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
“嗯!”
“好,你们自己进房收拾,有杂物,全堆前院的小房间里,额外要添置东西……”梁渠沉吟片刻,“今后你们一人每月二十两例钱,我先补发一个月的……少是少了点,日后再涨。”
二人到底是奔马武师,太少不像话。
龙瑶连连摆手:“不少不少,全凭大人安排。”
龙璃面色诚恳,认真应道:“我们二人得以追随大人左右,已然感激不尽,不敢奢求更多。”
嘶~
舒坦!
龙平江、龙平河两个汉子嚷嚷要追随,给人的愉悦感就远不及龙瑶、龙璃。
梁渠痛斥自己的性别歧视。
应当一视同仁!
改天让大河狸修缮修缮二人的池边小屋!
龙瑶,龙璃领上钥匙,进屋收拾房间。
梁渠看了一阵,见二人有条不紊,转头喊:“李大娘!”
“诶,来了。”
晾晒被单的李大娘擦擦手上水渍跑来。
梁渠一边吩咐事项,一边叫上獭獭开,去自己房间里拿出一锭五十两的大宝银和少许碎银。
银子全递给李大娘,让她领两位龙女去镇上集市淘淘,往东厢房里头添置床铺,衣柜,家具之类。
此外发了五月工钱,告知以后口粮涨上三钱,变成一月一两五钱。
今后要浣洗的床铺,衣服变多,多劳多得。
李大娘心里美滋滋,望向龙女,先是被两人个头一惊,随后啧啧称奇。
“姑娘真俊啊。”
龙瑶,龙璃局促问好。
“跟我一个浣洗婆子问什么好,走,带你们上街买东西!”
“李大娘,您……”
龙女望向晾晒的床单。
“害,忙完了!那是最后一件,本来每天没什么活,马上梅雨了,才趁着有太阳全晾晒一遍。”
李大娘风风火火,拉上两人去镇上淘货。
龙瑶,龙璃只好跟着出门,待离开二进院,浑身一松,旋即生出几分雀跃。
她们向来在大泽里活动,从未到过人族集市,心头涌出无限好奇。
殊不知,二人上街本身已是一道极为独特的风景线。
“这这这……哪家的女子?”
“竟比男子还高……”
乡人全瞪大了眼,望见擦身而过的龙女,黑珠子忍不住地乱瞟。
莫说女子,男子此般身高多不常见,且虽说高大,那身姿端是曼妙,屁股圆得和蜜桃一样,直望得人血气两头涌,隔衣瘙痒。
奈何没等涌上去,李大娘转头一口唾沫星子啐在地上,顺带把汉子心火浇了下去。
几个单身汉定睛一看。
“李大娘?”
认出来的刹那,众人浑身一颤,泛出几分空虚。
谁不知李大娘是梁爷家浣洗婆?
能让李大娘领的人……
周遭乱飘的视线一下消失大半。
李大娘吓退几个热血上涌的臭小子,宽慰道:“乡下人糙,姑娘别在意,人嘛,无非那些个事!吃喝拉撒,和女人困觉!
不过放心,整个义兴镇,甭管是外地来的,本地留的,敢不给梁爷面子,打死都没人说个不字,旁人还要叫好嘞!
以后要有人惹得姑娘不痛快,盯得毛了,都不必自己动手,只管喊上一声,有的是人帮你出气!”
龙瑶、龙璃尴尬一笑,倒不会真给大人惹事,只是对梁渠的威望体会更深。
“梁大人,真那么厉害?”
“那可不!我给梁爷浣洗衣衫,家里那口子,天天得看我脸色!”李大娘脸上露出些许得意,“以前做顿饭,总吵吵咸淡,没肉腥,现在我做什么,他就得吃什么!”
闲扯间,李大娘语气一顿,见到了什么骇人事似的,忙撇下龙女,快步上前。
“哎呦喂,陈才贵你个丧良心的,三斤猪头肉,你要收一钱银子?”
一家挑担的卤肉小铺前,李大娘上去劈头盖脸一通骂,愣是从贩子手里扣回来小几十文铜板,塞回到一旁小江獭手里,絮絮叨叨一斤肉没那么贵。
两只小江獭似懂非懂,但肉已到手,两兽叼上打包好的猪头肉,把铜钱串在脖子上,四肢着地,从龙女身边快速跑过,冲入梁宅消失不见。
龙女大开眼界。
……
半个时辰后。
架子床,帘布,衣柜,桌案陆陆续续有人搬送进来。
李大娘帮忙换上新床铺。
至此,龙璃,龙瑶正式搬进后院东厢房,中间用一道帘子隔开,算作两个房间。
不算狭小。
整个东厢房非常大,莫说隔开成两室,三室都可以,和以前梁渠住的武馆差不多。
“人丁兴旺啊。”
梁渠观望一阵,身心舒畅,回到池塘。
对岸位置。
一艘崭新的飞鹰船打造完成,獭獭开嘴里咀嚼着猪头肉,手上拎着桐油桶,快活地给飞鹰船刷漆。
船头下,足足六只小江獭排排坐,用爪子拈起肉片,互相分食剩下的卤肉。
獭獭开一家獭丁没那么兴旺,里头有几只是疤脸那边的小子。
獭獭开和疤脸依旧见面就掐,一个耍猿拳,一个耍罗汉爪,武学进步飞快。
但两家的小江獭却是渐渐熟悉,厮混到一起。
时不时结伴上街买吃食,包括不限于叫花鸡,猪头肉,酱牛肉之类的零嘴。
也不知道它们的钱从哪来,大河狸给的?
梁渠想起河狸一家搬来时送的狗头金,神游间目光落到飞鹰船上。
“得让阿肥抽个空,把船模送过去……”
“呦,家里来新人了?龙女?你小子艳福不浅啊。”
大泽里畅游一圈消暑的乌沧寿从池塘中游出,探头探脑,瞧见院子里忙里忙外,身姿绰约的龙女,出言调侃。
梁渠咧嘴。
“寿爷莫开玩笑,我倒是无所谓,害上龙女名声不该了。”
对方不害羞,那玩笑就开得毫无乐趣。
乌沧寿环顾一圈。
“梁小子,池塘忒挤了,隔壁扩建好没,你快去催一催!”
老蛤蟆酷爱种莲花,加上不能动的催生天赋,整个池塘完全让荷花占领,视觉上十分拥挤。
幸好这两天肥鲶鱼,不能动全出去抓祭品,要不然乌沧寿都不想回来。
“快了,我问过工期,再有两天就能打通围墙,到时候就宽敞了。”
第474章 指鹿为马
“赶快赶快!”
乌沧寿反复催促。
夏天本热,一回来又要挤,更显郁燥。
梁渠没办法。
匠人十二时辰两班倒,连轴转了,但铺石头,造亭子,砌围墙,固化全有周期,总不见得几天造好。
“心静自然凉。”
老砗磲老神在在。
一人一龟一砗磲闲扯谈话。
大河狸心无旁骛,爪子抓着炭笔,往纸张上写写画画,良久,忽地搁笔,跑到塘边沾水,梳理好头上凌乱的毛发,再把纸张卷好,夹在腋下,昂首阔步地走动过来。
梁渠怔住,旋即一喜。
“有眉目了?”
大河狸郑重点头,它弯腰铺设开厚厚一沓稿纸,用石头当镇纸。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总装配图?
梁渠姑且如此称呼。
第一张纸页上是划分成多个区块的大楼船,粗略一扫,至少分成二十多个大部件,其中每一个大部分,拆分为五到六个小部件。
合计差不多一百多零件。
不算多也不算少。
作为新产品,做的太复杂,对工艺要求会比较严苛。
按照图纸所言,一旦计划成功,整艘船的体量能达到惊人的六丈,即二十米,比梁渠自个的福船还高。
专业的事还得专业的狸来啊。
“成功率有多大?”
大河狸伸出双爪,比出一个六。
“六成……不低了,这次造船结束,下一艘就按图上的试一试吧,看能不能拼凑出模型来。”
生产不能纸上谈兵,得结合实际,尤其如此巨大,拆分成多个独立零件的船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