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第444节

  每个人都被困在属于自己的冬天里。

  甚至自己的父亲也是。

  被困在了冬天里。

  直到有一天。

  遇到了某个人,才教他往前看。

  此时的李轩就感觉身体流淌的温暖。

  同时也用更加理性的姿态去应对。

  并非不想回味这种感觉。

  就像模拟的李崇一样。

  他感觉到了爱。

  而自己也是如此。

  如果自己要利用这份感觉去做点什么的话,那就不是回味,不是沉溺在这种感觉中迷失,而是利用这份感觉,去追求演技上的突破和剧本上的突破。

  毕竟,刚才体会到了李崇的所有感觉。

  李轩能明显的感觉到那种情绪的传递。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的话,会想什么呢?

  我会想着。

  祝福未曾出生的孩子,让他去过上想要的生活,想要的日子,衷心的祝福他。

  能够获得‘幸福’。

  他希望自己获得幸福,从确定我作为生命要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从确定.我作为一个小生命将要诞生的时候。

  当这份情感出现的时候,给予他的祝福。

  就是希望他能够获得幸福,好好活下去的幸福。

  自己如今就是在追求幸福的路上。

  此时。

  响应这位未曾谋面的父亲的祝福。

  用这份感觉,去演好这个角色.才是最重要的。

  此时的李轩再睁开眼时。

  已经彻底的入戏了。

  彻底的成了.恭彪。

  这位彪子。

  此时。

  范韦就觉得自己的信心得到了一种奇特的打击,还以为李轩作为导演。

  是‘驾驭’不住自己的,反而应该是会被自己‘驾驭’的。

  作为一名长期的绿叶,他做梦都想当角儿。

  角儿,驾驭舞台的人。

  他就真的很意外。

  但非要说遗憾的话,倒也不是,反而是觉得,李轩如果有着作为导演的超群能力的话,他反而应该更高兴才对。

  导演强力才能让他们这些演员发挥.

  至于在演员方面的话。

  范韦觉得,自己和赵本衫演戏的时候,就不虚他

  在演技这方面,他一直是不服的。

  但现在。

  不服也tmd不行了。

第303章 ,范韦:真怪物啊!

  一直以来,他从来就没有服过赵本衫的演技。

  他的是个天才,这一点毋庸置疑,从一介农民走到现在,他可是科班出身,可以说在小品界算是正儿八经的根正苗红的出身,名师教学的。

  也算是正儿八经的科班派的。

  老实说,一直以来,他不服的地方就有很多。

  比如拿的钱,比如别人总拿他和赵本衫比较,比如刻苦用功练习小品话剧浸淫多年的努力。

  一切一切,这些东西

  小品我认了。

  你是天才。

  确实是调动情绪的天才。

  但在《刘老根》和《马大帅》里被压制。

  就真的是戏份和角色安排的问题了,自己永远只能演‘丑’。

  而在这剧组里,纵观而来,还真没人能压住自己的。

  至少范韦有这个自信心,应该是自己的独角戏。

  本来,他是这么想的.

  直到李轩出来的时候,看到他的眼神时。

  范韦就知道,自己,似乎想要演独角戏的想法。

  似乎就并没有完成实现的意思。

  这个眼神。

  作为演员的李轩。

  也完全出现在了眼前。

  作为导演,作为演员.

  演员,小品,戏剧,戏曲,他们终究都是‘演’,很多东西都是本质共通的,而且他们也是流动的。

  ‘本质’

  ‘表达’

  都是共通的东西。

  此时的范韦才有些震惊,终于知道,‘怪物’就是用来形容这种人的。

  在‘演’的方面。

  “悬疑加年代的题材啊,咱们北方这边更多的都是乡土题材吧。”

  “因为咱们北方就是够乡土,够接地气的嘛。”

  此时的赵本衫正在和旁边的东山电视台台长刘承河唠嗑呢。

  刘承河和赵本衫算是好朋友东三省这边无论是电视台还是剧组,还真要感谢一下本衫大叔,

  东北圈子的影视剧是他一个人撑起来的。

  从小品到电视剧的文化市场,再到去年上映的落叶归根。

  东北与乡土和文艺挂的很深。

  大家提到东北圈子的电视剧,总是离不开马大姐,离不开马大帅,离不开刘老根,这片黑土地诞生的作品,似乎都和乡土有关。

  除了满足城市人的猎奇心理之外,就只有一些大妈大婶大叔在看。

  他们是东北圈子的核心标的受众。

  还有一些小资文艺青年。

  会对这里的题材感兴趣。

  用赵本衫的话来说。

  会死的。

  一个题材,如果不能吸引年轻人的话。

  一个圈子,如果拿不下青年人的话。

  是会死的。

  就算自己支撑着这片黑土地,本山集团能有一批核心受众,但最终也是慢性死亡。

  东北圈子和西北圈子基本上在主流圈子都是路边一条,目前京圈港圈,还有一个特攻年轻人的沪圈,是年轻一代的主流。

  此时的赵本衫悠悠的说

  “所以以后的小品方面,相声方面,也是注定年轻化的,只有年轻化才能存活,才能输出到外面去。”

  “那你就你看来,足够年轻化的李轩,他带领的剧组,能否有所建树?”

  刘承河其实蛮喜欢李轩的。

  恰同学少年这部剧。

  他是很喜欢的。

  尤其是其中的精神内核。

  到了他这个地步和境界。

  《漫长的季节》他也关注了。

  毕竟是披着九十年代大下岗背景的作品,也算是息息相关了。

  不过他担心的地方就在于一个。

  东北题材因为地域的原因,上了年纪的人关注会更多,但他给出的悬疑底子,貌似就会更多的年轻人喜欢。

  可以确定的一个情况就是。

  两种题材,水土不服,互相难以融合。

  要么两种题材融合成功。

  “放心吧,由范韦作为主导演员,不管怎么样,咱们东北圈子的人都不亏,这些年他在我手下打工,也确实委屈他了,这也正好是一个机会,他能发挥自己的演技,去带领这个剧组走,就不会有大错的。”

  此时的赵本衫就想着。

首节上一节444/4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