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科技立业 第51节

  “哦,对了老大,我们团队还有一个信息小组,今天会找你报道。他们说AI可能对他们的相关工作有帮助,希望得到您的支持。”临下车的时候,王炸说道。

  “好,我知道了。”纪弘点头,这确实,现在早已不是早年那种贴身肉搏的时代了,哪怕是安保,信息化和智能化也是重中之重,当然要支持。

  纪弘上楼,交代人资行政把王炸团队的人员入职安排好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边还没有坐稳,就接到了张建的电话:“你给我打电话,准没好事儿。”

  纪弘知道,他肯定不是说游戏开发商的事情的,早些时候虽然谈的不顺利,但还是有进展的。

  现在虽然平行世界引擎尚未露面,但灵犀的能力已经尽人皆知了,耳语系统的前景,任何一个做端游的厂商都不可能放过的,这个时候,游戏特别优化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费多大功夫去谈。

  他打电话来,八成是显卡出问题了这也是之前纪弘最担心的一个问题。

  果不其然,这才刚一夜,就出问题了,那边张建哀叹了一声说道:“我们新的加单被台积电拒绝了,说是产能不足。”

  “咱们用的是14nm,至多7nm的制程工艺对吧?”

  纪弘确认道,产能不足,这肯定是扯淡的,要说5nm甚至更高的4nm、3nm这种高端制程,产能不足可以理解,但7nm的制程工艺那都是好几年前的东西了,还在这产能不足,扯犊子呢!

  “你判断的没错,”张建说道:“应该有阿美瑞肯的影子,昨天纳斯达克太惨了,他们不可能无动于衷的

  “今天一大早通知我这件事儿,应该是一个提醒估计下一步就该采取更严厉的措施了。

  “我们以后大概没办法用台积电的代工了!”

  “你是怎么打算的?”纪弘问到:“国内最多只能做到14nm吧,更高级别的工艺的产能还是被华为承包着呢对吧?”

  “我现在就在鹏城,这两天见过于总,探过口风高端工艺确实产能有限,这是事实,他们就算想抠都抠不出来。

  “但,听于总的口风,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他最近会去河州拜访你,估计要和你谈点儿什么合作,不知道这个时候现在联系你们了没。”

  “应该没有。”纪弘说道:“如果有,行政会第一时间通知我的。

  “不过不用指望国内的高端产能,那太有限了。就算华为愿意也没用,一共就那仨瓜俩枣,一家都不够用呢,两家再分分,还够干什么的?”

  “那我们怎么办?”张建有些疑惑。

  纪弘犹豫了一下,昨天突然的智力+0.1,让他从存算融三维融合架构中剥离出一种ALUs的层迭化设计方案。

  之前说过,为什么存储芯片能够层迭设计,一方面是因为多层集成电路技术在突破,另一方面是3DNand闪存结构简单而规则。

  利用硅通孔技术等先进工艺,就可以实现多层芯片之间、多层晶圆之间的垂直导通垂直贯通的柱子就是类似于硅通孔技术的样子,这个图是长江存储Xtacking技术的示意图,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但存算三维融合芯片的架构太过复杂,上下的导通不可能用这样简单粗暴的垂直方式,也不可能一条线从第一层导通到最后一层。

  甚至根据设计方案,要做到按需要随时导通,不需要的时候要坚决绝缘,那就复杂的太多了。

  但显卡,也就是GPU,中文名字叫图形处理器,其最初只是为了运算屏幕上一个一个的像素点而存在的,其主要核心是ALU,也就是运算器。

  ALU的结构就简单太多了,其本质说白了就是加法器。

  这相对CPU这种需要处理各种信息的芯片来说就简单太多了,这也是GPU设计相对简单的原因,理论上只要堆规模就行。

  与存算融三维融合架构相比,ALU就更加没有可比性,简直是简单到没边没沿了都。

  根据之前的灵感记录,把存算融三维融合芯片的立体架构进行简化再简化,按照设计加法器的思维,很快就得到了一个基于ALU层迭的GPU设计方案雏形。

  如果不考虑功耗的,像存储芯片那样做个几百层,理论上,甚至能提高几十倍的性能都不止。

  就算限于现在的制造工艺,无法完成太过复杂的通孔制造,提高三五倍的性能那是完全无压力的,这样的话,14nm的制程工艺那就完全足够用了。

  纪弘有些犹豫,一方面,是因为他刚刚确定方案,具体的效果还需要实际操作来验证,另一方面,就此项技术,他还没有想好怎么跟摩尔科技合作。

  但,张建十分敏感,纪弘一犹豫,他就立即有所察觉,当即说道:“摩尔科技致力于做国内最顶尖的显卡,这是我个人的宏愿。

  “如果能够腾飞,我不介意把它当成卷耳智能科技的子公司!”

  这件事儿,张建从最初就有所考虑,卷耳智能科技的实力和野心他早看到了他也知道,卷耳下场的时候,那就是其他所有对手完蛋的时候。

  怎么才能不完蛋呢?融为一体!

  纪弘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那一下犹豫,一定是心里已经有了超级的解决方案,而这个解决方案已经超过了摩尔科技现在所能承受的极限。

  否则,纪弘不会如此表现从以往看,这是一个极度大方的人提供了关乎生死存亡的核心技术,摩尔科技只给了5%的股份,直到现在,纪弘都没提过这件事儿,原本,张建就准备给他再加5%呢。

  这已经是少的了,换成其他合作方,10%?20%也不一定能满足他们的胃口,如果真有这样的技术,他们唯一的选择会是吞掉。

  “言重了,目前只是一个方案,具体成效如何尚待验证,一切等有了结果再说怎么样?”纪弘说道。

  “还结果什么呀!”张建急了:“可不能抛弃我们去找其他家哈,我们的员工都来自前英伟达,在GPU设计领域,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

  一旦纪弘决定自己做,哪怕收购一个团队,国内可以选择的可不止摩尔科技一家。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摩尔科技又如何立足?甚至卷耳智能实力的张建都不敢往下想。

  “张哥,事关重大,你也好好想想,”纪弘说道:“鹏城就不用待了,来河州吧,见面谈。”

  “都叫哥了,给透个底行不?”张建笑道。

  “我这确实刚有思路,不过大约有个底,14nm工艺的话,我有信心超过英伟达A100。”纪弘索性不装了,直接摊牌:“但是,还只是思路,方案还是雏形,具体效果尚未可知。”

  “俺滴个怪怪类,恁这是要翻天呐!”

  纪弘的后半句话张建就没听进去,就听见超过A100了,也是直接被惊得上大学的时候跟室友学的方言时隔几十年都一下子蹦出来了:“你等我,我立即回河州!”

第92章 这是我们芯片设计的最大障碍,必须扫

  清!

  “诶,你……”听着张建火急火燎的声音,纪弘还想说点儿什么,那边已经挂断了,也是自己嘀咕道:“算了,等你过来再说吧。”

  挂断电话,纪弘拿起笔,开始在一个Pad上写写画画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用起来比鼠标键盘更有感觉。

  “基于层迭ALU的GPU设计方案……”

  纪弘重复了一句,露出了沉思的表情话是简单的一句话,但真要做起来,那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了。

  他现在脑子里方案还是一个脱胎于存算一体三维融合架构芯片的雏形,真要严格算起来,甚至只能算是一个思路。

  而且,能得到这个思路和架构雏形,就已经是灵感和智力增加带来的结果了毕竟他不是专业的。

  本科学的土木工程,培训班学习的软件开发,实际培训班也培训不了什么,他的技术和能力都是入行这几年自己边工作边学习的结果。

  至于芯片设计,他更是基于爱好只稍微涉猎了一点点,而且这一点点,是没有实际应用过的。

  即便有了思路和想法,可以设计一个小规模的层迭运算器架构方案,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也不是他一个人所能解决的。

  这需要更专业人才的配合。

  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那就是工具!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可不像纪弘演示原理和想法那样,那个Pad,甚至用纸笔都能表现出来这肯定是需要专业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也就是EDA的。

  “头疼啊!”纪弘两只拇指摁着太阳穴EDA也正是国内行业软件最为老大难的问题,甚至都没有之一

  来自阿美瑞肯的新思科技(Synopsys)、楷登电子(Cadence)和来自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这三家公司就占据了接近80%的市场份额。

  这还不算,14nm以上高端芯片设计工具市场,如果除了华为被逼无奈自研自用的那点儿份额不算的话,剩下的份额,这三家几乎占据了百分之百,无可替代。

  难不成卷耳智能科技也要用这三家的工具?这当然不可能!

  纪弘可不想用着用着再被摆一道,而且,行业软件翻盘的机会不就正在眼前吗?

  耳语系统搞软件生态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难道只为了个Adobe?

  “陈哥,”纪弘喊来了陈继业:“帮我查查已经正式发商务合作申请的公司,有没有国内的EDA企业!”

  “纪总,有,我这边已经整理好了,我这就去拿。”

  陈继业对纪弘的思路那是摸得越来越清了,早在纪弘说芯片制造可能会出现危机的时候,他就想到EDA这个特殊的行业软件了。

  所以,商务合作这边相关的企业,他早就做了分类和标注:

  “目前,盖伦电子、国微电子集团、芯合半导体、广立微电子都已经发来了合作意向申请,就在刚刚,夏大九天也发函咨询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儿,华为刚刚联系,于总这个时候就在河州,想看您这边的时间。”

  “来河州了才联系?我要是没空,他是不是要住这儿啊?”纪弘边看资料边玩笑道:“告诉于总,可以随时过来。”

  看着手里的资料,陈继业的工作是做的越来越到位了,提前预判了不说,这基础工作做的也非常漂亮,比如,这几家公司每家擅长的领域都有标注:

  夏大九天:模拟设计、数字前端、数字后端、工艺开发等。

  盖伦电子:封装和电路板、模拟设计、工艺开发等。

  国微电子集团:FPGA、数字前端。

  芯和半导体:系统验证。

  等等等等。

  “你说,如果我有想法,把国内所有的EDA企业拧成一股绳,甚至组建成一个集团,觉得可行吗?”

  国内做EDA的公司已经有很多,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整体还非常落后。

  在市场份额已经被三大占据了大半的情况下,自己内部还有竞争和内耗,这非常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如果能形成一个同盟,甚至,组建一个专做EDA的大集团公司,可以直接比肩新思科技的那种。

  只有这样,才能迅速突破,迅速的形成竞争力。

  “这……”陈继业虽然知道纪弘的想法,但却完全没有预料到他想的这么大,这些公司,有上市企业、有国企、有私企,而且分属不同的地区,真要捏合,这难度也太大了吧?

  “我们牵头,以全方位的智能化AI能力作为投入,其他EDA相关企业,想要加入的,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我们欢迎。

  “无法加入的,我们立即寻找相关领域的小企业小公司替换他,EDA全链条这件事儿我们必须要做。”

  纪弘下定了决心:“不是我强势,这件事儿不做真的不行,国内的相关产业基础真的太差了,而且各做各的,很分散,很难形成合力。

  “现在也就夏大九天做出来了点门道,其他的……不下定决心整合一下,就会永远受制于人,让人牵着鼻子走。这是我们芯片设计的最大障碍,必须扫清!”

  “夏大九天需要单独找他们谈一谈,沟通一下我们的思路吗?”陈继业如此问道。

  一般情况下,这种事情都是先找实力强大的企业私下沟通,大企业之间达成一致了,事情就好办了。

  “不用!”纪弘摇头:“国内EDA最强的不是夏大九天,而是华为。于总要来,我这边先探探华为的口风,看能不能做出什么交换,将EDA剥离出来,和我们共同组建这个集团。”

  “华为,这可能吗?”陈继业有些疑惑。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纪弘笃定道:“EDA并不是华为的业务,他们本身也不想做这玩意儿,只是被逼无奈不得已才自己做的,因为不做就没得用。

  “而且EDA跟别的软件不一样,它是设计工具,设计的目的最终是制造,这个东西最终是要与晶圆厂对接。

  “还有,仿真验证这些东西,本身就是数据量越大才,用的越多才越精准,成本才越低,他们一直自己搞自己用也不是长久之计。

  “如果有一家企业能够整合国内的EDA资源,我想华为是乐见的。更何况,真要整合成一个集团,它本身就会是集团的重要一员,不用担心被人背刺,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纪弘还有一个杀手锏没说,获得趋势预测类灵感的时候,它就设想过做“流片式”仿真也就是能几乎百分之百模拟和还原生产过程的仿真。

  现在正是一个机会把这个设想变成现实如果真的实现了,每次流片数亿甚至数十亿的成本就可以省下来,那这一套EDA往那一摆,谁能顶得住?

  看着无比自信的纪弘,陈继业甚至也有了一点儿心潮澎湃的想法这可是一个大事件!

  “先跟华为沟通,等这边沟通好了再说。”纪弘说道:“你先按照我的思路,和法务团队沟通,确立一个方案出来。”

  对于说服华为这件事儿,纪弘是有信心的,不光是基于EDA的判断,他手里还另有东西。

  说起华为这家公司,纪弘也挺矛盾的。

  比如要买Mate60还得加价的纪弘时候也骂过他,一点儿不惯着,转头就走卖了Vivo。

  而且他不喜欢加班的狼性文化哪怕给钱多也不干。

首节上一节51/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