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第202节

  这方式需要用到一座庞大的建筑,需要用到粗壮的木头、切削好的木板、大量石材。

  对土著们来说,这太麻烦了。

  明明只需要拿起刀割一下,或是用石头重重砸一下的事,竟然能办的这么复杂。

  或许有土著觉得如此杀人复杂,但此时此刻,目睹了行刑全过程的他们,无一人敢质疑下达行刑命令者的权威。

  相反,观看过绞刑后,他们反而对统治者的权力有了更深的敬畏。

  这份记忆将从今日开始,永远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每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看到天上层叠的云,被笼罩在浅浅的阴影里时,他们或许都会不自觉地回想起绞刑架横梁下那具摇晃的尸体。

  这就是陈舟的目的。

  ……

  “酷刑”是古代统治者巩固权力的重要工具。

  陈舟之所以大费周章弄个绞刑架出来,并不是为了满足他的恶趣味,或是故意捉弄棕发佬。

  此前只管理两个崇拜他的少年,无需使用如此暴力的方式。

  如今面对更多,以后人数可能还会上涨的土著,为了向他们展示“统治者的权力不可挑战”,陈舟必须拿出能令人印象深刻的惩罚方式。

  相对而言,绞刑还算是种种刑罚中冲击力较小,较为文明的一种。

  如果效仿华夏封建社会的十大酷刑,公开执行腰斩、剥皮、凌迟等刑罚,给土著们留下的心理阴影面积还会更大。

  不过棕发佬犯的罪顶多只能定为不听命令,冲撞统治者,以及试图逃跑。

  这些罪名还不足以令他遭受更大的折磨,否则就显得陈舟的统治过于严苛了。

  ……

  另一方面,尽管此时陈舟手中已经直接或间接地挂上了近三十条人命,对于21世纪关于生命的教育也看得淡了不少。

  但他终究还是来自现代的人。

  用绞刑剥夺一条人的性命对他心灵造成的冲击微乎其微。

  可若是凌迟或是腰斩这种血腥程度拉满的场面,陈舟估计自己真不一定承受得住。

  刚成为一名“统治者”没多久,别看他能对星期六和星期日提出建议,真落在自己身上,其实他也有些迷茫

  如何获得土著们的忠诚?如何训练他们?如何让他们死心塌地为自己卖命?

  以后手下有更多人时,又该怎样管理?

  怎么平衡各个“小领导”的权力,避免内耗,齐心协力对抗外部威胁。

  怎么让这些心存敬畏,把自己当神明的家伙如实地阐述想法,不抱有盲目的自信,为“岛屿新势力”未来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需要他慢慢学习,逐步思考的东西还有很多。

第179章 防御工事

  西班牙人这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消失后,土著们的生活也慢慢步入了正轨。

  ……

  在未得到西班牙人不会登岛的确切消息前,陈舟始终无法放松警惕。

  他将七名土著分成了两组。

  其中一组五人,由他领导,斑马辅助,负责砍伐树木,准备建材,建造防御工事。

  另一组则由星期日领导,仅有两人,负责看顾田地,照料羊群。

  星期六的工作最自由,也最繁忙他负责准备每日饮食,传递消息,以及处理其它被星期日疏忽的琐事。

  ……

  土著们被俘虏时满心恐惧,以为自己免不了要遭受什么非人的待遇,痛苦的折磨。

  在岛上生活一段时间后,他们惊讶地发现。

  “嘿!好像比我在部落里过得还舒坦。”

  ……

  知道土著们没有太多逃走的意向,或者说被绞刑所威慑,打消了逃跑的念头后,为了照顾两班倒监管土著的星期六星期日二人,陈舟稍微放松了监视,给了土著们更多私人空间。

  现在还在室外睡木板的土著可以将属于自己的那一块木板单独拆开,在规定的“休息区”内选取一块喜欢的土地休息。

  他们每个人都获得了一个陈舟发放的小陶盒,用于存放餐具或是奖励。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土著们便会被斑马唤醒,开始自行准备早餐。

  最开始他们的饮食只有简单的大麦粥。

  后来陈舟又给他们添了些鱼干,还有偶尔被套中的兔子

  在林地边缘,兔子现在已经成了希罕的动物。

  最后陈舟嫌麻烦,索性直接通过星期六告诉土著们他们可以自行捕鱼,处理干净后加入大麦粥中。

  当然,捕鱼要在每日工作完成后才可进行,而且必须有星期六、星期日或斑马陪同,私自外出捕鱼是不被允许的。

  吃完热乎的早饭,刷干净碗筷,顺便洗把脸,两组土著便跟随不同的领导者出发了。

  ……

  相对而言,跟着陈舟工作的大组比较累。

  他们干的不是砍树、剥树皮,锯树干、挖沟一类的苦差事,就是用扁担挑石头,推板车,体力消耗巨大。

  而跟随星期日的那二人工作就轻松许多了。

  他们负责耕种新开垦出来的田地,给山羊拎水,以及挤羊奶,这些工作花费时间较长,与大组的土著比较,并不劳累。

  不过凡事有优有劣。

  大组的土著虽然累,伙食标准却高。

  陈舟晚上吃什么,他们总能分到一口,葱姜蒜的滋味他们第一个尝到。

  米饭、面条、煮海鲜、炸鱿鱼,甚至是饺子、热可可、凉奶茶、冰镇果汁……

  这些新奇的美味深深地震撼了土著们的味蕾,哪怕只有一口,或是一小块。

  他们在原来的部落时,唯一的烹饪手段就是烤熟。

  调料?根本没有!

  千篇一律的口味占据了生活的全部,但对连填饱肚子都是一种奢望的人来说,美食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肚子饿的时候,烂白菜炖菠菜叶子,加点剩米饭碎豆腐都能叫“珍珠翡翠白玉汤”,人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吃啥都是香的。

  到了这里,他们才发现,原来自己舌头具备的功能一直以来都没发挥全。

  什么叫苦辣酸甜,什么是香、什么是臭、什么是咸,若没有陈舟做的这些菜,他们在部落中浑浑噩噩过一辈子恐怕都搞不明白。

  除更好的饮食外,跟在陈舟身边,土著们还能顺便学一学汉语以及其它知识。

  其他土著倒还好,只是有一搭无一搭地掌握些常用语。

  对斑马这个一心想要当上“小领导”的土著来说,能得到这样的机会是分外难得的事,他恨不得一天24小时黏在陈舟身边听从吩咐。

  可惜陈舟对与这些语言不通的土著沟通一事兴致缺缺。

  土著们干体力活身子累,负责指挥的他更多的是心累。

  很多时候,土著都无法正确理解他的指令。

  有时他可以通过示范来纠正土著错误的做法,有时,他必须把星期六这个翻译叫来才能解决问题。

  不用干活固然很爽,但手下都是一群“听不懂人话”的活宝,忙活一天,只能让人频频高血压。

  若非陈舟的脾气不算暴躁,情绪较为稳定,这些土著一天不知道要挨多少鞭子。

  ……

  小组的两名土著干的活轻快,日子却远没有大组土著滋润。

  每天结束工作,回到聚集地煮饭时,他们能听到的总是大组的同伴炫耀今天又吃到了什么好东西,或是讲述自己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还有斑马那个不知怎么就有了房子的家伙,总是独自坐在角落,嘴里嘟嘟囔囔地念叨着什么。

  倘若凑过去仔细听,他念叨的词汇与星期六星期日两人平日里说的话倒有八九分相似

  这家伙是偷着复习学习到的知识呢。

  假如大组的土著讲完今日的经历,好奇地询问小组土著有什么新奇事,小组土著就尴尬了。

  实际上,他们跟着星期日,除了有限的关于种地放羊的知识外,得到最多的就是训斥。

  对待这些来自大部落的“敌对战士”,星期日从来没有耐心与宽容。

  经过陈舟的教育,他唯一能做到的改善就是少动用手中的鞭子,至于言语上的训斥,他是从不吝啬的。

  和星期日在一起,土著们只能感受到压力。

  小组的土著做梦都想换到大组去,哪怕吃不到那些稀奇古怪的美味,只要能摆脱星期日这个煞星对他们来说就算天大的好事了。

  可惜,陈舟还未将轮换工作制应用到手下的土著中,这样的“苦日子”总归是一天天熬了过去。

  ……

  打捞火炮一事在陈舟看来太过虚无缥缈,对土著而言也明显难度过高。

  他最先完成的还是挖掘近岸林地、制造复杂地形、以及制造尖刺拒马,挖掘陷阱和战壕等实打实的防御工事。

  人多力量大。

  持有各类金属工具,在熟悉了使用方法,发力方式后,土著们修建工事的速度比陈舟想象中快得多。

  沙滩被迅速挖成了“月球表面”,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坑。

  有些沙坑的深度足以装下一个1.7m高的成年人,底部还放置有尖刺。

  为了避免自己人不熟悉陷阱位置,这些沙坑目前都未做伪装,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到接近林地的位置,更是横亘着许多尖刺朝外,宛如齿轮般布置的沉重拒马。

  穿过拒马后,迎接敌人的是三条纵横相连,具备泄水沟的战壕。

  每一条战壕前都有土壤堆起的矮墙,用以抵御火绳枪的攻击。

  战壕内每隔5米便挖有一处向内凹陷的“耳室”,这个设计能有效降低炮弹对有生力量造成的伤害。

  尽管陈舟不知道西班牙人的火炮能不能打到这个位置,但有准备总比没有准备好,反正卖力气的不是他。

  ……

  大量新工程使岛上对建材的需求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为此,陈舟特意加高了木石墙,使其能够一次性切割更多材料。

  不过超过3m高的木石墙建成的时候,也产生了一个新问题陈舟再也不能简简单单一抬腿就跨过木石墙看到其中的奖励了。

  他必须指挥土著将所有建材都搬开,才能如愿以偿领取他的奖励。

首节上一节202/28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