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当老爷 第210节

  “什么?”罗恩脑袋有点乱。

  “这是宝莱坞的常态,”乔普拉耸耸肩,“黑帮参与电影投资。只是我没想到纳迪姆和他们也有联系,他出卖了我们。”

  就像之前说的,这个年代多数宝莱坞电影,都拿不到银行的贷款,必须仰赖私人投资。

  因为银行既不理解也不信任宝莱坞,拍一部电影所需的资金是庞大的,遑论电影公司可能同时开拍好几部电影。

  从投资到回本往往要好几年,倘若电影不卖座,情况势必更糟。

  谁的手上会有这么多闲钱呢?只有黑帮。

  他们也乐见黑钱经彩色电影胶片的运转被洗白,一部票房大获全胜的电影,发行一个月后便有四倍于投资的收益进账。

  因此对黑帮而言,电影投资是将非法收入转为合法盈利的最快捷的方式。

  毫不夸张的说,若没有了黑帮的资助,印度的电影产业会顷刻间垮塌。

  电影人将不得不仰仗银行和证券经纪的垂怜,而后者的电影品位自然与黑帮大佬的截然不同。

  若没有了黑帮的资助,印度电影人的星梦不可能做得这样盛大、暴戾、热情奔放。

  乔普拉名声在外,无需黑帮也能筹到足够的资金。

  但为了避免黑帮捣乱,他还是接受了一部分来自他们的投资。

  这也是宝莱坞常态,排排坐,分果果,大家都有的吃。

  只是黑帮很少插手非他们主导的电影的运作,这次索要音乐卡带版权实属罕见。

  “外界传闻,纳迪姆-塞拉万组合和达乌德帮关系密切。你知道的,他们都是牧民。”乔普拉解释。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据说是两人和T系列唱片公司之间有版权费纠纷,他们干脆怂恿达乌德帮的某个头目拿下这次的音乐版权,双方必定私下达成了协议。”

  “吃里爬外啊。”罗恩啧声。

  “人都是贪婪的,总想要更多。”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纳迪姆插手,我们会和T系列唱片公司达成合作?”

  “T-Series是印度最大的音乐发行商,他们愿意出3亿卢比,买我们的音乐版权。”

  “多少?”罗恩倒吸一口凉气。

  “3亿卢比,我们本来就快要谈妥的。”乔普拉伸手比划。

  “也就是说,我们电影没拍完,也没上映,就开始盈利啦?”

  “前提是这笔交易谈成,达乌德帮不插手。”乔普拉叹气。

  前两天他差点丢掉小命,就因为拒绝了那家小唱片公司的报价。

  “我来谈!”罗恩拍板。

  他俗人一个,尤其爱钱。

第231章 草包

  三亿卢比什么概念?苏尔园区的一期工程也就这么多钱。

  妈的,宝莱坞还是太富了!

  一张电影音乐卡带,唱片公司竟然愿意花大手笔收购。

  这确实有点超乎罗恩的想象,难怪黑帮那么热衷投资宝莱坞。

  只要押中了,收益堪比抢银行。

  当然乔普拉主导的电影歌曲,向来以极为出彩的配乐著称,T系列唱片公司开高价也不是没有原因。

  罗恩的太阳娱乐公司占出资比例的百分之二十一,去除四千七百万的成本,光是音乐版权分成就有五千万卢比。

  麻了,这样的好事再来两次,他的苏尔电器都不够看。

  “知道打电话给你的是谁吗?”罗恩恨不得把背后捣乱的黑帮,揪出来扇两耳光,那是他的钱!

  “好像是叫阿卜.萨勒姆。”乔普拉第一次接到电话时,对方就自报过家门。

  “我会找人帮忙查查。”罗恩记下这个名字。

  “唉,如果他只是想要点钱那也就算了,但是版权…”

  “没用,”罗恩摇头,“他想用你杀鸡儆猴。”

  这件事最近闹的沸沸扬扬,不仅圈内人,很多八卦报纸也在讨论。

  那个萨勒姆现在骑虎难下,必定不会善罢甘休。

  否则公众以为勒索犯只会口头威胁,而且多数都被警方“偶遇”了。

  这当然不行,必须杀一个祭旗!

  这样人们就会在报纸上重新读到阿卜.萨勒姆的名字,以后其他人再接到他的电话才会心惊胆战,无所不从。

  说不定其他帮派也在看着,如果这次萨勒姆如愿以偿,其余帮派也会有样学样。

  “你这几天最好不要出门,实在不行我可以打电话给某个警察朋友,他应该会派人保护你一段时间。”

  “那似乎…有点不太好。”乔普拉犹豫。

  他认为出入都由配枪警察护送有损形象,还不如呆在家里足不出户。

  “总之,你自己小心。”罗恩立刻就去找了艾杰。

  要说谁对达乌德的手下了如指掌,那必定是他。

  爆炸案期间,艾杰几乎把达乌德帮查了个底朝天。

  果然,罗恩只是刚报名字,艾杰就立马有了印象。

  他让人找来资料,详细给罗恩介绍了对方的背景。

  阿卜.萨勒姆,达乌德手下的勒索专家,爆炸案也有他的一份。

  不过这几年来,他让达乌德呼来唤去,早就心生不满。

  却又因为案件的缘故,不得不暂时夹紧尾巴做人。

  他痴迷宝莱坞已久,极其渴望参与电影制作而不得。

  于是自学成才,通过成立皮包娱乐公司,当上了勒索电影人的专家。

  “也就是说,这家伙有些事是背着达乌德干的?”罗恩眼睛一亮。

  “达乌德大概知道,只不过萨勒姆愿意分钱的话,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艾杰回答。

  “他现在住哪?”罗恩直奔主题。

  “迪拜。”

  “这些家伙怎么一个个的都往国外跑?”罗恩有点郁闷。

  如果在孟买他今天就能让对方“偶遇”,波斯湾国家就要麻烦许多。

  “他在通缉令上,如果不想被偶遇,只能躲在国外。”艾杰冷笑。

  “达乌德在巴巴羊,手下头目在迪拜,帮派底层又在孟买,他怎么控制他们?”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自立门户,孟买以后只会更乱。”

  “我会找到他的。”罗恩准备起身告辞。

  只要在迪拜,那就跑不了,无非让维诺德多花点时间罢了。

  “过两天会有一场行业座谈会,关于宝莱坞勒索的,你们可以去听听。”

  “那玩意儿管用吗?”

  “聊胜于无。”艾杰耸耸肩。

  行吧,孟买的警察大抵也摆烂了。

  两天后正在罗恩给远在迪拜的维诺德打卫星电话时,乔普拉又收到了进一步的威胁电话。

  代萨勒姆出面的是宝莱坞某个导演,他只负责带话。

  大致意思就是,如果月底前不签下合同,下一次打向他的枪绝不会卡壳。

  听到消息的罗恩也不得不感叹,宝莱坞真被渗透成了筛子,连导演同行都是黑帮的眼线。

  还是那句话,官方不重视宝莱坞,黑帮正好趁虚而入。

  他们直接插手演员阵容,管你这的那的。

  比如招来籍籍无名、言听计从的导演和制片人,然后再致电眼下最当红的明星,命其取消现有的拍摄计划、加盟黑帮投资的电影。

  只要有名角出镜,电影很容易就能收回成本。

  如果谁敢反抗,保证会有杀手伺候。

  孟买年轻人的命根本不值钱,为了两百卢比就敢杀人,警察抓都抓不完。

  随着渗透的越发深入,黑帮还要染指电影的海外版权。

  他们有这样的渠道,毕竟很多头目本身就在国外。

  那些宝莱坞明星,谁能走出国门宣传,也全由黑帮决定。

  到了国外,宝莱坞的人更容易被他们拿捏。

  每年集结了演员和音乐人的航班从巴塞罗那一路飞往波士顿,他们的宣传和巡演,全部由黑帮在背后操纵。

  几年下来,宝莱坞和黑帮已经形成了奇妙的共生关系。

  电影人从黑帮分子的生活中汲取灵感,并拍摄成电影,黑帮又为电影提供资金。

  那些大佬热衷娱乐,也会追星。他们模仿明星在荧幕上的形象,打扮自己。

  同时又为自己能诋毁电影明星而感到自豪,他们有自己的立威方式。

  比如一通电话就让电影里徒手对抗千军的大明星屈膝下跪,为求活命而向黑道混混痛哭告饶。

  很多大佬,包括普通人在内,都认为演员是低贱的行业。

  总之黑帮分子同宝莱坞的关系错综复杂,既向往又厌恶。

  乔普拉这样的刹帝利都不敢拒绝他们的投资,只不过黑帮的胃口越来越大,让人难以忍受。

  他准备去参加孟买政府组织的行业会谈,尽管那可能没什么用。

  参加会议的制片人大多和黑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些人的身份是公开的秘密。

  说白了,很多都是黑帮的眼线,他们会一五一十地向上头汇报会谈的内容:来了哪些人,每个人都说了些什么。

  罗恩甚至猜测,出席会谈的政府官员也和黑帮关系密切。

  算了,闲着也是闲着,他会和乔普拉一起去,顺便等待维诺德的消息。

  周六的晚上,座谈会在西高止山的国宾馆举行。罗恩和乔普拉夫妇,以及玛丽他们一同前往。

  到了地方,盘查的门卫,见到罗恩后直接放行。

首节上一节210/2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