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第372节

  之后,光影传媒肯定要花资源砸在陈数的身上了,将她当大青衣来捧的人气演员。

  结果现在怎么样呢?

  ‘谍战’的杀招居然藏在第三篇,最纯粹,真正的谍战内容两家的资源惯性,最后被捕风篇给吃的饱饱的。

  你李轩是‘引导型’主角也就算了,可你这钱之江,就成了核心人物,资源全部捧到李轩的身上去了啊!一点没少,一滴没剩。

  确实,安在天是引导型没毛病,但钱之江是核心角色,都是一个人演的。

  这才是最难受的地方。

  我视你为敌人,可你利用我的资源.在进行着登巅。

  此时,市场部的那个汪玉萍,很像外国脱口秀演员的那个,在旁边嚷嚷甩锅.让王海洋很是难受。

  “再这么下去,他的收视率可要破10了哦,这部谍战剧,估计能成为今年的小爆款呢。”

  旁边的江丽就看着王海洋,言语之中未必是没有更多的调侃.

  只能说,大公司里不同部门的KPI不同,诉求也未必一致至少现在的江丽就和李轩没什么冲突可言,看着王海洋这么吃瘪,还挺有趣。

  毕竟,王海洋当初可是嘲笑过自己的呢.

  我还是保持着我的看法。

  李轩,是个潜力无限的人才,而且

  他真的好帅。

  钱之江好帅。

  此时的王海洋还有一定程度上的幻想,可能,剧本的后期,导演把持不住,在后面翻车了?人气崩盘?都有可能,毕竟这是一个没人拍过的拍法。

  钱之江处理的时候逻辑不严谨?

  此时,王海洋已经准备好‘亡羊补牢’了。

  突破点也在剧情的本身

  只要钱之江最后,怎么传递出情报。

  坦白说,就以剧情本身而言,王海洋就不觉得,钱之江能将情报传递出去,就算能传递出去,那肯定也得用‘剧情帮助’的形式。

  特别是目前,代主任已经察觉到,钱之江有问题的情况下。

  输送情报,就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要找到剧情逻辑的漏洞,并且说道出去。

  以【

  属于站的越高,摔得越痛,这样也行

  “唉,黄小明的《神雕侠侣》什么时候才能上映啊我不想看着他再这么风光了啊。”

  此时,王海洋隐约的有点烦躁的意思.一个李轩而已。

  一个李轩而已啊!怎么就让自己那么烦了

  一瞬间,蚂蚁,成了马蜂,你好像还是能打死他,但得更费力气,而且反手给你来一下,还会疼。

  很疼!

  “收视率快破十个点了,今年的强剧,就绝对有《暗算》的一席之地啊,而且还是新题材.这个题材还比较容易抽个奖项什么的。”

  此时的魏明就啧啧道:“可厉害了。”

  单纯比收视率的话,隔壁的《少年杨家将》已经快要到鞭尸阶段了,更高的投资,更具吸引力的阵容,虽然巅峰收视率依然破了十个,但后续的收视率是掉下来了。

  高开低走了属于是。

  而且还用了更多更高的宣发资源,为了这部作品,唐人可没少投钱,毕竟可这可是自己家台柱子胡曲,作为偶像大男主的第二部作品。

  本就是准一线偶像的他,再来两部作品,来奠定他真正的古装一线偶像地位。

  到时候就是唐人冷酷的吸金机器。

  结果到这里稍微有滑铁卢,特别是对于偶像来说,最重要的收视率号召力。

  但其实胡曲也很无辜的。

  大宋少年杨家将,可歌可泣可钦佩的忠诚良将,还有狗屎一样的朝堂和皇帝。

  宋朝又不是什么好历史。

  但就以历史剧而言,隔壁更加粗糙,拍得更加匆忙,化服道更烂的《朱元璋》却是口碑上的全面超越。

  朝代真不同。

  大宋你就好好拍提刑官和法医好了,上升到朝堂国家这就是个烂题材。

  演员和剧本是互相成就的。

  罪不在胡但有一句话,选剧本,本来就是演员的能力要素之一,亦或者说经纪公司的责任,剧本差了演了烂角色也怪不得别人。

  而收视率的稳步上涨,就是《暗算》优秀的地方,也侧面都有点证明了,收视率号召力

  质量

  “我现在什么都不想说,我就想看看,你这作品最后收尾是怎么样的”高媛媛顿了顿说道:“我爸妈也在追你的剧,他们都说,你这种情况下,是绝对不可能逃出小楼的,遵从剧情逻辑的话,就真的好难好难的啊。”

  敌人很强,强的绝望。

  很多‘神剧’弱化敌人,把敌人弄的跟弱智一样,以凸显我方的威武,但这就是一种亵渎至少李轩觉得,是一种亵渎。

  这就对不起前辈的鲜血付出啊。

  立场不同,不代表能力就有特别的高低,我方有英雄,敌方也有强人。

  敌人也是狡猾且强大的,特别是这位代主任,曾经在历史里存在过的敌人。

  正因为知道这个敌人的强大,

  所以才更应该知道,想要脱离战胜这个敌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也许最后注定是以悲剧结尾。

  情报传递不出去导致失败导致伤亡,这也很符合暗算前面两个篇章的尿性。

  那就是并不完美.留下失败与遗憾。

  但是有失败和遗憾,就略显得不正确了。

  令人好奇这作品最后的走向

  这一段是高开高走,还是高开低走。

  此时的李轩,就呵呵摇头,在这里剧透的话,才是最不厚道的做法呀。

  就让这里子弹飞一会。

  高开低走,高开高走,都应该不会的.

  这个原创的结局,甚至和小说原作都不一样.

  我觉得,会高开神走啊。

第267章 ,高开神走的《暗算》

  此时,作品依然在放送之中。

  而且节奏越拔越高,越有白热化的趋势.明争暗斗的交锋,就看的人大呼过瘾。

  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有一种越来越拔高,越来越激烈的趋势

  而越这样就越难落地。

  但也绝对不妨碍。

  这是一部高开高走的作品。

  “他挑剧本的眼光怎么那么厉害。”

  此时的黄小明,就因为我复杂的看着眼前的李轩。

  特娘。

  这也能给他赌对。

  小众审美的作品,新题材和新道路,他总能踩对节奏。

  “这大概也是他的优势吧,不依赖资本的裹挟。”

  陈昆的眼神有些复杂。

  李轩确实是得不到资本的帮助。

  但资本这个东西也不全是好处。

  他能给你提供优质资源的同时,也有可能会给你提供劣质的资源又或者说,有一些交易或者捧某个人的资源。

  某种意义上来说。

  李轩这种独行侠,挑剧本就完全取决于自己。

  “总感觉他这种自己上来的咖位,才是实打实的,不借助任何外力,上来了也很难掉下去,因为一步一步都是实打实的上来的”

  陈昆此时似乎就有点小羡慕这位后辈了。

  他所表现出来的‘自由’就远超自己。

  这种自由的感觉,是他所不能体会的。

  完全依靠自己的审美选剧本选角色,那将会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黄小明也沉默了。

  这就是他嫉妒李轩的原因了。

  不是因为他的进步速度,这些都是借口,最嫉妒羡慕的,其实就是李轩的那无与伦比的自由感觉。

  这种自由,才是最让人嫉妒的东西。

  任何一个人,都嫉妒的东西.

  “这一次,高开高走了啊也不必羡慕了,他自己挑剧本,还能被挑上,这是完全出自他的‘审美’的能力”陈昆就在旁边说道:“这部作品,他也没办法取代你的四大小生的位置的。”

  四大小生,是对大陆新生代男明星的一个.荣誉的称号。

  当前最厉害的四个新生代男明星,综合号召力,演技,形象,各种维度选出来的人气天选之子,几乎是隔2~3年才会评一次。

  上一次的四大小生,就有陈昆,虽然和黄小明是同一级,但陈昆得到这个名号要更早。

  现在,陈昆已经是实打实的新锐中生代了。

  “一部《暗算》还不行,就算高开高走,也不行高开神走也不行。”

  “别说高开神走了,现在华艺看到高开高走都难受的不行。”旁边的黄小明顿了顿,突然就有点同情

  是的,同情华艺兄弟。

  李轩是一只鸡,准备杀鸡儆猴的鸡,可最近的判断错误就让他们貌似没杀到鸡,反而是让他吃的更肥了。

首节上一节372/4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