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我先不跟你说了,我们还需要继续观察一下,以免产妇出现其他意外”
此时不卖力表现,更待何时?
附属医院能够有那么多的医疗器械,能够发展得更好,全靠王多鱼的全力支持。
虽说附属医院只是哈工大的下属单位,但未来发展起来的话,搞不好真的可以比肩301医院、协和医院这些京城顶级医院呢。
如果哈工大附属医院能够成为全国最顶尖的医院之一,那么作为这家医院的院长,肯定能够获利更多,走到更高的位置。
而在哈工大,王多鱼有土皇帝的外号。
院长此时当然要卖力表现了,利用生平所学,来确保刘晓俪母子平安。
“好,麻烦你们了!”
王多鱼颔首笑着说道,他这会儿已经放心了。
既然是母子平安,那么刘晓俪这一胎生的也是儿子,不过连续两胎都是儿子,想要生一个女儿,就这么难么?
刘振生和孟萍姑两人这会儿也松了一口气,虽然还是很担心他们女儿刘晓俪的身体情况,但有刚才院长的话,他们也可以把心放回肚子里了。
“现在已经很晚了,要不爸妈你们先回去休息吧,晓俪这边有我看着,不会有事的”
“不用,我们就在这里,你应该比我们更忙,你先回去休息吧,而且家里也还有小安他们.”
孟萍姑却是摇头拒绝了,反过来劝说,让王多鱼回去。
一声爸妈,对孟萍姑和刘振生两人而言,已经足够了。
对于王多鱼这个女婿,他们其实是非常满意的,唯一的点,就是王多鱼死活不乐意跟刘晓俪领证。
不过现在,刘晓俪都已经给他生了两个儿子,领证不领证的,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
王多鱼没有回去,而是继续留在医院。
最后还是孟萍姑劝了几句,王多鱼这才离开。
到家之后,要不是王君宏已经睡着了,王多鱼高低会把他给提溜起来,再揍一顿。
这个小屁孩,真是太不让人省心了。
隔天一早,王多鱼带着王君宏和王君安两个小家伙,还有王美丽她们也跟着一起去了附属医院。
最近流年不利,连续去医院,真不是什么好事儿。
住过院的人都知道,医院这地方,基本上看不到有人笑。
因为就算是逃过一劫的人,那些家属们也只是劫后余生的后怕,但想要笑出来,确实很难,而且也怕自己的笑,引来其他人的嫉妒。
所以王多鱼不理解那些人,为什么要轻生,活着到底有什么不好?
只需要来医院看看,多少人为了活下去,就算再痛苦,他们也愿意承受。
“爸爸,我怕!”
“怕什么?你看看你大哥,他就不怕.”
王多鱼哼了一声,带着孩子们走进病房内。
医院在昨晚已经给刘晓俪安排好了单独的病房,除了孟萍姑之外,还有两名护士,门口也站着四名保卫科职员。
随着王多鱼他们进来,整个病房就显得有些拥挤。
此时的刘晓俪,气色雪白,看起来非常虚弱。
询问过值班医生之后,王多鱼知道刘晓俪暂时没什么事儿,这才放心了不少。
然后王多鱼这才把王君宏这个小家伙带出病房,教育道:
“你看看你,要不是因为你不听话,你妈妈能被你气得住院么?以后还敢不听话么?”
此时的小屁孩,不敢辩驳。
他也确实有点懵,毕竟昨天下午发生的事情,依然历历在目呢。
唉!
调皮捣蛋的孩子,真是让人头疼。
训斥过王君宏之后,王多鱼回到病房,又坐了半小时,这才回了学校。
刘晓俪这一次小产生下来的孩子,王多鱼已经定下了名字,就叫王君康。
跟他哥的名字,组成安康,意思也很简单,平平安安,身体健康。
不管是王多鱼还是刘晓俪,对两个孩子都没有太大的要求,只希望他们能够平平安安就可以了。
其实,之前王多鱼也想过给这个孩子取名为王君学。
但现在想来,身体健康,比什么都强。
这个孩子是小产,所以还得在医院多待一段时间,加上刘晓俪也是大出血,接下来一周都要待在医院。
而实际上,王多鱼也准备让刘晓俪在医院坐月子了。
接下来几天时间,王多鱼的生活总算是相对平静了一些。
直到一周之后,王君康这个小产儿已经稍微好很多了,王多鱼这才计划着回老家祭祖。
因为马上也快要清明节了,不回老家祭祖,怎么也说不过去。
老王家虽然没有那么强烈的祖宗文化,但清明节祭祖是每年都必须要走的流程。
春节不回家是游子,但清明不回家那就是逆子了。
所以临近清明节,四月三日这一天,王多鱼还是启程返回大红沟村了。
王君宏跟王君安两个小家伙都必须跟着一起回去,刘晓俪和王君康母子俩就只能继续待在医院了。
从冰城坐车出发,一路上,能够看到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
“爸爸,什么叫高速公路呀?”
车上,站起来的王君安,看着窗外不远处的风景,疑惑地问道。
旁边坐着的是王君宏,他的屁股已经好很多了,毕竟这都过去大半个月了,也差不多没什么事儿了。
“就是可以开快车的公路.”王多鱼的目光也投向不远处的高速公路,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小家伙闲聊道。
眼前这条高速公路相当笔直,因为现在是平原地区,所以高速路修得非常笔直。
在高速公路两旁已经开始移植大树,并且在高速路的中间,还会搭建起一条隔离带。
双向三车道的高速公路,看着就相当霸气。
当然也是相当耗费资金呢。
为了使这条高速公路能够在未来修建好之后,汽车能够开到一百二十左右的速度,所以道路两旁都是有水泥墩围栏,并且还会种上大树。
北方跟南方不同,如果是南方的话,那么野外的地,随随便便都能够很快生长出野草什么的,并且一年四季都是常青。
但北方不行啊,特别是冰城这边,一到冬季,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根本就甭想在野外看到一抹绿色。
所以高速路两旁移栽大树,未必有用,还得是靠水泥墩路障围栏才可以。
如果不把高速路给围起来,按照这时代很多人的思维,就这么穿过高速路,那绝对不是罕见的事儿。
国道、省道为什么那么容易出事故?
不就是因为没办法上围栏,而许多车辆又经常跑到八十码,甚至是一百码以上嘛。
其实,别说一百码的速度,就算是五十码的速度,很多司机也是没办法很快反应过来的。
毕竟不是全世界的司机都是F1赛车手嘛。
众所周知,F1赛车手的反应速度那是非常牛逼的,简直跟神一样,这是天赋,普通人根本比不上。
冰城到双河县的这条高速公路,按照王多鱼这样折腾的话,三十亿人民币的投资,肯定是最少的。
如果再加上移栽的树木,搞不好还需要再增加不少钱。
高速路两旁可以移栽杨树、柳树、榆树、白桦树等,甚至都可以移栽落叶松、云杉等。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条高速路就是一条样板路,是给未来的其他高速公路打样的。
毕竟这可是目前国内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呢。
对王多鱼而言,花三十亿人民币,并不算什么大事儿,一旦这条路修建起来了,那么未来的经济价值肯定能够发挥起来。
当然,最好的话,还是能够推动冰城到长春、沈阳和京城的高速公路建设,只不过按照目前国内的情况,未来十年内,未必能够做到。
现如今,从冰城到丹东这边的火车,反倒是应该再增设一条火车线路,这才是迫切要办的事情。
因为大量货物都是沿着铁路南下到丹东或者是营口等港口运出去的,如果有一条火车线路,直接从冰城直通丹东,那自然是最好的。
虽然火车运输也不是最省钱的运输方式,但没办法了呀。
但凡有内河航道的话,也不至于这样。
诚然,冰城这边可以直接从松花江航道离开,直奔日本海,可问题是不那么容易啊。
毕竟要经过其他国家的内河航道呢,当然不是说通航就能通航的。
最保险的方式还是直接南下丹东、葫芦岛、营口、锦州等港口。
不管是哈工大一系的企业,还是旺旺集团这家企业的产品,都是需要相对便捷低廉的运输方式才行。
假如松花江跟辽河交汇,实现通航,那么货运就可以直接从冰城的松花江港口起运,然后直奔盘锦这边的出海港口。
有冰城这座目前国内第一大城市的经济引擎,那么盘锦这座港口城市,搞不好可以直接被盘活。
当然,松花江在冬季会结冰,结冰时间会比较长,内河航运的时间也不会很长。
可即便只能够实现半年时间的内河航道,那也能够节省很多成本呢。
毕竟铁路运输比内河航运要贵多了。
但如果想要实现松辽两条河道通航交汇,那就需要挖一条运河,这事儿非常大,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事儿。
不过,想要降低运输成本,这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王多鱼的发散性思维,在乘车回老家这段路程上,一直扩散到很远,想了很多。
将近八个小时之后,汽车终于顺利抵达大红沟村。
这一次的时间更长,那是必然的事情。
因为高速公路在建设当中,一路上有不少运输材料的装卸车等,还有工人,所以走在这条碎石路上,自然就更慢了。
四百多公里的路程,还能够保持在将近六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已经非常不错了。
到家之后,天都黑了,有什么事儿,只能第二天再说了。
第二天是四月四号,王多鱼他大哥、三哥等人都过来了,还有不少亲戚都来了。
明天是清明节,大家都需要祭祖,王建超等人也都在前两天赶回来了。
不管多忙,春节和清明必须要回来,要不然就是逆子。
所以,赚钱再多又怎么样,王建超他们还是得回家。
郑宝强是因为没人管得了他,而且他也已经从大红沟村搬走了,在广州那边也已经彻底摆烂了,没人管,也懒得管。
现如今王多鱼二姐家,就是靠郑宝印在支撑着,而郑宝东还在哈工大读书呢,也不管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