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他们一万多人一起上,一年能修出三十里的山路都算是奇迹了。
但摄于林恩的威严,各个村子也不敢反抗纷纷应召,至少对方承诺了保证了三餐顿顿有肉还给工钱不是?
要知道这年头大多数人能一天两餐就不错了,肉更是想都别想,这样的待遇已属难得。
不出三天时间,十七个村子一共两千八百名青壮劳力被召集。
马上他们就看到了三观俱碎的一幕幕画面。
就见一座山头,薪王眷属浑身散发着炽热的光芒,看上去宛如一尊刺眼的压路机一般,在山腰飞速推进。
所过之处岩石瞬间汽化,转眼间就开辟出一条平坦的环山土路。
这超乎想象的施工场面,不仅让村民们目瞪口呆,就连那三十名见多识广的精锐士兵也惊得合不拢嘴。
阿列谢克喃喃自语道:“这就是天选之人的实力?”
除了薪王眷属在干活儿之外,还有蓝肤萨满以及八只蜘蛛眷属也没闲着。
蓝肤萨满与这些大蜘蛛们不知疲倦的切割粉碎山岩,将石块简单加工成均匀碎石装入箩筐。
然后通过一队队机械马驮运着装满碎石的箩筐至施工起点处,交由青壮劳力和战士们处理。
在林恩的统筹指挥下,工程高效推进着。
薪王眷属负责开凿路基,其他眷属专司石料加工。
而三十名战士各率这群青壮劳动力分成三组进行分段作业。
他们只需要在薪王眷属开辟的六米宽土路上铺设碎石。
待完成最后的路面夯实后,一条坚固的山间道路便宣告建成。
目睹这开山劈石如履平地的施工场面,村民们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林恩的深深敬畏。
即便以他们有限的见识,也明白这等超凡手段绝非寻常人所能企及。
而这项修路工程,不仅是为了改善各村交通条件,林恩更深层的用意在于通过集体劳动来消除村民间的隔阂。
他希望通过共同劳作,让不同村落的村民在协作中增进理解,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整体。
第434章 修路
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高尔加索山区便是这种情况,但究其根源其实并不复杂。
由于交通闭塞,每个村落都形成了高度封闭的社会单元,村民思想保守且排外。
这种封闭性就导致了不同村子之间的隔阂深重,彼此都将对方视为“卑鄙的外乡人”。
林恩推动的这项修路工程,旨在打破各村封闭的社会结构,消除保守排外的落后风气。
不仅各村青壮年投入筑路工作,连老弱妇孺也被组织起来,承担起烧火做饭、浆洗衣物等后勤保障工作。
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集体意识的塑造过程。
待道路竣工后,各村之间封闭的交通环境将被打破,自然会产生人口流动与交流互动,这对改变村民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将产生深远影响。
大山中,大家都热火朝天的干着。
其中,部份在扫盲学习中表现优异且日常行为良好的村民被选拔为基层干部,进一步充实了管理队伍。
还有那些民兵队,每日训练也并未落下,只是在日常训练之余才参与道路修建工作。
得益于林恩承担了最艰难的开山工作,其他人只需在已平整的土路上铺设碎石。三千多人分段施工,每日可完成约6公里的工程进度。
尽管寒冬大雪纷飞,根据地村民们的建设热情却丝毫未减。
这些常年跋涉于崎岖山路的山民们,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条正在修建的道路对村子的重大意义。
经过八十余天的紧张施工,时间来到701年2月下旬。
虽然冬日的寒意尚未完全消退,但春天的暖意已悄然降临。
此时,总长三百八十三公里的碎石道路网络已基本建成,将十七个村落紧密相连。
在最后的夯实阶段,战士们带领村民昼夜赶工,林恩也亲自率领薪王眷属投入作业。
薪王眷属周身绽放的光芒笼罩着六米宽的路面,林恩展开晶体羽翼。
二者如同巨型压路机般在道路上高速往返,将碎石与泥土紧密压实。
待到新生之月(3月)春暖花开之际,所有道路工程终于圆满完成。
当天晚上,村民们欢呼雀跃的围绕着篝火庆祝着,不同村落的村民相互拥抱。
近三个月的共同劳作与生活,让往日的隔阂烟消云散。
林恩也是欣慰的注视着这欢庆的场景。
而三十名战士目睹此情此景,心中既感到温暖又深受震动。
一开始,他们来此其实并未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只是作为士兵服从上级命令执行任务而已。
但此刻面对村民们投来的感激目光,他们的内心也被深深触动了,就如同一颗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
所有战士也加入了村民的欢庆中,一起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林恩看到这一幕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当然清楚这群被派到高尔加索山区的战士,相比“为人民服务”,更多的是服从他的命令而已,并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
但他从未说教,因为华丽的言辞只会被视为官腔。
他相信唯有亲身经历才能触动人心。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在朝夕相处中,战士们逐渐理解了自己工作与付出的意义。
那些曾经陌生的面孔如今成了并肩作战的伙伴,冰冷的命令也化作了真挚的情感。
这种转变,比任何说教都更有效果。
......
翌日清晨,林恩再次将战士们召集到黑石寨开会。
不仅三十名战士悉数到场,还新增了上百名在修路期间表现突出、被提拔为基层干部的村民。
广场上,一百多道身影都挺直了腰杆端坐在小板凳上。
而台上的林恩环视全场,开口后声音沉稳有力。
“黑石区道路建设工程的圆满竣工,凝聚着每一位村民的汗水,承载着战士们的坚守,更彰显了基层干部们的组织才能。”
“这三百八十三公里的道路,连接的不仅是十七个村落,更是打破了延续千年的思想藩篱。
更令人欣慰的是,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迎来了众多新同志的加入。
现在,我正式宣布:高尔加索山区根据地第一阶段发展工作圆满完成!”
霎时间,广场中响起了一片掌声。
待掌声持续了一会儿平息后,林恩继续道。
“但这仅仅只是高尔加索山区根据地建设工作的开端,后续任务将更加繁重艰巨......”
话音未落,与会者已纷纷取出记事本和圆珠笔,准备记录会议要点。
“在黑石区道路工程建设期间,我们的军事训练也从未松懈。
目前已有三百名民兵通过考核正式转正,根据地各项工作均取得显著进展。
现在正是推进新一轮发展的时候我们要将高尔加索山区更多村庄的群众从‘山大王’和‘骑士老爷’的压迫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加入我们的队伍!”
所有人记录要点的同时,也是精神一振。
特别是那三十名战士,眼中闪烁着战斗的渴望他们终于又有了施展身手的机会!
高尔加索山区的人口构成以山村居民为主,但实际统治者却是少数山贼和盘踞在大山寨中的势力。
山贼自不必说,稍有实力者便能纠集一群人手占山为王。
而那些大山寨中盘踞的多是沙皇时代遗留下来的采邑骑士。
这些骑士若放到中世纪,那就是一个贵族手下最精锐的战力。
他们被赦封管理村庄作为自己的采邑领,平时就干着地主老财的活儿。
当领主需要征战之时,便会召集这些采邑骑士,骑士再强征采邑领的那些手持草叉木棍的农夫,与贵族亲卫队拼凑成一支临时部队。
然而现在是个蒸汽科技蓬勃发展的年代。
旧大陆的贵族老爷们打仗,当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依靠采邑骑士强征农夫这种落后的征召方式组建一支临时军队。
不过采邑骑士制度作为一种封赏机制仍被保留,成为贵族笼络亲信的手段。
高尔加索山区的骑士老爷们早在罗曼诺夫七世政权垮台前就已通电易帜。
共和国冬宫议会上台后,对这片偏远山区兴趣寥寥,仅授予这些骑士虚衔作为地方行政官员。
而这些骑士平日只顾经营自己的领地,对周边地区漠不关心。
若参照林恩老家的情形,这些骑士实质上就是拥有地方行政权的地主乡绅。
“虽然这些所谓的'骑士老爷'在我眼中不过是些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但他们与露西亚其他地区仍保持着一定联系。
贸然对他们采取行动可能会惊动冬宫议会,所以在根据地壮大到一定程度之前,必须谨慎行事。”
第435章 扩张
“我们第二阶段的战略重心是彻底肃清周边‘山大王’势力。
我设定一个目标:在今年内,将根据地辖区人口规模扩大至三十万人。
当前首要任务是在未来十五天内,彻底清除周边十一个山寨,将区域内五万余人口纳入根据地的管辖范围!”
顿了一下,林恩忽然说道:“这次行动将由班农同志全权指挥。
各位若有任何建议或补充,现在可以畅所欲言。”
马上班农举手发言道:“指挥官,您是不是又要暂时离开?”
话音刚落,其余人脸色也有了变化。
而林恩坦然点头:“确实如此。
我们的同志不仅在高尔加索山区建立了根据地,其他地区的工作也在同步推进,有些任务必须由我亲自去处理,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与会者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回想起林恩在道路建设中展现出的非凡能力,这样的安排确实合情合理。
以对方的实力,若仅仅局限于管理这个不足县城规模的根据地,未免有些大材小用,被委派其他重要任务也在情理之中。
林恩继续说道:“这次我依旧是离开半个月,我不在期间,你们都服从班农同志的指挥。
半个月内,我们既要完成周边十一个山寨的剿灭任务,也要确保根据地各项建设工作持续推进。
春耕播种、扫盲教育、新兵基础训练、机械驮马运输体系建设以及01型木柄手榴弹简易生产线的搭建,这些工作必须同步持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