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第37节

  谢初然、韩振都微微颔首。

  不过赞同之后,马上就连韩振都跟着谢初然一起再次嘘起来:“噫!”

  徐永生面不改色:“现在是假期,同学们放松点。”

  谈笑声中,徐永生等人继续沿河而走,待日头渐渐西斜,于是返回东都城。

  从定鼎门进来,走在定鼎门大街上,远方那渐渐起了根基规模的三十六诸天枢纽柱,又重新映入眼帘。

  ………………………………

  韦永祥仍然坐在太常丞的位置上。

  遗失荡魔狂夫面具,几番追查都没能找到下手的人,令他难以跟上面交代。

  好在,晋王殿下的三十六诸天枢纽柱终于动工,那才是韦永祥上面另一位殿下关注的重点。

  “其规模更胜当年大坤万国颂德天枢,参考当年事,这三十六诸天枢纽柱完工时间,该在半年以上?”

  “不然,晋王殿下汇聚人手更多,催促工期甚是紧张,定然是决心要在今年千秋节之前完工,以便向陛下献礼。”

  所谓千秋节,即当今乾皇生辰八月初五,已经成为大乾治下每年重要节日之一。

  “既如此,我等也需要速速准备,配合时间,助殿下成就大事!”

  韦永祥等人齐声应诺。

  关于荡魔狂夫面具,韦永祥多方追查。

  连那个名叫宁山的少年,他后续都观察过多次,但仍然不得线索,面具失踪同对方关系似是不大。

  虽然心中恨恨,但韦永祥眼下只好收敛心思,先专注上面吩咐下来的其他差事,务求不要再出纰漏。

  ……………………………………

  重新返回学宫,一日下课后,徐永生去见四门学博士林成煊,谈起自己八品阶段儒家修行相关历练的事情。

  除此之外,则是已经有所成的第二枚“仁”之玉璧和目前尚在积累阶段的第二块“智”之龟甲。

  后者和去年的谢初然一样,历练内容是通习《算经》,推演一处乡间里坊民户税赋。

  这需要寻找合适的地点,并且需要当地人配合。

  前者的历练内容,则是施医赠药救助病弱,日日不缀,持续百日。

  相较于此前第一枚“仁”之玉璧的施粥三十天,无疑是一个更大的工程,除了钱财方面,人手和官面也都需要更大规模的安排。

  第二块“智”之龟甲的历练可以暂时先不提,第二枚“仁”之玉璧的赠医施药方面,则需要早做准备。

  明确的百日时间要求,还需日日不缀,难度其实比纸面上来得要高。

  因为可能被或意外或人为的因素干扰打断。

  现在距离“信”的守约一年,还有大约九个多月时间,徐永生希望能在此期间,妥善完成“仁”和“智”的相关历练。

  故此,他直接来寻学宫师长。

  按照惯例,类似事,学宫会从官方角度给予协调帮助乃至于直接安排。

  对于非名门权贵背景出身的学子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帮助。

  无数人想要投身学宫,除了这里有正统高明的儒家武学传承,更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里就是儒家武学第一大派,方方面面无形便利远非外界可比,连名门贵人之后亦大规模入学。

  徐永生权衡之下,虽然会小范围暴露自身修为进步速度和具体进度,但仍然利大于弊。

  林成煊平静听徐永生报告自己已经成功积累第二枚“仁”之玉璧后,面色如常,但没有第一时间答复。

  他静静思索片刻后,起身道:“随我来。”

  徐永生精神一振,当即跟上。

  正常情况下,四门学博士林成煊足以做主安排一个八品学生的相关历练。

  但学宫正院安排相关历练有千般好,唯有一点问题:

  排队。

  而林成煊现在领着徐永生去见司业罗毅,就是给极优秀天才学生的另一项优待:

  加急。

第59章奖学金带来的快乐

  “八品境界,已经三才阁积蓄完善其中之二?”司业罗毅闻讯,亦多打量徐永生一眼。

  徐永生向罗毅、林成煊一礼:“多蒙诸位师长教导提点。”

  罗毅微微颔首:“既然已经温养出两枚‘仁’之玉璧,那相关历练确实可以着手准备了。”

  他转头看向林成煊:“具体相关事,让开明去协调。”

  林成煊颔首:“好。”

  开明,乃是王阐的表字。

  得了罗毅、林成煊吩咐的王阐,领着徐永生出来,边走边交待:

  “司业已经有所安排,会尽快为你协调,开始相关历练,不过仍然需要少许时日,稍安勿躁。”

  徐永生答道:“先生请放心,学生明白。”

  王阐微微颔首,声音略微低沉少许:“在事情具体定下来前,消息不要继续扩大。”

  徐永生心领神会:“是,先生。”

  和之前一枚“仁”之玉璧时的施粥济困一样,现在两枚“仁”之玉璧的赠医施药历练,再低调也低调不到哪里去。

  徐永生本人可以不到场亲力亲为,但除了全包相关花费安排人手之外,他必须全程以自己的名义来做这件事,而不能假托他人名义,或者以学宫、官府名义为之。

  因此,就算找个远离东都的穷乡僻壤,坚持百日,时间推移之下,消息注定会传开为人所知。

  只不过,能多一日清静便多一日,尤其筹措准备阶段,太过宣扬高调未必是好事。

  尤其徐永生这等家世背景简单的学生。

  相关事由学宫出面筹措安排,作为出色学子自然受学宫关照,一定程度上遮风挡雨。

  可如果当真出了意外或者被人横插一手,那因此吃亏的终究是徐永生本人。

  “赠医施药百日,花费不菲,学宫可为你筹措部分。”王阐补充说道。

  这就不是每个学宫学子都有的待遇了,而是得益于徐永生展现出来的出众潜力。

  徐永生眨巴眨巴眼睛:“多谢诸位师长。”

  可怜徐郎君这段时间既要努力修行习武提升实力,又要秘密筹措为自己锻刀,日子属实过得紧巴巴。

  尤其正式入读学宫正院后,通过林成煊的教材得知两枚“仁”之玉璧历练需要赠医施药百日后,他不得不开始精打细算积攒钱财以便完成历练。

  月末新开张的夜市都去的少了,只是因为自己没有修“礼”之编钟,仍不通省身诀,为避免再碰上当初许盛那种爱下毒的主儿,所以徐永生又专门在夜市新买避毒之宝备用,这段时间以来恨不得一枚铜钱扮两半花。

  现在能从学宫得“奖学金”,徐郎君自然是笑纳了。

  同王阐告别后,徐永生自去掌馔厅的饭堂吃饭。

  人到了后,却发现那里有两拨人正在对峙的模样。

  虽然都身着青衿“校服”,但双方气质明显不同。

  一边是徐永生先前上巳节春游时在城外见过的几名儒家武者,都是今年入读的庶民新生。

  另外一边的人也是新生,只是所着青衣,窄领紧袖更贴近一般意义上的武者劲装,人也都流露出几分彪悍之气。

  同为庶民子弟,这些人都是尉、器、牧三学的新生,走纯粹武夫路线。

  刘德也在人群中,不过看他模样,正居中劝和。

  徐永生若无其事上前打饭。

  虽然无言,但剑拔弩张的双方惊觉他的到来,气势顿时都弱了三分。

  “有事?”徐永生随口问道。

  儒家方面的一群四门学新生,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名叫吕澈的少年书生当先答道:“没什么事,徐兄,请。”

  一群庶民出身的四门学新生中,吕澈算是仅次于徐永生的二号人物。

  相对于徐永生大多数时候和而不同的处事风格,吕澈更热衷于四下奔走交际,因此在新生中同样颇有人望。

  只是此刻站在徐永生面前,他竟微微生出几分紧张的感觉:

  因为,前阵子入学试上通过儒家武者入九品的典仪后,吕澈意气风发之余,生出些念想。

  今年新一次的二月春社日,学宫中同样为九品境界的学生,也统一召开一次晋升八品的典仪。

  今年入学试上才刚刚九品的吕澈自然没本事参加。

  但他发现,去年春社日便九品的徐永生,今年同样没有参加学宫的九品升八品典仪。

  这让吕澈不禁有了些希望。

  不说直接取代徐永生,但自己未尝没有跟对方分庭抗礼的机会吧?

  怀着如此念想,吕澈修行习武更加刻苦。

  他确信,其他四门学新生中,不乏有类似想法的人,那些都是竞争对手。

  但上巳节春游,陡然看见徐永生和谢初然、韩振、许媛这些国子学、太学就读的天之骄子娇女同游,顿时给吕澈当头浇一盆冷水。

  此刻同武夫新生对峙,徐永生突然出现,叫吕澈感觉领袖位置距离自己越来越远的同时,心中竟然清楚感觉到自己因此多了几分底气。

  这甚至令他生出羞耻的感觉,同徐永生见礼后,也不顾那些武夫新生,便匆匆告辞离开。

  其他庶民出身的儒家新生,跟徐永生见礼后,同样三三两两离去。

  徐永生若无其事看向一旁刘德等武夫新生。

  刘德明显松一口气,招呼徐永生:“二哥,这边。”

  其他武夫新生看着温文儒雅玉树临风的徐永生,神情也都变得复杂。

  有人欲言又止,但看看徐永生再看看刘德,终于还是向徐永生抱拳为礼,一行人陆续散开。

  “越来越紧张了?”徐永生神色如常,只剩他和刘德两人后淡定取餐,然后同刘德问道。

  刘德叹气:“嗯,越来越紧张了……不只是学宫外院那里,正院这边听说从今年开始也更优待走儒家路数的学生。”

  徐永生颔首,视线从远处食堂一个个小单间扫过。

  那里除了教师,只有国子学和太学的学生可以使用,换言之十有九个家境不凡。

  目光一扫而过,徐永生平静收回视线。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如此前一样,继续安心修行,熟稔练习各种武道绝学,默默积累眉心天阁第二层中的五常之智。

  谛听如往常一样,每晚带回消息,只可惜多半没用,仅仅是家长里短。

  直到一天晚上,谛听返回,神秘书册第一页上新添讯息:

  【朔风霜华、游龙长尾、白泽角、灵明奇芝,得此四件天材地宝,沐浴朝阳晨光集纳灵宝,可助灵性天赋超凡者臻至灵性上乘之层次。】

首节上一节37/7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