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非临时构筑的简易工事,而是一个经过专业军事工程师设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造的永久性防御体系!
“立即撤退!”
侦察小队迅速迅速手绘工事草图后,队长嘶哑着嗓子下令,声音因震惊而扭曲,侦察小队像受惊的鹌鹑般缩回了山林。
二十多分钟后,队长几乎是摔着冲进了团部作战室。
他带着满身尘土泥泞将手绘的工事草图拍在桌上,向团长与几名副官、参谋大声吼道。
“是永备体系!
钢筋混凝土加固的机枪巢,带防炮顶盖的指挥所那群暴民是把查理曼王国的要塞图纸给搬过来了!”
情报像滚烫的炭火般在指挥链中传递。
团部的电讯员用发抖的手指敲击发报键。
师部通讯参谋看到解码内容时失手碰翻了咖啡杯。
周周转转了大概一个半小时后。
当这份带着硝烟味的电文最终摊在伊戈尔将军的橡木办公桌上,墨迹尚未干透的“永久性防御体系评估报告”字样在煤气吊灯下泛着冷光。
伊戈尔将军的怒极反笑声让作战室的温度骤降,他将电文揉成一团砸向沙盘。
“好!好!好!
才三年时间,那些被安娜公主赶出萨尔斯公国的死剩种,居然能让连字都不识的山民学会计算混凝土配比?
懂得布置标准化的防御体系?”
参谋们都屏住呼吸,他们也意识到事情有些大条了。
“事情绝对没那么简单。”
伊戈尔沉声道,每个字都像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单凭几个流亡贵族绝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如此专业的防御建设。
萨尔斯、查理曼、布里塔尼亚,甚至普尔思这些一直都对我们不怀好意的家伙,肯定是派了军事顾问在指导这群叛军!”
这回他连暴民都不叫了,称呼直接升级为“叛军”,显然是初步认可了对方的军事素养。
参谋们交换着眼神,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一群只是有些实力但只能打游击的文盲山民,和一支会构筑标准大型防御工事的军队,那可是两回事。
而且这也不再是一场简单的平叛行动,而是可能演变成涉及多国势力的复杂军事对抗。
不过伊戈尔马上又冷笑一声道。
“区区一处永备工事,就算有外国顾问指点又如何?
没有重炮群支援,这些工事不过是待宰的羔羊!
传令5师、7师、8师、10师......”
然而,就在他开始点兵点将时,忽然被一名作战室大门撞开的巨响打断。
就见一名满脸汗水的通讯兵踉跄着冲进来。
“紧急军情!
2-41-73区域确认存在第二处永备防御体系!
该工事群纵深达五公里,完整覆盖三处海拔超过400米的制高点,并在前沿构筑至少十七个标准连级堑壕阵地!”
伊戈尔顿时懵了一下,他一个箭步上前夺过电文,迅速扫过内容后,又赶紧看向高加索山区沙盘中的2-41-73区域。
而马上,又是第三名通讯兵冲入作战室,汇报前线传来的第三份战报。
“报告!
经8师师部确认坐标2-41-86区域发现纵深达七公里的永备工事群!”
伊戈尔将军接过电文的手掌出现了微不可察的颤抖。
而参谋们如同提线木偶般转向沙盘,看着作战处长用颤抖的手指插下第三面黑色标记旗。
这面小旗与先前两处工事标记构成了完美的三角防御体系,将整个进攻轴线彻底锁死。
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内,通讯处的电传机始终保持着高频震动。
每份战报都像重锤般砸在司令部众人的神经上。
“第5装甲侦察连报告:3-226-108区域发现带反坦克砼桩的永备阵地!”
“7师急电:1-29-57区域确认三层纵深堑壕体系!”
“2师报告:1-28至1-32区间发现十九处伪装机枪火力点!”
“6师汇报.....”
当第三十七份工事确认电报送达时,作战参谋们发现自己的红蓝铅笔已经无法在沙盘上标注新的防御点。
整个高尔加索方面军前沿已完全被代表永备工事的黑色图钉覆盖。
这些密密麻麻的黑点沿着山脉南北走向蜿蜒出一千两百公里的死亡弧线!
伊戈尔将军僵立在沙盘前,他的影子被煤气灯拉长投射在巨幅作战地图上。
每处战壕阵地中。
交错的主堑壕与辅助堑壕在参谋们的计算中显示出可怕的战术价值。
锯齿状拐角都经过弹道学优化,纵向交通壕都预留了预备队机动空间。
更令人窒息的是前沿那些呈45度角布置的铁丝网,它们与半埋式机枪巢形成的杀伤区,足以让单纯的步兵突击变成自杀行为。
然而,这种刺猬一样的工事阵地敌军拥有数百个!
首席作战参谋突然将计算尺摔在桌上,金属撞击声惊醒了麻木的众人。
他嘶哑的声音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这条防线...除了缺少大型要塞、巨炮群与机枪碉堡之外,其纵深配置和工事密度已达到查理曼王国正在修建的那条玛琪诺防线两倍规模!”
第511章 准备
作战室内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沉默,伊戈尔将军终于放弃了继续推进的念头。
他沉声下达命令:“各部就地驻扎,构筑防御工事待命。”
随即又转向通讯参谋:“立即将当前态势完整汇报冬宫议会。”
收到命令后,前线的露西亚军队迅速行动起来,士兵们挥舞着工兵铲挖掘堑壕。
在中部战区某处关键阵地,高尔加索方面军防线三公里外。
工兵们正在几处隐蔽的制高点上构筑标准的环形机枪壕,沙袋垒砌的射击孔呈现出精确的30度夹角。
炮兵阵地的构筑更为严谨,每门野战炮周围都堆砌着三层沙袋防护墙。
侧面特别加厚的沙袋层能有效抵御155mm榴弹炮的破片杀伤。
弹药库则选择在反斜面挖掘半地下式掩体,顶部铺设双层圆木和三十公分厚的夯土层。
就在露西亚军忙碌构筑工事时,远处海拔527米的无名高地上,四道身披伪装网的身影正潜伏在花岗岩缝隙中。
为首的观察员调整着望远镜焦距,镜片反射的晨光被他用沾满泥土的手掌及时遮住。
“D7区域确认,”他低声报出一串坐标,“122毫米榴弹炮阵地,射击轴线指向我方3号防区...约十五度仰角。
E4反斜面疑似师级指挥所,天线密度异常...”
身旁的测绘员立即用防水铅笔在地图上标注,笔尖在特制纸张上滑动却几乎不发出声响。
而通讯兵已迅速展开了身旁轻骑兵机魂的折叠键盘,手指在防水按键上快速敲击。
随着每组坐标的输入,机魂内部精密的齿轮组发出细微的咔嗒声,这声音被特制的消音装置吸收,在三米外就已不可闻。
加密情报通过轻骑兵机魂首先传至后方团部。
紧接着,又经由团部确认后,通过埋设在后方三十公里外的差分机机魂中继站进行二次处理。
这座隐蔽在石灰岩溶洞中的差分机,其黄铜齿轮组以每分钟240转的恒定速率运转,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校验,确保数据完整性。
经过校验的情报随即通过加密信道传送至师部指挥所,再由师部通讯中心转发至方面军司令部。
只是短短十分钟内,林恩司令部的通讯中心便连续接收到了七份来自前线侦察部队的完整敌情报告。
随着时间推移,二十分钟时汇总的报告数量已激增至三十一份。
每份报告都详细标注了敌军火炮阵地及射击诸元、前线弹药库分布位置及防护等级评估、多处疑似团级、师级临时指挥所的无线电活动特征。
又过了十分钟,前线再也没有新的敌军情报传回司令部,作战参谋们确认前线侦察工作已阶段性完成。
他们立即将获取的坐标数据在司令部的大型作战沙盘上进行标记。
随着最后一个标记完成,整个沙盘清晰呈现出敌军在前线约11公里纵深范围内的完整兵力部署态势。
林恩站在沙盘前,思考了一会儿后便立即下令道。
“立即传令各部,前线部队迅速向1-13至1-31、2-09至2-26、3-03三个重点区域集中开拔,其余阵地保留最低限度守备兵力。
炮兵部队即刻完成射击诸元校准,所有火炮瞄准已标记的敌军炮兵阵地坐标。
前线作战单位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弹药配给按战时标准双倍发放。
侦察部队保持隐蔽观察,24小时不间断监控敌军动向。”
他顿了一下,又继续补充道:“特别指示,若发现敌军开始调整火炮部署、指挥机构转移或发起正面进攻行动。
无需等待命令,立即实施以下作战方案。
1.炮兵部队优先打击已标记的敌火炮阵地及疑似指挥所坐标。
2.步兵单位同步发起全线突击。”
很快,通讯兵迅速将林恩命令传至各师部。
而他身旁的阿列谢克凝视着沙盘上密集的敌军标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02近卫军的指挥层未免太托大了,竟把炮兵阵地和指挥所摆得如此之近,是担心我们不好炸吗?”
从沙盘上就可以看出,02近卫军五万余人的主力部队已分成三个集群,恰好集中在林恩指定的1-13至1-31、2-09至2-26、3-03三个重点区域。
这种部署意图昭然若揭:企图以优势兵力同时突破高尔加索方面军防线的三个节点,直接在防线上撕开三个大口子。
“他们算准了我们防线纵深不足,”阿列谢克指着沙盘上蜿蜒的防线模型,“南北延伸一千二百公里,东西却只有不到四十公里的纵深,确实容易被集中突破。”
“但露西亚人犯了个致命错误他们认定我们缺乏火炮以及合格的炮兵!”
他的声音不自觉的带上了一丝讥讽:“在他们眼里,能构筑复杂工事的山民已是奇迹,更遑论需要高等数学基础的炮兵操作?”
林恩听后开口说道:“所以敌人犯错误了,我们不仅要立刻抓住战机,更要引以为戒,以后决不能犯和敌人一样的错误。
战略上可以渺视对手,但战术上一定要重视对手!”
阿列谢克听后神情顿时一滞,他意识到自己方才的轻蔑态度与敌军指挥官如出一辙,迅速调整心态回应道。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