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第338节

  而失去了情报,等同于前线的同志们被蒙住了眼睛

  失去了眼睛的军队有多么被动,再强壮的瞎子也是瞎子

  “三个月,三个月之内,要将这些新的敌台找到,这不是请求,而是要求,这是必须做到的事情”

  铁院长接到的命令

  战斗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内外交迫。

  “正常来说,需要一年才能找到,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就必须要补充大量的侦听员才行.”此时,铁院长的老戏骨高明就严肃的看着台下的同僚们,其中,站着C位的就是主角安在天.

  作为副院长,这项补充任务就在他的身上。

  可是,侦听员这份工作,又怎么是能这么容易就找到的呢,需要保密意识,能力,各项能力审核都达标才行

  而此时。

  站在镜头C位的李轩,面对困难,没有任何的迷惘.

  他的眼神

  这一刻,终于,麦家也看到了,那眼神里藏着的东西是什么。

  是‘信仰’。

  是‘坚定’。

  这大概就是真实真切的他了

  在重重伪装下。

  太阳下,阴影下的他的真实样子。

  “他就是安在天吗?”

  此时的陈数就在旁边看着李轩,好奇这位‘弟弟’。

  年纪比她更小的.男人。

  从进剧组开始,陈数就觉得,自己入组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和李轩对戏,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让自己的角色黄依依,去爱上这个第一感觉年轻且青涩的男孩子。

  老实说,陈数和柳光龙才是一个时代的演员。

  而李轩则是新生代新新生代。

  非要说的话,看着他,更多的应该是会产生弟弟的感觉吧。

  但此时。

  陈数看着李轩的时候,却没有半点看着弟弟的感觉,反而像是看着一个顶天立地的铁塔一样。

  他就站在那里。

  就像铁塔一样站着。

  顶天立地的表示,自己一定能完成任务的。

  一个角色,总有自己驱动力。

  而驱动安在天的东西。

  似乎,就很坚定。

  第一个侦听天才的目标叫‘三只耳’,这是个天才,听说他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正是现在701需要的,在星海音乐学院当老师,当安在天找到他的时候,却发现‘三只耳’已经被暗杀奄奄一息。

  敌人快了一步.这和‘三只耳’的人生经历有关,他曾经给宋夫人调过琴,这也成为他命运里最大的污点,在学校里也不受人待见,甚至是排挤。

  这一次701的招募,正好是洗刷他污点的机会,就是太过兴奋,喝了酒,将这件事给吐了出去。

  也就引来了杀身之祸。

  临死前,他留下的最后遗言,是介绍另一个,耳朵比他还敏锐的人.此人人在乌镇,离魔都不远。

  这也是《暗算》有别于其他抗战剧的地方,别的抗战剧,会下意识的让人忽略,个人的命运和经历。

  而‘三只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带着污点和缺陷的人,在这个时代,被人排斥,被排挤,而他想要做到的,无非就是将这些排挤和打压洗刷掉.只是再也没机会了而已。

  在前往乌镇的路上,镜头里出现了整场里唯一一次出现的,安在天的妻子小雨和胖嘟嘟的儿子。

  此时,旁边的同事看着安在天笑道。

  “看什么那么出神?”

  “哦,看到个可爱的孩子,胖嘟嘟的,挺可爱”安在天轻描淡写的说出这句话来。

  简单的台词,传递的情感,轻松,愉悦,仿佛真的只是看到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还有一个女人而已。

  但‘情感’这种东西,通过声音的传递,到了在场剧组人们的耳朵里时,就变成了另外的模样。

  那是一种,隐藏在轻松愉悦里的痛苦极度的痛苦。

  妻儿在前,却没办法相认,甚至只能装做不认识她们。

  但痛苦也只是一瞬间。

  也只是一丝丝,十分克制的微表情,还有声音的表达。

  在这里的时候.

  就连柳光龙,都不敢说,这位李轩是自己的下位。

  他的演技,他的情绪表达是怎么如此厉害的?

  就连痛苦。

  都在克制的样子。

  真的,很让人心疼。

  这段戏本身不重要,只是凸显一下特战人员的不易而已,但李轩这一段的戏演的,也确实足够优秀。

  足够凸显‘安在天’的性格,他所处的单位所代表的东西,所代表的意义。

  还有他的觉悟,他们的觉悟。

  此时,所有人都知道,安在天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将国家安危摆在最前面的人,自己的亲人,包括自己,都往后排的人。

  这是他的人物基础

  也是麦家想要塑造出来的样子。

  就是这样的。

  一个带着绝对意义上的觉悟的奇男子。

  而他来乌镇找的这个阿炳,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奇人,眼盲,心稚,却有着一对比谁都更加敏锐的听觉。

  在剧本里,他的听力甚至有些‘超自然’和他交谈的时候,你不会觉得他是一个瞎子.他能听到很多人听不到的声音。

  这里的镜头里。

  安在天和阿炳的对应关系,阿炳对安在天的依赖.

  那种依赖和信赖,就跟本色出演似的。

  也许是因为.安在天,给予了阿炳,一种安全感。

  一种有别于他母亲的。

  信赖感觉。

  从小生活在乌镇的他,似乎就只有一个可以信任的对象,那就是母亲。

  如今又多了一个安在天。

  这位天才天赋异禀,敏感,脆弱,心智不完全,在世俗的世界里,他甚至连一个正常人都算不上,被排斥被质疑,被嘲笑,而阿炳也变得越来越孤僻。

  可是在701的世界里。

  他是天才,是侦听的专家,别人五十个人都做不到的事,他一个人用一个晚上就能够分辨出来,甚至敌人换了密码也无所谓,他甚至能从发报员的习惯分辨,这段密码的发出者到底是几号发报员。

  从而破译波段。

  他是功臣是天才,阿炳沉醉其中。

  王保强沉醉其中。

  如果没有演员这个行业,自己只能去当民工,只能沦落于芸芸众生之中,但他给了自己机会。

  就像701局一样。

  给了自己展示的舞台。

  我很感谢他。

  王保强在演的时候代入了自己,完全意义上的代入,也许是因为角色与演员之间的相似。

  也许也是因为安在天。

  因为李轩。

  他是唯一一个欣赏自己的人。

  不是把自己当成小丑。

  当成可有可无的废料。

  破译密码的过程也很真实细致,这得益于麦家曾经在谍报部门工作8年的经验,除了个人英雄主义有些出入之外,基本上就是他的工作内容。

  枯燥的,侦查侦听,将黑暗之中细致的波段用最原始的方式寻找出来。

  阿炳是天才。

  他神奇的地方,甚至可以听出一只小鸡的公母,甚至能听出谁家是谁的儿子,谁的女儿,他们的亲属是谁,这接近玄学的能力,强大又令人敬畏。

  而他在701部队的地位,也在节节攀升。

  和他在外界的地位相比,在这里他就得到了在外界没办法得到的尊重与信赖。

  但这份信任与信赖,就逐渐让他变得狂妄,让这个701的英雄,开始变得膨胀。

  他对战友不再变得客气,除了安在天之外,他对谁都一样,不再尊重,仗着自己的英雄地位,不断地谋取特权,甚至变本加厉,在一个需要保密的单位里,屡屡的做出出格的事情。

  和刚开始的脆弱和敏感怯懦,组成了完全意义上的两副面孔。

  这也是这部戏的戏肉.

  我仅仅是谍战,宏观视角下的战争,还有宏观视角之下的个人。

  不仅仅有宏大叙事,还有个人命运的叙事。

  “他就像未经开化的野兽,而我的更像是驯兽师,训导他,诱导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一直以来,安在天在阿炳面前的形象,一直是知心哥哥的样子,每当阿炳遇到迷惘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就会开导他。

  甚至在形象上,替代的是阿炳父亲的生态位。

  至少阿炳是这么觉得的。

  只是残酷的是,安在天对阿炳。

  他的看待也只不过是有着奇特本领的野兽,而安在天就是那个驯兽师。

  这是多么残忍的描述,但是又多么的真实。

首节上一节338/4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