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当老爷 第113节

  航空公司的辛格,海关的哈里,只要他一个招呼,什么都搞定了。

  瞧瞧,罗恩和海拉配合甚至能打通一条走线渠道。

  只不过这一行多少有些风险,两人也志不在此。

  要不是这条大鱼,海拉也不会亲自出马。

  三十万美元已经到手,啧,还是这种勾当来钱快。

  不过这笔钱里还有一部分要给哈德汗手下的迦尼,毕竟那本美国护照动用了他的资源。

  剩下的罗恩和海拉平分,每人至少10万美元。

  不知不觉,罗恩的外汇小金库已经肥了起来。

  拉珠搬进了新公寓,一室一厅,距离米拉路火车站不远。

  站在窗口,她可以清晰的看到外面四通八达、横跨铁轨的立交桥。

  另一边是火车站,对面的学校外挂着巨型标牌,上面写着“充实学院”四个大字。

  这是她从未体验过的视野,贫民窟里没有这么大的天空,火车上的女性车厢里更不会像这样安静。

  公寓很漂亮,清一色的西式风格。两根罗马柱气派巍然,外墙立面白的让人不敢多看。

  三角楣饰、奇彭戴尔式屋顶、叶尖饰这是拉珠从未见过的建筑风格。

  她也第一次有了独属于自己的房间,当站在那空旷的卧室时,她甚至会不知所措。

  房间太大了,反而让她睡不着。失眠的那几晚,她竟然怀念起贫民窟的喧闹来。

  她原本是那里的老师,教孩子们一些基础知识。

  拉珠想让贫民窟的孩子至少长大后能有应聘的资格,所以租下一处窝棚的二楼,开办了补习班。

  阿希什若有时间,他也会去给孩子们上课。

  这一切都是义务劳动,除教室租金和付给其他补习老师的工资,她今年并无盈余。

  可惜后来冲突发生,乔格什瓦里区是骚乱的源头。那里搬走了很多人,有一大批建筑被毁掉、查封,来补习班的孩子寥寥无几。

  再后来,拉珠在阿希什的恳求下,来了苏尔电器。

  然后叮咚!门铃响了。

  拉珠离开阳台,来到玄关,站在门外的是罗恩。

  “这里怎么样,还习惯吗?”他明明第一次来,却像到了家一样。

  桌子上的水杯端起来就喝,冰箱里的奶酪也没逃过他的魔掌。

  “这里太安静了。”拉珠憋了半天,也就这一句话。

  她很想说那个杯子是她的,奶酪也被咬过一半,但最后放弃了。

  “你以后会享受这份安静的。”罗恩轻笑。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傻妞以前只过苦日子,没享过福。

  罗恩来到阳台上细细打量,嗯,整个社区都是对西方建筑的拙劣模仿。

  两根罗马柱自泥浆中拔地而起,突兀得好像电影道具。

  这些后现代建筑不伦不类,趣味低级。

  石膏粉的外墙立面,只等第一场雨将薄薄的涂料冲走。所有建筑被打回原形,重新露出底下沉闷、斑驳、一成不变的黄土。

  果然,这种郊区哪能租到什么好房子。唯一的优点就是紧靠车站,距离苏尔电器也不远。

  他如果有时候赶不上回去,也能来这里过夜嘛。

  “拉珠,你的神油准备好了吗?”罗恩已经开始浮想联翩。

  “啊,现在?”拉珠有些吃惊,说话结结巴巴。

  “我最近身子乏,你帮我捏捏。”罗恩装模做样的伸手扶腰。

  这两天他只去过海拉那里,现在正好有不少存货,你看这不巧了吗?

  “我先去洗个澡。”拉珠嗫嚅几句,不知道该找什么借口。

  别看她已经是大姑娘了,但这种事也没经验啊。

  “哎呀,那正好。同去!同去啊!”罗恩厚脸皮的跟了进去。

  拉珠是地地道道的印度姑娘,阿南德心心念念想让罗恩尝试的对象。

  嗯,不得不说,印度姑娘很有两把刷子。

  比如说她们会传统瑜伽,有些动作你根本把握不住。

  简直就像特技一样,罗恩看的目瞪口呆。

  还好印度神油也很地道,他足足在这里待了一整晚。

  罗恩很满足,他喜欢新鲜感。

  五个人正好轮流排的开,剩下的两天休息,顺便逗逗小妮娅。

  罗恩开车回到要塞区的时候,正好碰到了阿南德和卢卡。

  “哇,罗恩!”阿南德夸张的大叫,“我们到处找你,去了每个有脱衣女郎的饭店,每个有黑市贩子的酒吧,每个肮脏的贫民窟,每个.”

  “行了,到底什么事?”罗恩打断了他的扯蛋。

  “是他找你。”阿南德一指身边的卢卡。

  “老兄,这车真他妈酷!从哪搞来的?”卢卡这时候绕着那辆崭新的福特金牛座,转悠个不停。

  “就和我们的药品一样,从海上来的。”

  上次见过哈里后,很快他就做中间人,帮罗恩联系了一个汽车经销商。

  这种进口货当然不能正常入关,毕竟税率高的吓人。

  买通海关后就好办了,罗恩只多花了两万美元就拿下了这辆福特汽车。

  “做完这单后,我也要来一辆。”卢卡十分心动,“老兄,这就是我找你的原因,上次说的那种特殊的药,找到门路了吗?”

第143章 特殊的贫民窟

  卢卡以前做药品生意,虽然瞄准的也是专利药,但到底不算太难搞。

  巴西不是没有正版药,只是普通人吃不起,或者不能长期负担。

  仿制药作为替代品,精准的抓住了普通患者的需求。

  卢卡前后三次运回去的药,一次比一次多,甚至开始慢慢向周边南美国家辐射。

  他尝到了甜头,开始追逐利润更高的生意。

  “就这么一小盒,老兄,”卢卡比划了一下手指,“有人花两千美元求购!”

  这简直不可思议,一小盒才几支药?如果他们的船,都拉这种货,那会有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

  “但这种药根本没上市,它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就连潘特都搞不到。”

  “所以我们得想想办法,我知道你还有其他路子。”卢卡不死心。

  “你知道处于临床阶段的药物意味着什么吧?”罗恩看着他。

  “老兄,我懂你的意思。但身患绝症的人顾不了那么多,代价他比我们更清楚。”

  卢卡要的那几种抗癌药,只有欧美那里有相对成熟的工艺。

  印度的仿制药公司还处于摸索阶段,这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去验证。

  仿制药即使你知道了配方,想要百分百复现也没那么容易,该有的实验一样要做。

  很显然,卢卡等不及了。

  有人挥舞着刀乐要那种药,他搞来就行,就这么简单。

  药效如何,会不会死人,法律是否允许,这些他统统不管。

  “过两天我带你去一趟贫民窟。”

  “去那干什么?”卢卡一愣。

  “当你要的东西,孟买黑市也搞不来时,不妨去贫民窟打探一下消息。”罗恩神秘一笑。

  贫民窟并非一无是处,它连通着这座城市的正反两面,数不清的小道消息在这里汇集又散开。

  罗恩时隔几个月再次拜访了泰吉.阿里的贫民窟,阿南德亲自带路。

  “这里的空气很香甜,我浑身的毛孔都张开了。”

  他搬离了这里,住上了更好、更大的房子,但他也时常怀念这里。

  “小心!你的脚下有东西!”卢卡指着一坨粪便,惊恐的大叫。

  “踩到了也没关系,到海边洗一洗就行。”阿南德灵巧的避开。

  “上帝,我情愿是去和某个帮派交火,而不是在贫民窟探险。”卢卡第一次怀疑罗恩的馊主意是否真的有用。

  “泰吉最近在忙什么?”罗恩问阿南德。

  “在忙娶第三个老婆。”

  “What?”卢卡惊呆了。

  罗恩也有些惊讶,泰吉.阿里那么大年纪了,没想到竟然宝刀未老。

  “阿里拜现在有三个老婆,他还可以再娶一个。”阿南德好笑的摆了摆脑袋。

  这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老牧们只要有条件,都不止一个老婆。

  泰吉.阿里虽然住贫民窟,但他是这里的话事人。他的第一个老婆比他小两岁,第二个老婆比他小十岁。

  据阿南德说,新娶的第三个老婆才二十岁。她是一个寡妇,带着四个孩子。

  若没有泰吉.阿里收留,她很难找到新丈夫,因为那是四个女孩。

  三个老婆替他生了十个孩子,算上拖油瓶超过十五个。

  为了让她们经济独立,泰吉.阿里买了四台缝纫机。

  第一个老婆法蒂玛将缝纫机架在屋外的帆布篷下,陆续雇了一名、两名、三名,最后共四名男裁缝,制作衬衫和长裤。

  这个不大不小的作坊,为那些裁缝和家人提供了生计,还带来些许利润,由三个老婆均分。

  泰吉.阿里不插手事业经营,而且支付所有家用。他三个老婆赚的钱,全归她们自己所有,要花、要存随便她们。

  一段时间后,那些裁缝买下泰吉.阿里家周边的贫民窟小屋,他们的妻小和泰吉家的妻小比邻而居,形成了一个为数三四十人、视泰吉为父亲兼朋友的大家庭。

  “那是个惬意又满足的家庭,没有口角、没有愤怒。”阿南德得意洋洋的介绍,“小孩们开心玩耍,卖力干活。”

  “天哪,这太奇怪了。”卢卡叫嚷。

  “哪里奇怪?”阿南德问。

  “那么多人住在一起,他们夫妻晚上…我是说孩子们怎么办?”

首节上一节113/2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