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472节

  飞机还在滑行,都还没停下来,王君宏就突然看向他父亲:

  “爸爸,我们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坐飞机呀?”

  他这就是坐飞机上瘾了,巴不得吃住在飞机上。

  “你这么喜欢坐飞机呀,那我给你买一架飞机,你住里面行不行?”

  听到他父亲的话,小家伙直接就要坐起来,但被安全带给绑住了,不过他还是兴奋地问道:

  “爸爸真的么?你真的要给我买飞机么?什么时候买呀?”

  小屁孩都不问他爸爸能不能买得起,直接就说什么时候买。

  谁给他的自信呀?

  坐在前后位置的袁祖亮、牟小武等保卫科职员们,一个个都憋不住笑了。

  面对王君宏这个小家伙,随着他越长越大,袁祖亮他们都越来越喜欢这个小屁孩,因为他真的是开心果。

  当然,他们觉得开心,王多鱼和刘晓俪却是头疼不已。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可爱的,自家的孩子嘛,那就是老天派过来折磨他们的魔鬼。

  “买什么买?不买,你又没钱赶紧下飞机.”

  刘晓俪在这个时候催促道,但是小家伙依然看向他父亲,非要这个时候给一个说法。

  王多鱼一把将小屁孩给提了起来,抱在怀里。

  “爸爸现在没钱,买不起,等爸爸什么时候赚到钱了,到时候再给你买飞机.”

  这个时候小家伙这才没有再追问了。

  下了飞机,王多鱼他们回到了中关村的家。

  八十七号院这处房子,王多鱼已经有小半年没来住了,上次来还是年前那次了。

  不过房子里,一切如旧,没什么变化。

  转眼第二天一大早,王多鱼就一个人乘坐汽车,由袁祖亮他们送过去中科院数学所。

  其实数学所距离他家很近的,也就是八百多米,不过王多鱼没有走路,而是乘车过来,因为或许还需要乘车前往八宝山那边。

  数学所这边,已经来了不少人。

  王多鱼身穿黑色中山服,戴着墨镜,面无表情地走进了数学所。

  大家都只是轻声打招呼,面色悲伤,沉默居多。

  在数学所这边待了一会儿之后,大家都一起上车,然后前往八宝山那边。

  抵达现场之后,王多鱼刚下车就听到了哭泣声,不是家属的哭声,而是其他亲属、朋友的哭声。

  女同志都是水做的,说哭就哭。

  跟着队伍走进去之后,在仪式现场,王多鱼看到了不少人。

  陶方起、陆启铿、冯康等老熟人都在,还有北大清华的一些数学教授等,以及一些领导也不在少数。

  有很多人来给华罗庚老先生送行,像王多鱼这样的年轻人,确实比较少见。

  “嗯?那是华委员的学生陈景润?”

  突然,王多鱼看到了由两人搀扶着的陈景润,不由愣了片刻。

  一九三三年出生的陈景润,今年也才五十二岁,但他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因为罹患帕金森综合症,一直住在医院里。

  帕金森综合症的症状包括颤抖、运动功能减退、僵硬及平衡感障碍,还有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病、心理障碍等伴发症状。

  所以久病缠身的陈景润能够出现在仪式现场,确实挺让人佩服的。

  见对方哭得眼睛红肿,王多鱼默然上前劝说道:

  “陈委员,节哀顺变,你还是保重身体要紧,不要太悲伤了.”

  学部委员都是委员,不过王多鱼却很少被人称为王委员,一般都是王教授居多。

  当然,他也不太习惯这个委员的称呼。

  京城这边倒是比较喜欢用委员这个称呼,所以王多鱼也是入乡随俗。

  此时的陈景润,一直在念叨着:华老走了,恩师走了

  他的老师是王亚南和华罗庚,王亚南是陈景润在厦门大学时的老师,华罗庚则是因为陈景润完成了论文‘塔里问题’,改善了华罗庚在对垒素数论中的结果,引起了华罗庚的关注与赏识。

  后来华罗庚从厦门大学调入中科院数学所,在华罗庚组织的以哥德巴赫猜想为中心的数论讨论班任职实习研究员。

  所以陈景润是非常感激这两位恩师的。

  “王教授,我们国家的数学就要靠你了.”

  过了好一会儿,陈景润才反应过来,对王多鱼如是说道。

  “陈委员过奖了,你们才是数学界的泰山北斗”

  闲扯两句,王多鱼就没有再多说了,而是默默往前。

  今天是来祭拜华罗庚老先生的,而不是来闲聊的。

  只不过,陈景润哭得这么伤心,是除了华罗庚亲属之外,哭得最伤心的了,就算是华罗庚的另外几个学生也都没有那么伤心。

  整个仪式持续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王多鱼在仪式结束之前,便已经先行离开了。

  回城的路上,钱学森跟他同坐一辆车,就华罗庚去世这件事聊了起来。

  这还是王多鱼跟钱学森第一次聊非学术问题以往的话题,而且还聊了一路。

  “没想到多鱼你年纪轻轻就对如何保持身体健康长寿有如此之多的认知,确实不简单.”

  “我也是死过一回的人了,当然更加珍惜生命.”

  王多鱼说的死过一回,自然指的是穿越这件事,但是钱学森却误认为是之前他在西伯利亚原始森林狩猎时的遭遇那次。

  这个误会也并没有什么的,确实,当初那次,也让他认识了很多。

  接下来几天时间,王多鱼并没有回冰城,而是继续待在京城这边。

  他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过来京城这边了,早就积攒了不少工作。

  趁着这一次的机会,他自然是顺便处理一下。

  五马赫战斗机的研发进展并不是很顺利,特别是新材料技术这一块,进展缓慢。

  不过,虽然没有研发出战斗机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但却是反而研发出来了不少其他地方需要的材料。

  除了参与五马赫战斗机项目的研发工作之外,王多鱼去文津街这边见了一位领导。

  这是教育部门那边的相关领导,王多鱼的意思就是希望他们能够重视一下数学教育,特别是数学竞赛这方面。

  主要是偏远地方的教育资源,还是需要平衡一下。

  很多大山里的孩子想要出来,还是非常困难的。

  交通不便就已经掐灭了很多天才的成长之路,让他们的梦想还没滋生出来,就被生活磨灭掉了。

  拿韦嘉鸿来说,他就是在岭南山区,他所在的村子,就是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山里。

  小学时去读书需要翻山越岭,每天最少要爬三公里的路。

  初中就更远了,不仅仅需要翻山越岭,还需要渡河乘船,最少需要走五公里路程。

  读高中就更不用说了,韦嘉鸿就是全村人的希望,生活费和路费都是附近几个村子,还有初中的老师帮忙凑的。

  如果不是韦嘉鸿信念始终如一,终于走出了大山,那么肯定又少了一位数学天才。

  所以王多鱼找到这位教育部的相关领导,跟他们聊一聊这件事。

  数学竞赛需要普及开来,参加竞赛拿奖,改变命运。

  “我知道,我们也很清楚这件事,王教授你放心,我们肯定会办好这件事”

  领导满口答应下来,可是很快话音一转,就来了两个字:但是!

  这位领导很快就利用‘但是’这两个字,跟王多鱼哭穷。

  事实上,教育部门的经费不多,但开支却不少。

  许多地方的教育资源不均衡,这是肯定的,即便现如今只是改革开放没多少年的时间,但这种不均衡自古以来就有。

  就好像刚才王多鱼那韦嘉鸿举例,这在全国很多地方,也同样如此啊。

  华南、华中、西南等很多地方,其实都一样。

  人多地少,还都是山区地方,交通不便。

  很多大山里的孩子都想逃出来,所以又有多少老师乐意去这些地方教书呢?

  谁都想跑来京城等这样繁华的大城市,因为这里机会多嘛。

  特别是现如今的改革开放,大家都向钱看齐。

  当然,在山区里的很多地方,甚至都还没感受到什么叫改革开放呢。

  “王教授,你也知道这些,所以我们也是有苦难说啊”

  领导在哭穷,王多鱼也早有心理准备。

  谁不知道他王多鱼有钱呢?

  大名鼎鼎的点金手!

  好不容易跟王多鱼见一面,而且还是王多鱼主动来求他这位领导办事儿,呵呵,要是不开口的话,那岂不是白白浪费这一次的机会?

  “领导,我知道,我也明白,所以我计划在明年开始,旺旺集团将会每年拿出五千万人民币,成立一个教育基金会,专门支援那些偏远地方的教育事业”

  领导一听,顿时愣住了。

  这是好事儿,但是跟他印象中的好事儿,偏离了轨道啊。

  每年五千万人民币,确实是一笔很大的资金,但他要的是这笔钱的使用权啊。

  结果现在王多鱼却说这笔钱由旺旺集团旗下的教育基金会进行监管,确保每一分钱的去向。

  完全不可能经过他这位领导的手,那他如何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呢?

  总不能说这笔钱还是他这位领导‘化缘’来的吧?

  我去,这政绩,还是他的么?

  可王多鱼都已经这么说了,领导又能够怎么办呢?

  “王教授,你平时那么忙,这些事情,就应该交给我们教育部门来跟进,术业有专攻嘛,这种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我们来处理吧”

  “你们旺旺集团家大业大,但雇佣这样的人去大山区里忙碌,也不太好,估计也不习惯”

  为了政绩,领导也是拼命了。

  这笔资金的使用权,必须得拿下来才行。

  王多鱼闻言,岂能不知道对方在打什么主意?

  如果最终到那些偏远山区的钱,少了一分,他宁愿取消这个所谓的教育基金会。

  到了王多鱼这个位置,他根本不怕这些事儿。

首节上一节472/5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