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行吗?
其实这份感觉,其他人也有,那就是李轩的表现,比想象中的更加跳脱,没有那份属于伟大者的伟人感,这稍微的让人觉得有些意外,不过剧本,导演,都是他,该怎么样去演,能演成什么样子,那就再说吧。
“剧本我相信大家都看了,准备好.开始了吗?”此时的李轩笑的如沐春风。
甚至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还有一种跳脱的少年气质。
只有罗锦和朱亚汶,稍微有点懂了.
我们是不是,也钻了牛角尖了?
是否我们太过拘泥于,历史上‘伟岸’的形象了.
此时。
他们也放下剧本,异口同声的说。
“我们,准备好了。”
李轩看着两人,笑了笑。
“来的时候,看的那些书,还记得多少?”
朱亚汶就说道。
“一开始记得挺多。”
罗锦补充。
“但现在都忘了。”
“忘了,忘了好啊”
《恰同学少年》正式开机。
1913年,一个开朗的,嗜书如命的少年郎,古今中外,皆爱读之,话本小说,名著散文,都喜都爱。
这是一个让周边的书摊书店都为之恐惧的男孩。
不是因为他看书影响了生意,而是他看起书来,经常会忘了吃饭这件事,是真正的做到了‘废寝忘食’。
少年就是痴迷于看书,痴迷于阅读这件事
他和他的兄弟们一个叫萧子生,一个叫蔡森。
约定好了,一起去同一所学校。
一个叫做湖南第一师范的学校。
在此之前,三人的性格特点,一个热爱阅读,活跃跳脱。
一个儒雅木讷,家境富裕,喜诗文,更传统。
一个勤奋自强,虽家坠贫寒,却自强自立。
三个人的身影。
未来的湘江三友。
如今看上去,竟有十分平凡的感觉,这种奇妙的平凡感。
唯一要说他们的共同点,大概就在于他们的‘赤子之心’吧。
喜爱阅读,痴迷看书。
家境富裕喜诗篇文章。
勤奋自强,自立坚强。
在开始拍摄之前,在来的路上,王劲崧看到他们的气质分明不是这样的,他们一路上,还在努力的去代入,在历史资料里,在他们的书里,临摹出来的伟人。
现在,则一点感觉都没了。
不会吧,真的‘全忘了’?
而此时李轩,身上的跳脱之感,更是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
不说正确和错误。
但他们身上,就真的一点‘伟岸’的感觉都没有,就如同随处可见的少年郎似的。
那种感觉,就十分的强烈.
但别的不说,王劲崧是第一次看李轩演戏,甚至是第一次看他在剧组里担任角色。
作为演员主角的李轩,还有作为角色的李轩.
他也当过不少年的演员,是演员转的导演,甚至自导自演的都见过,但没见过眼前李轩这样的.
在作为导演的时候,和作为演员的时候,给人以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的。
这大概是最让人甚至感觉强的地方了吧。
他真的如眼所见,有那么点怪物。
作为李轩的导演.
不对。
不对的。
王劲崧摇摇头,作为‘角色’,导演着这一部《恰同学少年》。
或者说。
是带领着他们,进入这戏里面。
导演的艺术,让人身临其境,让人身临其境的进入其中的.
那不是技术技巧,是李轩用着自己的导演方式.
原本王劲崧会以为,自导自演是一件极度浪费精力的事情精力充沛也是一种天赋。
一般演员转导演那全部都转过去了,基本不会还留下来演戏了
很少人有这种精力。
固然,此时李轩的精力表现让人相当震惊而更震惊的是,他作为导演的导演方式。
他自己就是‘沉浸’进其中的人。
他不用像寻常导演一样,去循序善诱的引导别人去入戏.他自己就是剧本,就是世界的中心点,和他对戏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被他拉扯进戏中。
这种天赋
王劲崧就很震惊,以前只知道的,他有着梁朝玮同款的输出眼神天赋,还有好的形体天赋,但没想到。
他最炸裂的不是这两个。
而是眼前的情况,那种无与伦比的沉浸。
完全代入多少演员梦寐以求的完全代入角色,他轻而易举的做到了。
而且还影响周围的演员,让他们都相信。
眼前的是真实。
你,不是在拍戏。
只是,和我活在另一个世界里。
朱亚汶和罗锦。
此时忘掉了很多东西,忘掉了很多,一开始的时候,背诵的,看到的,那些伟人的历史背景。
【忘了】
李轩还问了自己这个问题,说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哪个导演在拍戏的时候,会问自己是否忘掉了角色的背景故事的。
但李轩会的,他会去问这个问题,问这个看起来荒谬,有点不可思议的问题.
而现在,他们的感觉是对的
在拍戏的时候,感觉脱去了‘束缚’和‘枷锁’。
包括高媛媛的杨慧还有江燕的向警予,她们都有一种感觉。
没有任何的‘束缚’感。
那是什么呢
那种自然的,做自己的感觉,做着由李轩引导的,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们的感觉。
不受束缚的少年时代。
直到。
老师杨济昌,在课堂里说的那句话。
“乱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心,以今时今日之天下大势,我当认为首要之责,当推教育。”
“我中华百年积弱,正因为民智未开,只有大兴教育,才能以新文化,新知识,扫除全民族的贫弱愚昧和落后。”
这句话。
就这么说给学生们听。
此时,镜头就随着摆动,没聚焦在李轩的身上。
在杨教授,也就是杨慧的父亲的身上。
他说这段台词的时候,全程都对准着他。
激昂,慷慨
这位老师,也不是哪里来的演员,而是从湖南第一师范拉来的,一个镜头感好的教授。
不必需要演技。
只需要在镜头前,真心的诉说这段话。
这团火。
此时,旁边的王劲崧就感觉自己的内心,有什么东西被点燃,有什么东西.燃烧了起来.
突然明白了点什么.
好像明白了。
为什么李轩,所带领的他们,演的那么‘平凡’,那么‘青春’。
在李轩作为导演,也作为‘戏中人’的带领下,身上有着‘伟人包袱’的各位吗,都卸下了包袱,用最平和的姿态去迎接这个角色。
包括高媛媛,都对李轩的选择有点意外,但这么演戏,真的很舒服。
被人引导着,这是在别的剧里,都找不到的体验,这让她想起了当年拍摄《倚天屠龙记》的时候,让自己念念不忘的,不是张无忌,而是宋青书.青书哥哥才对。
一直以来,高媛媛都有一种朦胧的感觉。
她一直在追寻的朦胧感觉的源头,她不知道这种感觉.是对谁散放的。
没有克制那种感觉,但就是寻不到可是她却不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