏高原这样的高海拔地区,无人机电池如果不抗造的话,那么很容易就会出问题。

  “好!”领导当即便答应了下来,立马就安排人开始操控无人机进行侦察。

  “王教授,我记得没错的话,这无人机好像是你们哈工大研发的对吧?当初好像是你提议研发的武器,好像当时是因为你在西伯利亚原始森林那边的事儿.”

  王多鱼闻言,摇摇头,解释了一下。

  “确实是我提议研发无人机的,不过我们哈工大就参与了电池、遥控技术等部分小项目的研发,其他都是由乾元实验室他们完成的”

  就在王多鱼他们两人闲聊的时候,牟小武他们已经操控无人机开始侦察了起来。

  高原地区的气候环境变幻莫测,需要非常谨慎小心飞行高度。

  牟小武他们跟着王多鱼好几年了,不管是去年来ALD区,还是这一次,他们都操控过这两台无人机很多次。

  所以他们也算是技术娴熟了。

  “有情况!”

  通过实时的信号传输,小巧的显示器上,出现了一闪即逝的身影。

  “快放大看看”

  在雪山之上,身穿白色衣服的一群人,非常不显眼。

  他们这群人的出现,让袁祖亮他们都惊呼了起来。

  但是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其中一架无人机就被对方的子弹击中了。

  “快,提升飞行高度,躲避”

  无人机还是很贵重的,而且有很多核心的关键技术,仅仅只是飞行控制技术就包括了由陀螺仪、加速度计、气压计等组成的传感器系统,还有飞行控制器、执行机构等协调工作。

  以及王多鱼他亲自设计研发的控制算法、滤波算法等对姿态稳定和路径规划的相关控制算法技术。

  此时国内是还没有卫星导航,所以无人机的导航都是靠惯性导航系统、地形辅助导航系统等技术来提供保障。

  至于说通信技术,那就简单了。

  哈工大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可是有众多尖端通信材料等相关技术,必然华信公司目前还没有推出去的2G数字通信技术,早已经应用在了无人机身上。

  所以说,这时候的无人机,其实它并不是王多鱼上辈子用的那种无人机。

  此时的无人机它是需要众多辅助设备来配合的,比如说2G数字通信的信号发射台,随车装着呢。

  只有这个2G信号才能勉强确保不那么清晰的视频图像能够实时传输。

  牟小武他们之所以那么紧张,除了心疼无人机被击中,也是害怕无人机被击落之后,被对方拿走。

  如果无人机被对方拿走之后,那么说不定无人机的技术就会被敌人反向推测出来。

  因为无人机被击落之后,根据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些技术是有可能完全保持下来,然后被人窃取的。

  比如惯性导航系统、激光雷达、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轻量化高强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数据处理与图像识别技术等。

  很多高新技术都应用在了无人机上,所以袁祖亮他们在使用的时候,都是非常小心翼翼的。

  在牟小武他们几人操控着无人机躲避的时候,另一架无人机也远离了那片空域,在距离那片雪山最少两千米的位置进行侦察监视。

  同时,另一边也下来了二十多名战士,他们快速朝着雪山那边进发。

  既然已经发现了敌人,那么必须要拿下对方才行。

  从无人机侦察的结果来看,这一队埋伏的敌人仅有十多人。

  但肯定不止这么点人。

  因为敌人能够提前在王多鱼他们前方把道路给堵住,就说明他们提前知道了这一切。

  搞不好就是天上的卫星,给他们提供了帮助。

  如此一来,那么更多的敌人说不定就在来的路上。

  王多鱼透过车窗,看向天空,思考着如何破局。

  现在被困在这里,前面是过不去了,弃车离开,也不可取。

  往后退,也不太行。

  所以要么速战速决,要么另想其他办法。

  援军未必能够比敌人更早抵达这里,但该通知还是需要通知一下。

  “可惜了,无人机的飞行距离有限,而且电池也不够电量了”王多鱼遗憾地想道。

  当时随车是带了好几个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蓄电池,但没用啊。

  如果是远距离侦察,同样受限。

首节上一节531/5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