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偶尔的晴朗天气,陈舟带领土著完成了几项小工程。
第一项工程是为放牧土著搭建一间更宽敞,更结实更美观的房屋。
待进入旱季,陈舟和土著们都回到建厂处工作时,独留放牧土著一人照顾羊群和两头牛,让他继续住在那简陋的小屋中是肯定不行的。
而且羊奶牛奶也需要一个更卫生的存放处。
陈舟希望放牧土著能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实现自给自足。
因此他不但给放牧土著盖了新房子,还让其他土著帮放牧土著在屋前开垦了一块小菜园。
放牧土著家中的大米白面和大麦无需他自己种植,辣椒、西红柿、胡萝卜、葱蒜等蔬菜,他完全可以自行栽培。
只是山坡附近没有水源,灌溉菜园必须要挑着水桶去山涧挑水。
陈舟觉得,既然都已经给放牧土著解决这么多困难了,只留下一个挑水问题让他自己承担,应该不算什么大事。
反正放牧土著每天都要把羊群和两头牛赶到山涧饮水,往返的路上,停停歇歇,他挑两桶水总也够用了,毕竟只种一个人吃的菜。
若以后牛羊繁殖得规模庞大,放牧土著无暇挑水,陈舟打算再给他挖一个蓄水池。
漫长的雨季就算不能填满蓄水池,其中积蓄的水支撑放牧土著度过旱季问题也不大。
在众多土著中,目前独属放牧土著的待遇好。
若他连这点苦都吃不了,那陈舟就只能换个人干这活了,眼馋放牧土著工作的人可有的是。
……
生活上的支持力度已经足够大,关于放牧土著本职工作陈舟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冒着送命的风险找羊足以证明放牧土著认真负责。
在新的放牧小屋建成时,他只交代了一件事
汉语。
由于远离人群,加上工作繁忙,放牧土著的汉语说得一塌糊涂,汉字更是根本不认识几个。
陈舟不可能让星期六单独给放牧土著补课,只能将拼音表和几本撰写的注音版常见汉语字词交给放牧土著,让他晚上回家时勤加学习。
放牧土著搬进新建的房子,自是受宠若惊,感恩戴德。
不过感激归感激,他能不能听陈舟的话认真学习就是另一码事了。
陈舟自认已经仁至义尽,做到了许多其他领导做不到的事,也切实地解决了放牧土著生活中许多困难。
倘若做到这个份儿上,放牧土著都不能挤出他宝贵的时间学习汉语,那只能证明他烂泥巴扶不上墙。
这样的人,就算暂时从事这份很有前途的“畜牧部长”工作,也必定干不长久,早晚有一天会被更求上进的土著取代。
……
建成放牧土著的新房后,土著们完成的第二个工程是星期六和星期日的新家。
上次去小屋视察,陈舟发现二人的屋内空间实在太过拥挤。
当初建造庄稼地两侧的小屋时,他根本没想过小屋需要具备哪些设施,只把小屋当牢房使用,那紧挨着木床建造的大玻璃窗就是明证。
如今星期六和星期日都已成为他的心腹,却还住在这样逼仄的小房子中,甚至还没土著住得宽敞。
看到屋内无处安置的,只能叠加起来挂在墙上的画作,还有上上下下用于储物的木箱木架,陈舟心里还是挺过意不去的。
为此,他特意为星期六星期日单独设计了一所大房子,就位于“绞刑架广场”旁边。
未来如果真的能在岛上建成小镇,星期六和星期日也算占尽地利,拥有一所位于“中央CBD”的豪华房产了。
……
放牧土著的新房除了储藏牛奶羊奶的区域外,只有厨房和一个小客厅,并无太多其它功能区,总体布局较为紧凑,以实用性为主,建造速度很快。
星期六和星期日的新家就不同了。
作为岛上一人之下,七人之上的“小领导”,他们必须拥有匹配他们身份的居所。
从4月4日一直忙活到4月17,他们新房的外部框架才算彻底建成,门窗都未安装,内部还是空空荡荡,没有任何家具。
根本来不及装修,由于旱季已至,陈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返回建厂地,重新开工了。
4月17日中午,由陈舟领导,土著们聚集在星期六和星期日的新房前,举办了一场自欺欺人的建成仪式。
简单吃过午饭后,众人便收拾起各种工具,推着板车,排成并不算庞大的队伍,径直往建厂地赶去。
第207章 象棋
经过一整个雨季降水的侵袭,基坑中难免出现了些许积水。
拆掉覆盖基坑的遮雨工事后,栖息在阴暗潮湿环境中的昆虫顿时四散奔逃。
土著们在星期日的指挥下将水泡过的木材全部搬到同一处
待晾干后,这些木材将作为燃料使用。
基坑内的昆虫时而顺着土壁攀爬上去,担心其中有毒虫,陈舟提前下达了“格杀勿论”的命令。
星期日一边指挥,一边用铁锹拍着虫子,工作虽不累,却也忙得不可开交。
……
搬家、收拾原本的居所、拆避雨工事、整理木材……
即使人数众多,且都是青壮劳动力,干完这些活也用了整整一天时间。
在土著和星期日干活时,星期六正在打扫卫生。
陈舟则带着他宝贵的光伏板和储能电池来到了向阳山坡。
怀里揣着光伏板和储能电池的说明书,抵达平坦的山坡后,陈舟并没有急于将光伏板联接在储能电池上,而是临阵磨枪,翻阅起了说明书。
尽管他已经看过不知多少次说明书,早就确定光伏板和储能电池完全适配。
但面对能让自己步入电气时代的关键物品,他还是不敢大意。
……
旱季的岛屿阳光热烈,照在光秃秃的建厂地周围,使人觉得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处处都散发着热气。
说明书单薄的纸张被阳光一照,几乎变成半透明,能从正面看到背面的文字。
陈舟戴着草帽,眯起眼睛,仔仔细细将两本说明书从头到尾又浏览了一遍,在掌握所有细节和前后安装步骤后,他才正式动手。
为了使光伏板能接收更多阳光,陈舟特意为其定制了一个木质支架。
按说明书上讲,光伏板的最佳倾斜角度是当地纬度加5°~10°,如果纬度为0°到25°,则按纬度本身架设即可。
陈舟不知道这座岛屿具体的纬度是多少,但看这里的气候,他估计应该距离赤道不远,也就是0°到20°之间。
因此他制造的支架倾斜角度只有20°左右。
如果光伏板和储能电池可以正常工作的话,陈舟会用一段时间观察光伏板的能量输出效率,再行调整支架角度。
……
从工具箱中取出钉子锤子,以及用于加固木架边角的角铁,陈舟娴熟地将木架组装了起来。
随后他搬动单块光伏板,将其放入木架中间预留的凹槽内。
放好光伏板后,陈舟推了推木架,见其纹丝不动,这才把储能电池搬到木架下,与光伏板相连接。
插入直流充电口后,陈舟直接蹲下了身子,躲进了光伏板投下的阴影中,静静等待储能电池显示屏的变化。
……
可能是太久没充过电,也可能是光伏板的输出效率太低,陈舟的初次等待格外煎熬。
刚开始他还能耐得住性子,十五分钟看一次显示器。
后来他愈发焦急,甚至怀疑起光伏板是否损坏,或是二者并不匹配,甚至急切到每隔五分钟就看一眼手表。
秒针一点点挪动着,虽然身在隐蔽中,陈舟的短发间却冒出了一层汗珠。
长达半个多月的等待与期待,仿佛一个一戳就破的泡沫,就要在他眼前化作泡影了。
所幸储能电池的显示屏上,那个代表正在充电的小图标一直都微微闪烁,这给了陈舟极大的安慰
只要储能电池没有损坏,就说明它正处于充电状态中,顶多就是充的慢一些而已。
……
终于,在苦等了一个小时后,储能电池显示屏上的数字产生了变化,从59跳到了60。
陈舟当时正观察着显示屏,见到数字变成60的那一瞬间,几乎要高兴的跳起来。
无论充电速度多慢,只要光伏板能给储能电池充电,在储能电池损坏之前,他就能使用所有电器。
受此影响,此前无法制造的许多机械零件将不是空谈。
那台汽修金属工具车中的吹尘枪、指针扭力机、测电笔、机滤扳手、LED强光灯、油封钩子以及金属铁匠工具箱中的小型电炉、红外测温仪、小型液压机、电焊机、电动鼓风机和角磨机便都有了动力。
即使几块储能电池全部充满电也只够支持它们工作不到24小时,但这就足够了。
只要有了电,从前困扰陈舟的许多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比如手搓双缸发动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难题
双缸同步、配汽时序控制产生的精度问题。以前只能使用手工锻造,就算用游标卡尺、卷尺等工具测量好尺寸,也无法保证手工锻造的零件能完全匹配尺寸。
现在直接用角磨机切割,既方便又精准,实在不行切割后再行打磨,总能控制好精度。
还有气缸密封、曲轴同心度的问题。
从前加工不了钢材,而手工锻造容易产生气孔和裂纹,这对材料的耐压性是个挑战,如今用角磨机和电焊机就不一样了,现代钢材制造的气缸,耐高温高压性能绝对可靠。
曲轴同心度如果用手工钻孔,容易产生轴向偏差,陈舟准备将角磨机稍加改造,弄成一个小手电钻,用于钻孔。
轴承的精度问题也好解决
周年大礼包中和从前送来的一些金属制品内都能拆出轴承,他只要尽量从中挑选规格尺寸合适的轴承,再为其量身定制曲轴即可。
当然,如果后续奖励能送来一批轴承就更好了,那样蒸汽机的尺寸可以设计的更灵活些。
至于气缸内径与活塞之间的间隙,陈舟倒没有太好的处理方案。
≤0.05mm的精度,他只能试着手工打磨,到底能不能成,还要看技术。
滑阀与阀座的接触面同样依赖手工,其平面度要≤0.02mm,这对陈舟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除此之外,还有锅炉焊接、管道连接方面的问题。
他只有普通电焊机,没有焊接钢铁和铜效果更强的氩弧焊机,不知道能不能保证锅炉的密封度。
管道连接则需要弯折铜管,有神秘奖励送来的一大批黄铜,他倒是不缺铜材。
但陈舟并没有铜管,他想用电炉直接熔化一批黄铜,然后铸造特定形状的铜管,这样虽然麻烦,可行性却不低。
最后还剩动力传递和能量损耗方面的问题。
比如双缸飞轮的对称配重,润滑系统的摩擦损耗,相对其它问题来说,能量的损耗倒不算什么大事。
陈舟很清楚自己制造的蒸汽机只用于带动机器,并不是要做火车头或者轮船的动力源,能量损耗大一些大不了多添燃料,只要能正常工作就行。
除此之外还有高压蒸汽泄露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