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本要求他这么干的,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现场来了这么多人,加上校外酒店这边还有四千多人听报告会呢。
这个时候不趁机来一波‘广告’,什么时候来打广告?
何况能够来听报告的人,不管怎样,实力都不会差太多吧?
苏正淮接到这么多申请之后,只能够安排人帮忙一起审核。
跟苏正淮一样忙碌的还有《哈工大数学期刊》编辑部,因为报告会刚结束,他们就陆续收到了大量的论文投稿。
其中有好几份就是日野康仁的论文,以及跟日野康仁一样的‘民科大佬’。
这些民间科学家,他们也不是不行,比如制造一些‘永动机’之类的,他们确实很牛逼,当然仅限于他们所在的领域。
但是在真正的科研领域,那就不好说了。
跟其他数学期刊不一样的是,《哈工大数学期刊》相对负责任一些。
日野康仁等好几位民科的投稿,受到了编辑部的重视,他们派人前往酒店联系这些‘民科大佬’,耐心跟他们进行协商,帮助他们完成论文的编辑。
哈工大有这样的个人电脑,完全可以进行编辑好之后打印出来,然后再让这些民科大佬们确认清楚。
毕竟数学是非常严谨的,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错误。
在报告会结束的一周时间内,冰城的热闹旅游季,这才终于慢慢消散。
而在过去这大半个月时间里,哈工大校园附近的美食街,那是真的迎来了一波销售旺季。
不管是打印店,还是美食餐饮店,亦或者是那些酒店酒楼之类的,他们的生意都非常好。
生意同样挺不错的还有银行。
只因为银行也被很多老外们排队,原因他们之前在闫家岗机场,或者是来之前兑换的人民币,不够花了。
冰城这边的物价,其实并不高,但他们住的时间长,花钱又大手大脚的,当然是不会留意到钱财流失速度非常快了。
不少人在报告会结束之后,都不愿意离开,要么是被美食吸引,要么就是想要留在哈工大。
有梦想有追求的人,就希望能够成为王多鱼的学生,这部分人很多,可是有实力的人,没几个。
但即便无法成为王多鱼的学生,他们也希望能够留在哈工大,因为这里对大家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
刚从闫家岗机场回来的王美丽、王美荷、陆青松等人,即将到哈工大的时候,他们就看到了附近街道比之前多了很多老外。
晚上等王多鱼回家吃饭时,两姐妹便跟她们九哥说了这件事。
“应该还有部分人没有离开吧.”
王多鱼只是平静地陈述了一下最近的事儿,然后询问她们两姐妹现在东京的情况。
由于两姐妹都已经怀有身孕,所以她们不是每周回来一次,而是大半个月才回来一次。
李蓉蓉和陆月柠两个小家伙也是在东京那边待半个月,然后回来哈工大这边待半个月。
说实话,小小年纪就这样‘出差’,把王君宏给羡慕坏了。
导致王君宏经常闹,然后就被他父亲收拾了。
跟小家伙好好说话是不行的,只有劳资蜀道山和竹笋炒肉这两样才能够制得住他。
刘晓俪不会打他,但王多鱼绝对会拿棍子抽他,如果小家伙招惹大人生气的话。
“嗯,现在东京那边还是跟之前差不多吧,经济发展得很不错,我听建超他说,最近潘多拉都已经在东京这边建立了分店,目前的运营结果好像还挺不错的呢.”
听到王美丽这么说,王多鱼默然点头。
潘多拉是高端品牌,从去年圣诞节搞出来这么大的动静之后,现在更是把营销给彻底做起来了。
东京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首都,这座城市也非常大,所以在这边建立分店,那是必然的。
并且潘多拉出手就是银座最显眼的商铺,一下子就购买了银座的一整层。
论营销,还得看潘多拉。
花钱购买银座一层,实力有多强,可见一斑。
当然,潘多拉的会员制度,在进入东京之后,也被彻底激活。
因为潘多拉是美国品牌,在纽约、洛杉矶、休斯顿、波士顿等大城市,那都是非常有名的呢。
如此高端的品牌,人气又这么好,产品质量也非常棒,自然被消费者追捧了。
特别是对于那些暴发户来说,他们更为迫切需要外界的认可。
毫无疑问,潘多拉这样的‘新秀’,最为合适不过了。
王多鱼还不知道潘多拉在东京的营销,他也不那么关注。
因为现阶段来说,他最关注的还是九月份的广场协议是否会如期签署。
转眼半个月之后,五月二十五号,王多鱼回到了数学系教学楼办公室,今天让布尔盖恩亲自过来,提交了二十多份论文。
“王教授,这些都是需要您帮忙审核的论文.”
“这么多?”
让布尔盖恩还以为王多鱼责怪他办事不利,咋就将这么多论文交给他来进行审核呢?
于是他连忙解释道:
“是这样的,王教授,我们期刊最近收到了很多论文投稿,我们在经过多轮筛选之后,目前就剩下五十六份,其中的三十一份,已经交给冰城高等研究院那边.”
所以还剩下二十五份就留在哈工大这边。
而哈工大数学系目前有资格进行终审这些论文的,也就王多鱼本人。
“这么多高质量论文?”
王多鱼闻言,不由挑眉问道。
《哈工大数学期刊》早已经不是几年前刚初创那会儿,大半年都未必能够接到一份质量好的论文。
可现如今,居然一次性接收到五十六份能够来到终审阶段的论文,说实话,非常罕见。
这种水平的论文,又不是大路货,怎么可能有这么多?
除非冰城高等研究院那边的研究员们,每人写一份出来。
但王多鱼知道,半年时间里,高等研究院最多也就是产出二十份这样的论文罢了。
甚至有些时候都没有这样的产量。
“是的,我们接到了不少外界的投稿,有很多人现在还留在我们校外的酒店里等着呢.”
听到让布尔盖恩的话,王多鱼不由愣了一下。
或许他对外界的关注,太少了。
过去的五月份,除了月初闭关,之后就是报告会。
等报告会结束之后,他又跟全球很多数学教授们进行交流,几乎每天都安排得很满。
所以他根本没时间去关注外界的事情。
这么说吧,他都已经差不多快一个月没有离开学校了。
今天都已经是二十五号了,时间过得老快了。
“好,我知道了!”
王多鱼点点头,然后开始进行审核这些论文。
总共是二十五份论文,花了他半天时间。
除了其中的八份论文,质量差了一些,其他十七份,居然都可以进行发表,但这十七份的论文当中,质量最好的仅有三份。
不过就算是质量最好的这三份,也就是勉强跟他之前发表的几篇数学问题的论文质量相当。
数学界并不缺问题,但这些问题也都是分三六九等的。
就好比朗兰兹纲领一样,在这个纲领内的数学问题有非常非常多,,其中还不乏费马猜想、黎曼猜想、函子性猜想等难度系数非常高,且闻名全球,需要很漫长时间才有可能解开的问题。
也有一些次一等的数学问题,比如基本引理、互反律猜想等。
当然并不是说互反律猜想这些问题就很简单,实际上也是非常困难的。
简单来说,任意一位数学家证明了基本引理或者互反律猜想,只要年龄不超过四十岁,都有可能拿到菲尔兹奖。
之所以说是可能,那是因为不能遇到八三年这一次,竞争激烈的年代。
毕竟当初稳坐钓鱼台的阿兰孔涅,他原本以为自己绝对不会错失名额,结果他真的就错过了。
人呐,还是不能够太过自信。
哈工大数学期刊这一次有这么多论文,那么今年内都不缺论文了呢。
王多鱼现在正盯着其中三篇论文,因为这三篇论文都是同一个作者:日野康仁!
一位来自东京的数学爱好者!
“小苏,你帮我查一查这三篇论文的作者,我需要他的详细资料.”
苏正淮被喊了进来,然后就听到了王多鱼的工作安排。
说实话,王多鱼并没有歧视,可让他去教一位东京的学生,他过不了心里这一关。
以前他之所以敢说在顶刊上发表两篇论文就可以成为他的学生,那是因为他笃定东京这边,以及全世界很多地方都不会让他们的顶级学生跑过来冰城这边。
可万万没想到,日野康仁这样一位实力超强的学生,居然真的跑来了哈工大。
并且论文都通过哈工大数学期刊来发表,这事儿,王多鱼能够制止吗?
他制止不了。
因为让布尔盖恩等人都在盯着呢,约克兹、博切尔兹等学生们都在注视着他。
除非王多鱼能够从日野康仁这三篇论文当中找出破绽,证明论文无法通过,亦或者是抄袭什么的。
但王多鱼确认,真的没有找到。
既然找不到,那么他就只能够放弃。
如此也意味着他需要收这人为自己的学生,可这是一位东京本地人啊。
这特么的可是日本人的名字,王多鱼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
咋办?
他肯定不能这么干呀。
因此必须得想办法才行。
苏正淮一听,愣了一下,这个工作,有点意外,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然后马上就去安排。
不到一天时间,苏正淮就已经拿到了结果。
托现如今冰城跟东京之间两地交流增多的福,苏正淮可以很快地联系到东京这边的相关工作人员帮忙。
而日野康仁在东京大学还不算是普通人,所以想要找到他的相关信息,还是很容易的。
加上日野康仁还是富二代,其父亲居然是某家汽车维修集团的董事长,身家大概是在两千万美金左右。
这样的富二代,确实很厉害。
找到资料之后,苏正淮很快就把资料放在了王多鱼的办公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