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朋克的超凡从暴食开始 第408节

  弗拉基米尔神色从容地回应道:“议长阁下误会了,我自然明白临阵换将的忌讳。

  关于波洛耶夫的处置和02近卫军3师的新任师长人选,完全可以等到战事结束后再议。

  我只是建议,波洛耶夫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可以作为随军参谋提供建议,但不宜继续担任军事主管职务。”

  他当然不可能这时候趁机安插自己的亲信接替波洛耶夫的位置,不然就是让自己派系一起背锅。

  不同于其他议员信了塔利娅的“拿着原始弓箭暴徒”的说辞。

  塔利娅私下向他透露了更准确的情报:高尔加索的武装分子虽然缺乏重武器,但轻武器配备充足。

  至于武器来源,被塔利娅归咎于那些被驱逐出萨尔斯的露西亚流亡贵族。

  掌握这些关键信息后,弗拉基米尔心中已然有数。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一群盘踞山区的游击武装,清剿起来或许需要时间,但也翻不了天。

  他预见到图拉索夫派系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必将深陷山地游击战的泥潭。

  当前线再次受挫,图拉索夫察觉不对想要继续增兵时,他将以雷霆之势发起质问、攻讦,最终夺权上位,彻底断绝图拉索夫翻盘的机会。

  而图拉索夫不清楚弗拉基米尔算计,目光深沉地注视着弗拉基米尔,在长久的沉默后终于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断。

  “就依照弗拉基米尔将军的建议执行。

  即刻起,02近卫军剩余五个师及所有独立编制及辖区内二线部队全部开赴高尔加索山区,至于3师残部暂时划归军司令部直接指挥!”

第500章 《松弛感》

  图拉索夫的决定既是对弗拉基米尔提议的表面妥协,又通过将战败部队收军归司令部直辖,暗示着对弗拉基米尔派系的防范。

  他虽不清楚对方在玩什么把戏,直接放过这个安插亲信的大好机会。

  但作为政坛老手,他本能的采取了这种保留后手的策略。

  如此一来,02近卫军3师残部划归军司令部直接指挥后,弗拉基米尔即便想要干预人事任免也无从下手。

  三个小时后,远在高尔加索山区的林恩在得知会议结果后,也松了口气,总算是给糊弄过去了。

  塔利娅那番“就算02近卫军3师面对查理曼雄狮军团主力,也不至于十天损失近半兵力”的说辞。

  冬宫议会所有议员都非常的认可,但在林恩看来去有些那个啥。

  世人总习惯用过去的辉煌来评判当下。

  在全面战争之前,查理曼是公认的世界陆军第一。

  但在充斥着“日耳蛮唯心赢学”思潮的帝国主义列强主导的世界中,认知与现实的差距,有时要比人和狗之间的差别还要大。

  查理曼的陆军神话,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过去的辉煌战绩和精心维护的威慑形象上。

  他们的军官团沉迷于繁复的阅兵仪式和华丽的理论推演,仿佛只要军服足够笔挺、操典足够严谨,就能在真正的战场上所向披靡。

  这些养尊处优的军官们,早已不复林恩记忆中大革新时期那些同生共死的战友们那般热血沸腾、坚韧不拔。

  在全面战争中,查理曼王国在对上陆军战术革新之后的普尔思军队后。

  这个所谓的陆军第一强国一下子就拉胯的让人不敢置信,初期战损比一度达到3比1的离谱程度,几乎濒临崩溃边缘。

  若非布里塔尼亚和亚美利加等国的联合支援及时介入,这个难看的数字恐怕还会继续攀升。

  最终在多国援助下,战损比才勉强维持在1.2比1的水平波动。

  战后,《赛格纳条约》对普尔思的军事发展施加了严格限制,使其陆军实力大幅衰退。

  所以查理曼王国依然还是各国眼中的传统陆军强国。

  但要林恩去评价查理曼王国现在的陆军,他只能给出一个微妙的评价:和被称为“浪漫之都”的帕黎斯一样,查理曼陆军也充满了浪漫的松弛感。

  而此时的02近卫军上下却是一点都不敢松弛,新调令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这支沉睡的部队。

  六个小时前,当军司令部接到波洛耶夫惨败的战报时,司令官当场拍案怒骂,随即就开始了紧急备战部署。

  果然,冬宫正式电令在六个小时后便下达了,整个军事机器立即全速运转起来。

  不仅02近卫军八万余名精锐主力整装待发,还有两个可以被称作是“填线师”的二线军团总计二十万兵力,同样也接到了动员令。

  一时间,分散在各处军营里的二十八万大军都热闹了起来。

  军靴踏地的轰鸣、车辆启动的咆哮、此起彼伏的口令声交织在一起,将战前的紧张气氛推向了顶点。

  随着军区大规模部队调动的动静越来越大,当地民众也敏锐地察觉到即将有大事发生。

  同时,弗拉基米尔等人也不会干坐着等待,各种精心编织的流言如同野火般在街头巷尾迅速蔓延。

  “波洛耶夫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连拿着原始弓箭的山野暴民都打不过”

  “图拉索夫为了巩固权力,在军中大肆安插亲信,把军队搞得乌烟瘴气,连波洛耶夫这种废物都能当上将军”

  “听说前线士兵连饭都吃不饱,武器都是几十年前的老古董,军饷全都被图拉索夫给贪了”

  “有军官偷偷把军需物资倒卖给了敌人”

  大量半真半假的言在民间悄然酵,虽然没有引发大规模骚动,却像慢性毒药般侵蚀着民众对军队以及图拉索夫这个议长的信任。

  仅五天时间,经过口耳相传的夸张演绎。

  整个事件在民众口中变成了“一个整编主力师被一群手持原始冷兵器的山野暴民打得溃不成军”的荒诞版本,还登上了报纸头条。

  图拉索夫终于意识到民间舆论正在失控。

  他咬牙切齿地下令发布公告澄清谣言,心里清楚这必定是冬宫议会里那些“老朋友”的手笔尤其是弗拉基米尔的嫌疑最大。

  然而此刻他除了无能狂怒外别无选择,只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第二次军事行动中。

  他亲自拟写了一份措辞严厉的电报发往02近卫军司令部,不仅要求必胜,更强调必须赢得漂亮,绝不能再出现重大伤亡。

  若前线战事伤亡过大,他这个议长也要被反对派的攻讦给搞得焦头烂额。

  这道命令将压力转嫁到了02近卫军司令肩上。

  后者虽然表面恭敬地表示遵命,内心却也有些不以为然。

  他虽然不像不像波洛耶夫那般轻敌,不过这位司令官依然保持着职业军人的自信,认为只要自己认真对待,区区山野暴民终究掀不起什么风浪。

  而高尔加索山区的林恩在得知冬宫议会调集二十八万大军的消息后,忍不住吐槽道。

  “上次区区一万多人的部队就拖拖拉拉走了一个多月,这次二十八万大军怕是要磨蹭三四个月才能开到根据地......”

  军队规模与机动效率往往成反比越是庞大的军团,其集结过程就越是繁琐复杂,行军速度也必然随之降低。

  从粮草、弹药等辎重的调配到运输路线的规划,从宿营地的选择到各兵种的协同推进,数十万大军的调动堪称一场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

  若真有人能令数十万大军保持与万人部队相当的机动速度,同时还能确保后勤补给不掉队,这等逆天的牛逼人物恐怕各国元首都会跪着去“三顾茅庐”。

  对此林恩也觉得很无奈,再一次的懊恼自己“战神经济”切的还是太早了一点。

  眼下想要在短时间内切换回正常生产状态已无可能,索性就当作是提前储备物资和弹药。

第501章 戴罪立功

  库班州,别斯兰镇。

  这个小镇子距离高尔加索山只有不到五十公里,02近卫军3师的残部也全都驻扎在镇外待命。

  此刻的军营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

  官兵们个个垂头丧气,连站岗的哨兵都目光涣散、神情恍惚,机械地执行着巡逻任务,活像一群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

  整个驻地弥漫着颓败的气息,士兵们只是麻木地完成着最基本的勤务,全然不见往日的精锐之师风采。

  波洛耶夫独自蜷缩在营帐内,机械地灌着切尔尼基辅产的高度烈酒。他布满血丝的双眼深陷在眼窝里,凌乱的胡须上还沾着酒渍。

  那套往日总是熨烫得笔挺的军装如今皱巴巴地挂在身上,散发着多日未换洗的酸臭味,整个人就像被抽干了精气神的破布娃娃。

  他这副模样不仅是因为山中的那伙“暴民”给他造成的额深刻心理阴影,更因冬宫议会对自己的冷处理。

  波洛耶夫心知肚明,虽然暂时还挂着师长的头衔,但只要后方主力部队一到,这个位置就会立即易主。

  真正令他绝望的是战后处置他的军旅生涯恐怕要就此终结了。

  这位师长至今仍深陷在失败的迷雾中,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会遭遇如此惨重的损失。

  整整半个师的兵力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折损殆尽,却连敌人的影子都没能看清。

  那些被分散在外彻底失联的连队、营队究竟是如何全军覆没的,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

  只知道尚存编制的各个部队中死掉的士兵是被敌人放冷枪冷箭偷袭的。

  据那些撤回来的官兵描述,那些“暴徒“专搞偷袭,从不正面迎战,除了少量枪械外,竟还有很多士兵是被淬毒弓箭夺走了性命。

  实际上,高尔加索根据地的一些战士都是山中老猎手,一手出色的箭术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基本功。

  为了控制战果,他们刻意在游击战中大量使用弓弩等冷兵器。

  波洛耶夫不清楚这些,他只知道自己的部队,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一群装备简陋的“山野暴民”给打得溃不成军。

  至今都还在深深的迷茫之中。

  这时营帐的门帘突然被掀开,那名黑衣特派员面无表情地走了进来。

  波洛耶夫只是醉眼朦胧地扫了一眼对方,便继续自顾自地灌着烈酒,完全将对方当做空气。

  特派员径直走到他面前,从怀中取出一份电报,冷冷的说道:“这是议长发来的私信。”

  波洛耶夫这才醉醺醺地伸手接过,可当他的目光落在电报上的瞬间,整个人如遭雷击般猛地清醒过来。

  他死死攥着电报,布满血丝的双眼瞪得滚圆,声音因激动而颤抖:“这...这真是议长亲自下的指示?”

  特派员只是微微点头确认。

  电报内容简明扼要图拉索夫命令波洛耶夫立即行动起来,组织精锐部队进山侦察收集情报,争取戴罪立功的机会。

  02近卫军司令同属图拉索夫派系,这番操作并非难事。

  虽然无法功过相抵,但至少能将他暂时调往其他部队避风头,待舆论平息后再官复原职。

  毕竟一个师长级别的将领在军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

  波洛耶夫虽遭遇惨败,可也不真的是混上来的草包。

  图拉索夫手下这种军事人才也不多,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这样一位心腹将领,总是要设法保全的。

  波洛耶夫激动地挺直了腰板,眼中重新燃起斗志的火光。

  “还请转告议长,我绝不会辜负他的期望!

  明日我就亲自带队进山,定要查清那群暴民的虚实!”

  ......

  短短三个小时后,重新有了盼头的波洛耶夫彻底摆脱了连日的颓废。

  他身上的军装重新熨烫得棱角分明,胡须也刮得干干净净,整个人如同脱胎换骨般恢复了往日的威严气度。

  波洛耶夫整理完仪容后立即召集了军中所有职业阶超凡者军官。

  当这些同样萎靡不振的军官们看到突然容光焕发的师长时,一个个都露出了错愕的神情。

  但接下来当他们听到图拉索夫议长亲口许诺的戴罪立功机会时。

首节上一节408/4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