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多久啊?你就用完了这小半箱的稿纸?”
就在十月中下旬这一天,王多鱼他们准备离开禾木村的时候,刘晓俪看到了王多鱼那个铁箱子,居然已经用了一小半,不由惊讶不已。
这个箱子可不小,具体有多少页稿纸,刘晓俪也不知道,但最少肯定不止两千页。
结果他们从冰城出发的时候,也就是九月二十四号而已。
从九月二十四号到现在十月二十一号,前后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王多鱼就已经用掉了这么多稿纸,太夸张了一些。
“嗯,用得比较快。”
王多鱼头也不抬地说道。
出来外边之后,虽然每天要么是坐火车,要么是坐车,要么是看风景,但他忙着计算推导的时间也不少,每天最少有十个小时是在计算这些。
因为他完全不需要应付任何其他事情,不需要他洗衣服,不需要他做饭,也就是偶尔打一打孩子,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事情了。
哦,每天最少抽两个小时看医书,还有八个小时睡觉时间。
坐火车的时候,他甚至能够做到每天十四个小时进行推导函子性猜想这道题,也因此,他的稿纸才会用得这么快。
所以,这一次出行来疆省,说是出来玩的,实际上也没耽误工作。
只是少了跟丘成桐他们交流的时间罢了。
不等刘晓俪继续说话,此时门口外边传来了敲门声,是袁祖亮的声音。
“王教授,你的手机响了,是丘主任打过来的电话。”
王多鱼接起了电话,毕竟总不能一直不接对方的电话吧?
“王教授,你现在到哪里?你计划在外面待多久?这个月的月度数学分享,真的不进行了么?”
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声音,王多鱼道:
“嗯,这个月的数学分享就不进行了,要不你帮我代劳一下.”
“这能一样么?”
哈工大数学系主任办公室内,丘成桐翻了一个白眼,接着说道:
“你跑去外面待那么长时间,不会是真的不想搞科研项目了吧?还是说你已经完成了论文,但为了避免被我们发现,所以你躲起来了?”
面对一位有前科的人,丘成桐早已经看穿了一切。
王多鱼连忙摇头表示真没有,他态度很真诚,没有就是没有。
函子性猜想很难,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强解也很难,黎曼猜想、杨米尔斯的存在性和质量缺口等问题也同样非常困难。
偏偏他很想解开这些题目,典型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或许是察觉到了王多鱼的语气,丘成桐也没有再逼问,而是闲聊几句之后,挂断了电话。
“喏,你们刚才也听到了,他就是不回来,也没有完成什么科研成果,或许他在找什么灵感吧”
见状,查尔斯费夫曼等人默然点头。
其实他们大家并不知道王多鱼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只不过他们是很想跟王多鱼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帮到他。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王多鱼并不需要大家的帮助。
既然如此,那就该干嘛干嘛去吧。
电话挂断,王多鱼把手机递给了袁祖亮。
然后收拾好行李,再次启程离开。
收拾行李这些工作,都是王美凤和梁秀芬她们来完成的,刘晓俪也帮帮忙,甚至王君宏他们这些小屁孩能够帮忙。
就在王多鱼他们回到WLMQ之后,刚回到招待所,然后就接到了刘德本打过来的电话。
“多鱼,你说的那个原子力显微镜已经被研制出来了,你要回来看看吗?”
“老刘,你不会是开玩笑的吧?七月份我南下广州之前,我还去问过彭教授他们,当时他们都说还没那么快完成呢.”
王多鱼一听,顿时疑惑地问道。
七月到现在的十月下旬,也就是过去三个多月的时间而已,怎么可能就已经完成了呢?
上辈子他参与过原子力显微镜项目,所以这辈子,在光刻机已经顺利进入到八十纳米这个时间点,加上哈工大一系已经赚了那么多外汇。
因此,王多鱼这才安排相关研究员领衔完成原子力显微镜的研发工作。
这款设备的主要零部件有探针针尖、微悬臂、二极管激光器和光斑位置检测器、反馈系统、真空密封腔体、超低刚度弹性材体材料等。
拿微悬臂和针尖来举例,微悬臂是原子力显微镜的核心部件之一,通常由硅片或碳化硅制成,长度是一百到五百微米,厚度是五百纳米到五微米。
所以这款原子力显微镜就代表着尖端科技,它其实就是一种可以用来研究包括绝缘体在内的固体材料表面结构的分析仪器。
主要是通过检测带测样品表面和一个微型力敏感元件之间的极微弱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来研究物质的表面结构及性质,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具有原子级的分辨率。
那么这样一款分析仪器到底有什么用呢?
比如通过探针扫描和微悬臂形变检测,生成高精度表面图像,用来观察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特征。
除此之外,还可以测量材料的弹性模量、粘附力等,比如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硬度差异研究。
以及在电学与磁学性能方面、热力学性质、芯片表面缺陷检测等,以及通过调控探针的力和位置,可在材料表面刻蚀纳米级图案或移动单个原子等用于纳米器件制备。
所以这样一款原子力显微镜可是真的牛逼大发了。
王多鱼自然是希望它能够更快地研发出来,并且将技术给彻底摸清楚摸透彻。
因为原子力显微镜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在微观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比如大名鼎鼎的纳米光刻技术。
“真的,我没有骗你!”
刘德本在电话里非常真诚地说道,“彭教授他们已经按照你之前提及的相关要求,一步一步地研发了出来,说起来,这还得多亏了你之前帮忙解决了一部分数学问题,另外还有高华建他们几位同学,也帮忙解决了部分数学建模的难题”
听到这里,王多鱼不由更加惊讶了,但也很快释然了。
高华建他们这些学生,虽然在基础数学理论研究方面并没有非常突出的重大突破,但解决一些数学应用层面的数学问题,还是手拿把掐的。
要不然,他们也没资格成为王多鱼的学生。
再不济也还有丘成桐等人,他们这些人只要还在哈工大,那么哈工大的那些尖端科研项目就不会垮掉。
很多科研项目在研发过程中,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技术问题,有些确实是没办法的材料研究问题,但有些却是数学问题。
甚至有些看起来是物理或材料层面的问题,但也可以通过数学来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哈工大现在拥有强大的数学团队,这才是科研项目能够快速出成果的原因。
如果原子力显微镜已经出现了,那么接下来其他很多更为尖端的科研成果也将会陆续出现。
比如真空镀膜机、膜片钳、157纳米深紫外激光微加工系统、光纤光栅制备系统等,这些都是较为前沿的科研技术。
“好,既然已经出现了,那就好,我过段时间回去再看看.”
“你还不愿意回来呀?”
刘德本闻言,顿时惊讶不已地问道,王多鱼点头道:
“嗯,我打算去一趟青藏高原的ALD区,过段时间就回去了”
“哦,你要去看看那个望远镜项目的进度么?不过你去ALD区的话,你那个两个孩子,合适么?”
“他们肯定不去呀,就我一个人去.行了,老刘你没什么事情的话,我就先挂电话了。”
电话挂断了,刘德本差点被气得破口大骂。
这都叫什么事儿呀?
“爸爸,你真的不跟我们一起回去么?”
火车站,王君宏、王君安、刘晓俪他们不舍地看着王多鱼,他们是很不想就这么回去,他们更想和王多鱼一起去ALD区那边看看。
只不过那地方确实很不同,他们当然不被允许前往那边。
“嗯,你们要乖,不能惹你们妈妈生气.”
叮嘱过后,王多鱼目送他们乘坐火车离开,扭头,他也离开了疆省这边。
三天之后,王多鱼也终于来到了ALD区。
由于已经十月下旬,即将十一月份,ALD区的气温变得更低,其实这个时候进入这里,并不适合。
不过王多鱼他们扛着好几个氧气罐,带着好几车的物资,在崎岖的山路里缓慢前行。
“下雪了!”
进入ALD区之后,王多鱼就发现这里不时地下雪。
因为道路崎岖,他在车上也不是那么方便地进行计算,索性偶尔看看窗外。
不过去过青藏高原的都知道,高原的风景看多了,也会腻,虽然经常看,真的会心旷神怡,但也就那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多鱼他们终于被大雪堵在了半路上。
谁也不知道今天会下这么大的雪,现在想要继续前进,也不可能了。
下车步行前往,那就是去送死。
坐在车上等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王多鱼他们这才重新出发。
道路上,到处都是冰雪,不是很硬,因为半个小时前,这雪才停下来。
大雪不停,他们就没办法前进。
一路又是磕磕碰碰,终于在十月最后一天,王多鱼他们来到了阿里天文观测台办公区。
这里已经搭建了好几排的房子,这些房子都紧紧靠一起,在房子四周还垒起了高高的墙,据说是用来挡风的。
“辛苦了,你们辛苦了”
来到这里之后,王多鱼便受到了大家的热情招待,哈工大天文学专业的李裕鸣教授也在这里,他最是激动。
“王教授,我们不辛苦,这个天文台能够建立起来,对我们哈工大来说,可真是太好了”
李裕鸣的激动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国内的天文望远镜真的没有多少,并且也落后国外。
而现如今,因为王多鱼的大力支持,这个项目才得以落地。
虽说现在还只是在项目施工阶段,不少光学材料、镜片等都还在紧张制备研发当中,但相信只要资金充足,研发人员肯定能突破技术限制。
眼下的条件看似艰苦,实际上已经非常不错了。
“李教授,你都瘦了这么多呀?太辛苦了,我们来的时候,还遇到了大雪,你们现在更是可怜.”
王多鱼惊讶不已,眼前的李裕鸣跟半年前相比,瘦了很多。
ALD区在海拔五千米左右,这地方实在是非常高呀,每来一次,那都是千难万难。
就比如王多鱼他们这一次过来,都是由本地的部队士兵帮忙护送,因为他们更懂这边的路况和生存技巧。
如果只是单纯靠袁祖亮他们的话,王多鱼只怕还在半路堵着呢,甚至都有可能遇到了危险。
来这边的路上就已经如此困难了,就更别提待在这边了。
“不可怜,怎么会可怜呢?”
李裕鸣摇头道。
王多鱼跟对方闲聊两句,然后询问起了他们在这边的生活和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