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觉醒每日情报系统 第154节

  以前贴春联的工作都是由林长水来完成,但现在老爸的腿脚不好,肯定做不了爬高上低的事情,自然就要让林默这个新的一家之主来代劳。

  好在今年人多。

  除了老婆能帮忙递东西之外,岳父岳母也都能帮着他纠正对联的方向。

  相比于别人家的小洋楼,林默他们家要贴对联的地方并不多,半个小时也就贴完了。

  贴好对联,再在门口挂上了 3000响的鞭炮,然后一家人全部站在院子里,林默手里拿着一根冒着火星的香。

  “我要点了,都捂好耳朵!”

  点燃鞭炮,林默也迅速窜到了人群旁边。

  噼里啪啦

  伴随着鞭炮声音响起,一家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美美的笑容。

  早上的事情,就算是忙完了。

  今天是吃年夜饭的日子,家家都有自己的事,自然不会有多少人来走亲戚。

  通常情况下,

  贴完对联,放完鞭炮,村民们都会在村子里闲逛,跟熟悉的朋友聊聊这一整年的收获,以及天南海北的趣闻。

  即便是不用去听也能知道,今年村子里聊得最多的,毫无疑问就是刚买了两辆豪车的林默。

  吃早饭的时候,林长水劝说道,“儿子,你待会也带着锦文跟小小出去转转,跟大家熟悉熟悉,这里可是我们的根!”

  老一辈人观念都比较传统,想要让林默尽可能的多在村子里走动走动。

  要是以前,林默确实是不太爱出去。

  因为他从小是在罗刹市长大的,跟这些人真心不熟,就算出去了跟别人也聊不到一块去。

  能留在村子里不出去打工的年轻人,一般都是小有家底,不算说是住别墅开豪车,但在县城里基本也都有一套房,一年也能赚个二三十万。

  在家里赚二三十万真的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毕竟不用出房租,更不用承受高昂的交通费,以及其他生活成本。

  要是家里再有两个老人惯着做饭跟带孩子,那可就真的是神仙一样的生活。

  通常他们也不太看得上林默这种外出打工的,除非混的特别好。

  徐琴这时也跟着说道,“是啊儿子,出去转转,我们村现在建设得挺好的,路过你三奶奶家的时候,给她带点东西,她一个人挺不容易的,没个儿子也没个女儿的。”

  “当年我跟你爸盖房子的时候,人家还借给我们 200块钱,这份恩情咱们得记。”

  三奶奶是村子里的五保户,据说曾经有过儿子跟孙子,后来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林默不经常在村里,对这些事也不太了解。

  不过他也清楚的记得,小的时候偶尔回家过年,路过三奶奶家门口时,老太太总是会塞给他一些糖果。

  也不光是给他,只要路过她家门口的,基本都会给。

  小时候不懂,

  现在想想,老太太可能也是孤单怕了,想在过年的时候让自家能够稍微热闹一些。

  “行,我吃完饭就出去逛逛。”

  林默也没有推辞,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现在手里头有钱了,心态也不一样。

  早饭吃的很简单,就是馄饨、面条、汤圆,真正的重头戏要等到晚上的年夜饭。

  吃完早饭,林默抱着女儿,牵着李锦文的手走出了家门。

  今天的天气很好,晴空万里,太阳高挂。

  温暖的阳光晒在身上很舒服。

  林默家的位置,就在主干道边上。

  说是主干道,但其实也不算宽,勉强就够两辆车通过。

  多亏了路路通政策,村子里的路面修的很不错,至少不像是林默小的时候,遍地都是大大小小水坑,新衣服新鞋子一会就得弄脏。

  此时,主干道两侧的人很多,三五成群的,大家伙都在点着烟,聊着天。

  林默跟李锦文不急不慢的往前走着,时不时跟一两位熟人打个招呼,道一句新年快乐。

  等走到村委会大院时,发现戏台已经拆除,院子里被打扫的干干净净,一些村干部正忙着从货车上搬运烟花爆竹。

  林小小看到这么多烟花爆竹,不由得就兴奋了起来,连忙问道,“爸爸,爸爸,他们什么时候开始放炮啊?”

  “应该要等到天黑,吃完年夜饭就差不多了。”林默回答完之后,笑着说道,“今年咱们村长没少做准备,有备而来啊。”

  李锦文也不是新媳妇了,自然知道两个村子之间的故事,笑着小声说道,“是啊,输了这么多年,大家伙心里都憋着一口气,村长前几天,天天来家里,推着爸妈的轮椅去村委会看戏,其实也是有这方面的考量。”

  “还有妇女主任都找过我,说是村里一直都想把张庄的名字改掉,她说上面也不是完全不同意,但是要村里做出点成绩。”

  “啥是成绩,那不还是村里的 GDP得上去,就业率得上去,光棍率得下来。”

  “她问我能不能投点资,在村里办两个厂子,不用太大,能解决十来个劳动力就行,而且还说想让我到村委会工作。”

  林默仰头望了眼太阳,打了个哈欠,感慨道,“这些人,看到咱们家现在有点钱了,一个个都来事了,以前咱们家没钱的时候,和他们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不过,我现在总算是明白了,别管有钱没钱,在村子里的生活,才是人过得生活。”

  “有钱你就阔气点,没钱拿几分自留地,也饿不死你。”

  “每天晒晒太阳,什么也不用多想,也没有那么多麻烦事,真美。”

  “哪像咱们以前在罗刹市的时候,每天都焦虑的要死,今天少赚了两百,睡觉都睡不好,每天都要为房租、水电、柴米油盐去烦恼。”

  李锦文也是深表同感的点了点头。

  她挽着林默的手臂,心中的幸福感再度涌了出来。

  以前的日子,是真的苦。

  幸好,一切都过去了。

  现在的生活,无忧无虑,没有烦恼,走到哪别人都笑脸相迎,虽然知道都是客套,但这种感觉真的很舒服!

  张庄村也不大,从东头到西头,慢点走 20分钟也走完了。

  当林默一家三口来到村东头一间又矮又破的房子前时,看到头发雪白的三奶奶就坐在门口,手里拎着一袋不值钱的糖果。

  老太太年龄大了,看起来神志有些不太清楚,就那么坐在门口,孤孤单单的。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谁家的孩子都不缺零食,三奶奶的那些糖果,就算她愿意给,其实也没有几个小孩会伸手去接。

  更多时候,小孩子们都是笑一笑然后跑开,去别的地方继续放炮、追逐打闹。

  五保户的生活,其实还能过得去,村子里有补贴,县里跟市里也都有相应的补贴,他们看病也不要钱。

  有人说是国家政策好,

  也有人说五保户无牵无挂,担心他们闹事,所以才给他们那么好的补贴。

  可生活就算再好,年龄大了,身边没有孩子,日子也是灰暗无光的。

  林默远远看着老太太,不由得想起了《活着》里的富贵。

  “哎”

  林默叹了口气,松开林小小的手,说道,“小小,去找老奶奶要块糖。”

  林小小看着憔悴的老太太有点害怕,摇了摇头没敢过去。

  上了岁数的老人,脸上的皮肤开始变得苍老,眼睛也浑浊,身上还带着一股老人味,不熟悉的小孩子看见确实是有点不敢靠近。

  李锦文笑道,“那是你三太奶奶,你出生的时候,奶奶还去看过你呢。”

  “哦……”劝了两句,林小小这才大着胆子走了过去,小心翼翼的伸出了手说道,“老奶奶.能跟我一颗糖吗?”

  “啊闺女你想要糖吗?好..好.你等一下啊”老太太一怔,随即脸上露出笑容,颤颤巍巍的点点头,伸手想从袋子里拿糖,但是一个没拿稳,又掉到了地上。

  她想伸手去捡,但是又勾不到。

  林默连忙两句赶了上去,蹲在地上捡起了糖袋子,放在了老太太手里,笑着说道,“三奶奶,我是林默,来看您了。”

  “啊?”老太太耳朵背,疑惑的看着林默问道,“你你是谁家的孩子啊”

  “长水家的,我是林默啊!”林默提高了一些声音。

  老太太也不知道有没有听到,点了点头,很吃力的拿了一颗糖果,艰难递给了林小小。

  林默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把手里提着的礼物放进屋里,然后才带着老婆跟孩子告别离开。

  这种情况也没必要给钱,给钱也不知道最后会落在谁的手里。

  带点纯牛奶和水果,能吃就吃点,不能吃有人来家里的时候,还能给别人。

  有空多来看看,比给钱实在多了。

  离开三奶奶这里,又在村子里走了没多远,迎面走过来了一个傻笑的中年男人。

  跟林默的岁数差不多。

  原本一蹦一跳的林小小,见到对方,顿时害怕的跑过来抓住了爸爸妈妈的手。

  “我们村的守村人来了。”

  “小小别怕。”

  林默笑着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包烟递了过去,“蛋蛋,来,拿去抽。”

  “嘿嘿.嘿嘿”蛋蛋傻笑着接过香烟,拆开后拿出一根叼在嘴里,又用手比划着打火机。

  林默摇了摇头说道,“我就只带烟了,没带打火机,你去找别人要。”

  傻子蛋蛋也不纠缠,傻笑着转身准备离开。

  “等一下。”

  林默想到什么,叫住了他,把他手里的烟盒要了回来,又把烟从烟盒里都抽出来,分成散装,一个口袋里给他放几根,然后说道,“你一根根往外拿,别傻乎乎的让别人抢走了。”

  林默发的烟都是 100块钱一包的和天下,这种烟在村里不常见,傻子只要拿出来,肯定会被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抢走。

  “谢谢,谢谢,嘿嘿,嘿嘿~~~”傻子笑呵呵的点点头,也不知道听得懂听不懂,叼着香烟转身就去找别人要打火机。

  目送张庄的树先生,林默跟李锦文继续往家里走去。

  他们来到时候走的是村里的主干道,回去并没有走原路,而是沿着村子旁的省道往回走。

  反正都就是出来转悠的,干脆就绕着村子走一圈。

  村子边上是一排竹林,也是埋葬死者的地方,即便现在是冬天,竹子还是绿油油的,再加上一些积雪的点缀,一眼看过去,还挺有意境的。

  马路边上也有一些积雪,踩在上面咯吱咯吱的。

  李锦文跟林默一人牵着林小小的一只手,不急不慢的往家里走。

  李锦文边走边说,“老公,你之前说想开一家古董店,要开到什么地方啊?”

  “我昨天晚上查了查,县里好像没有合适的地方,人流量不怎么样,估计得到市里去。”

  林默也做过调查,对这一点还是比较清楚的。

  他现在手里的东西基本上都是精品,最不值钱的估摸着也得个大几十万,上百万。

  县城里身价过千万的人虽然也有,但能随随便便拿出几十万、上百万买古董的人,绝对就不会太多了。

首节上一节154/37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