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看节目的观众门都忍不住开始心疼起夏芊来了好吗!
顾尹此时也顾不上夏芊了,刀片超车落地后,超过几辆打车,前面一片坦途,他一边加速一边降下车窗,探出头去对着前面喊道:
“小子(zei)!”
“还尼玛给你爹跑?!”
“再不站住让我追上头给你翘掉敲里吗的*&%¥#@……”
当时听着顾尹嘴里的国粹,看着顾尹那个模样,水友们都笑疯了……
有人说:
【顾教练积攒了那么久的守规矩人设,一下全都崩了!】
是啊……
顾尹自从参加《与生活和解》节目以来,一直是以一个“守规矩的良好市民”人设出镜的。
就算是经常路上跟一些没素质的车主吵起来,他也都是在“规则内”,说什么都是他的理儿;
就算是多次帮夏芊摆脱跟拍的代拍,他也都是在一些基本没有人来的,偏僻路段,进行漂移等危险动作的。
直到今天为止,尽管顾尹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值得效仿,可你不得不承认,他却一直都很守规矩。
今天!
好嘛!
又是国道上飙车,又是一边开车一边探出头去的……
这已经是夸张踏马给夸张开门儿,夸张到家了好吗!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
直播间里一个反对的没有!
反而觉得,很刺激!
毕竟,顾尹有分寸,没有造成事故……
而且,他们很快也驶离了国道那一片儿。
当然,不是顾尹要驶离的……
是黄毛儿眼瞅着这国道摆脱不了顾尹,实在是遭不住顾悦的“铁砂掌”了,迫不得已改道了!
“你这是要去哪儿啊又!”
顾悦都要骂街了,一边继续疯狂对黄毛进行铁砂掌输出,一边喊着问:
“放着个小村子你不拐,你又往哪儿走啊这是!”
不愧是经典山冬人,顾悦这个“倒装句”孔老爷子来了都得说句专业的。
顾悦也着实是有些破防了,这黄毛两次吃瘪不长教训,还不听自己的!
刚刚路过一个村庄,以前顾悦有个初中同学是那个村儿的,她找那个同学去玩过,知道她们村子里的一些路……
那个村子虽然小,但是四通八达,很适合他们甩开顾尹。
刚刚她就想让黄毛拐到那个村子里,找个只能摩托车通过的巷子,直接就能逃之夭夭……
可黄毛就是不拐啊!
就是非要往前走!
他这到底是为啥,顾悦也不知道啊!
“……别拍了姐,我这马上就要吐血了!”黄毛一边说,一边拐弯进了一个小弯路。
那似乎也是一条通往村子的道路,只不过不是跟刚才国道上一样的沥青路,而是一些石子铺的水泥路。
这种路车走的多了之后,上面的一层水泥被磨掉,下面的石子就都凸显出来了。
说实话,很难走。
而且很窄,很细,仅能容一辆车通过。
“这什么破路啊?!”顾悦忍不住吐槽:“什么破地方啊啊啊!”
“……我老家住这里。”黄毛额头直冒黑线,忍不住指着前面的村落解释道:“这条路很多年了,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人走,前面有个急拐弯,汽车走的话基本都得倒几把才能过去,咱们完全可以在那里甩掉你哥。”
顾悦闻言愣了下,侧着身子看了眼前方,道路尽头雀食有一个急拐弯一样的地方……
这条路似乎是以前种田的人修的,道路两旁都是田地,这个季节地里种的都是一些冬小麦,因为前几天雨夹雪的原因,地里土壤还有些湿润,看上去软软的……
如果车子一不小心“脱轨”,车轮离开主干道,陷进地里的话,一时半会儿可真出不来。
“这里肯定能甩掉你哥的!”黄毛信誓旦旦的说道。
他从小在这个村子里长大,小时候帮家里下地干活儿,这条路没走过几千回也走过几百回了。
这条路一开始就是给下地干活儿的人骑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走的,本身就不是给四轮汽车修的。
那个弯很急,而且很窄,顾尹完全不可能过得去的!
也因此,黄毛此时非常有信心……
“……”
可让黄毛有些意外的是,后座的顾悦又双不讲话了。
“……你怎么又沉默了?”黄毛忍不住问。
心里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是什么鬼!
在他有些紧张的等待着顾悦的回答的时候,顾悦也的确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只见,坐在摩托车后座的顾悦,左右打量了一下这道路两旁,片刻后,竟然说出了一句,让黄毛一脸懵逼的话:
“你听没听说过一种从天而降的车技,叫做……”
“排水渠过弯!”
……
第160章 车改装过的?分明是用技术弥补了前驱车的不足!
山冬大地真算是好地方了,虽然经常干旱,但是能用做耕种的土地面积真的是太多了。
像是顾尹他们家居住的县城这边,出了县城方圆十几里那都是平坦的平原土地,哪怕像是现在这种路边树木、花草都枯黄了的凛冬季节,地里的冬小麦仍旧郁郁葱葱。
只要别傻逼到半夜里给小麦浇水让小麦冻住,基本都不影响收成。
透过顾尹胸口处《与生活和解》节目的摄像头,看节目的观众们不光能够看到平摊的小麦地,偶尔还能够看到一个个的土包。
有人忍不住会问:
【那土包是干嘛的?】
这时候就冒出一些本地Ip的水友给他们解释说:
【还能干嘛的,看地的呗。】
【看地的?】外地的网友听不懂,还问呢:【你是说,类似稻草人那种?】
恶趣味的本地网友便哈哈笑着表示:【稻草人是假人,这些可都是真人做的。】
【?!?!?!】
一下给外地的朋友吓得不轻……
【不是,你们那边的人玩儿这么花的吗?!】
【活人埋起来做土包看地?!真的假的?!】
【这特么都是什么习俗啊!】
那些说这种话的外地朋友啊,很多可能都年龄小,没什么见识……
还以为这些土包是些个类似“湘汐赶尸”那种的秘闻呢。
本地人也不全都是乐子人,也有老实人,哈哈笑着给他们解释:
【什特么活人埋了做土包看地啊,你们就别忽悠人家外地人了,那分明是家里老人的墓地!】
闻言……
【害……】
那帮外地的朋友白眼恨不能翻到天上。
闹半天是家里老人去世了之后,埋到自己家地里了啊。
不早说!
【哈哈哈……】
本地水友也表示皮一下很开心。
其实在北方农村,家里有地的那种,很多老人去世之后都是埋在自己家地里的。
这其中用意也蛮多的,首先就是所谓的“落叶归根”。
在传统文化中,土地被视为人们的根基和归宿,有“大地母亲”的说法,人由土而生,最终也应回归土地,实现真正的“落叶归根”。
其次就是“祈求庇佑”……
以前农业技术落后,农民靠天吃饭,土地的收成关乎全家生计,把老人葬在自己家地里,人们相信老人的在天之灵能够保佑土地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让家族衣食无忧;
同时,也希望老人在另一个世界能够继续守护家族,为子孙后代带来福祉,使家族兴旺发达。
也就是刚才那帮本地水友口中所谓的“看地”。
当然,也有“便于祭祀”的一方面,自己家地里总比专门的墓地近,且很多当地人也认为自己家地里远远要比那种墓地风水要好。
总之,那些土包不用说,肯定就是墓地没错了。
这样到处是土包的地现在也还真不多见了,很多地方为了节省土地资源建了公墓,大多数人家都迁过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直播间里有个水友说:
【这可别撞上那个坟头,不然罪过可真是大了!】
你说,路上出现点儿意外啊、交通事故啊啥的那还无所谓,活人之间的事情自己理清责任就是了,问题不大。
可要是撞到谁家的坟了……
那可就遭老罪了!
那这家人高低得给你拼命的!
国人嘛,本身就很在意这些东西。
而偏偏……
那黄毛去的方向,急拐弯那个地方,还真特么就偏偏有那么一个“坟包”!
“小心!”
刚说完“排水渠过弯”的事儿,顾悦就瞥见前方有个坟包,立马提醒黄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