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第377节

  此时旁边就有一个同僚问。

  他好奇的。

  你觉得电视版和电影版的福贵,他们的差距大吗?

  这个问题余桦认真的想了一下,然后回答了。

  大。

  很大!

  此时,李轩也去到了香江,在去香江之前,也看到了目前对于《活着》的舆论造势。

  对于业内的认知而言,就是电影版《活着》的一次扩写。

  可以了。

  甚至制片葛鹏燕那一边,所抱着的期待,也大概是《活着》电影版本的扩写这是从一开始,就对这部作品,所抱着的期待。

  那就是单纯的,以电视剧集的长度,对电影版进行的一些微改动和扩张,就这么来看,基本盘是有的只能说,是在电影《活着》的阴影之下。

  但问题就在于,电影版的《活着》可是戛纳奖!双奖!

  戛纳影帝,戛纳最佳电影。

  能在这种级别作品的阴影下吃屁,那也是一种光荣无比的事情啊!

  别人想吃,还吃不到呢!

  虽然电影版的《活着》未必也看的上就是了。

  此时,在中影,面对葛鹏燕的这番态度,韩平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倒也不用那么妄自菲薄。”

  “我这是市场的定位准确好不好。”此时,葛鹏燕就很是清醒的感觉。

  当初想着招徕李轩,就是看在他年轻一代的号召力而这一轮《暗算》之后,甚至超预期的完成了一些事情。

  比如在号召力这种事情。

  《暗算》成为了剧王预备役之后,影响力就完全超过葛鹏燕的预期。

  真的超预期了

  没想到就是这短短的时间,李轩的成长速度是真的惊人。

  居然已经成长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至于演技方面,她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需求,毕竟换一句话来说,前作是演技表达的巅峰,是张谋子和葛佑他们,你无论怎么样的努力,在这方面你都超越不了他。

  那既然如此的话,就不必太拘泥纠葛于追求演技上面的突破和表达,而应该是另辟蹊径。

  用差异化的表达和竞争。

  我用更英俊的相貌和号召力,去增加广度,用扩宽受众的手段。

  “确实,改编作品就应该差异化的竞争,事实证明每个成功的改编,用的都是这一手。”

  韩平就想起了电视剧的改编大师,张大胡子。

  从射雕英雄到天龙八部,再到即将上映的神雕侠侣,他就有着独属于自己的改编风格,并非是依葫芦画瓢。

  所以他才能拥有如此优异的收视率成绩。

  Ip改编也是需要本事的。

  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改好的.

  《活着》这种偏文学向的作品,更是如此,需要投入更加细腻的情感,对于演员演技的需求更是不低。

  不管葛鹏燕是怎么看待的,但至少以韩平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是演员向的。

  不管怎么比不上电影版,但是对于这部作品的评价标准,其实依旧是演技。

  他依然是一部.看演技的作品。

  此时韩平就微微有些好奇,这个能够在古装剧里走到准一线的家伙。

  甚至能在谍战剧里。

  带着这个新题材走出来的隐形守护者。

  在这个他全新的题材,未曾接触过的年代,在这段历史里出现的年代剧。

  他能够怎么驾驭住这个角色?

  古装,抗战,年代。

  跨越三个领域的题材。

  作为明星。

  坦白说,就以此时的李轩来看,如果不是中影集团受国企规矩的束缚,他就真的想把李轩招到麾下来当艺人。

  如此天赋,如此人才。

  他可还没毕业呀,抗战剧古装剧的电视剧就走到了准一线,而且走的并非纯演员,也不是纯偶像的路子。

  此时金像奖那边也传来消息。

  好像也能隐约的看到李轩的名字出现在角落的痕迹里。

  太扎实了。

  别家的木桶都是做长板。

  而他居然全都是长板。

  电影电视剧圈子,说的是准一线,但要真拿出来比的话,哪个准一线打得过这样的履历。

  而韩平就微微的好奇。

  在他发展之后,哪一块长板会成为他的标签。

  葛鹏燕走了之后,江文又过来喝茶,也没几个人能把中影董事长的办公室当自己的茶水间来用,江文算是一个,进来就开始熟练的动手泡茶都不用韩平亲自动手,搞得好像是你的办公室一样。

  而两人的话题又绝对避不开李轩。

  此时此刻,江文也说到了李轩的长短板问题。

  “你说如果他能够一直全身长板这样子发展,你会怎么看待他?”

  “那我会觉得他太妖孽了。”

  此时的韩平就笑了笑。

  “那时候我就会觉得,他比你还更厉害。”

  “倒也不是不可能了。”

  此时的江文就在关注着李轩的发展。

  从认识到现在,感觉时光白驹过隙。

  时间过得好快。

  眨眼之间,李轩已经成长到了现在的样子。

  但一看日历好像没过多久呀。

  那么此时此刻真相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李轩确实用着极其惊人的成长速度。

  而且以他这个成长曲线来看,同级别的.无敌啊。

  如果说江文以前,只把李轩看作是一个优秀的后辈。

  那么现在那么不久的将来。

  他是否就已经有资格站在和自己同一个平面上了?

  江文也很期待呀。

  如果他真的上来了,以前京圈的那批人。

  又该怎么看他呢。

  很期待那些人的表情呀。

  此时的李轩就在香江参加金像奖的颁奖仪式。

  今年金像奖的最佳导演和最佳电影,都被杜戚风所斩下。

  灯光闪烁,在聚光灯下,杜戚风就上台领奖,

  而他的表情也更加的云淡风轻,似乎这对于电影人来说,追求一辈子的奖项就是过眼云烟。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拿奖了,当然是很淡定,而这部作品无论是从立意还是拍摄的方向来看。

  拿奖都是当之无愧。

  李轩也是第一次混进三大奖项的领奖现场,电影电视三大奖项,是自己获得高级奖励的要素。

  也是华语影坛的巅峰成就。

  别人穷尽一生追求的。

  对杜戚风来说也就只是那样。

  “你刚刚的表情很装逼,知不知道。”此时旁边的梁家晖就调侃道:“你这一副一点都不在意的样子,实在太欠揍了。”

  “那不然呢,你拿影帝的时候,不也是这样的表情。”

  站在巅峰的人装逼都是不着痕迹。

  “其实也就那样吧,咱的这部电影,确实还挺叫好的,但就是不够叫座。”

  此时此刻的杜戚风就淡淡的说了。

  拿奖的作品也分三六九等。

  你本来就冲着拿奖去的,你的拍摄方式和手段都是会有优势,更何况杜戚风本来就很擅长这个题材和方式。

  取得这样的成绩就不意外。

  甚至杜戚风都觉得自己已经到了衰退期。

  没有以前那么有灵感了。

  很难拿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了呀。

  “而且我的作品,风格也太单一,金像奖,金马奖都有优势,但是大陆奖项就没那么有缘分了。”

  “每个人都有擅长的题材,都有自己的舒适区,一个人能在自己的舒适区走到极限,就已经足够优秀优越了。”

  “你这千面影帝可不是这么说的。”

  “所以千面影帝只有我一个人呀。”梁家晖微微一笑,这是方法派的极限,在方法上利用到了极致之后,就可以对角色信手拈来了,无需投入过多的情感,用最机械的表达,都能将一个角色演出效果来。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就算是学院技巧派一条路走到底的。

  但导演不一样。

首节上一节377/4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