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东皇不想成佛 第82节

  光幕晃动了一下,隐约间似乎有着略显疑惑的声音响起。

  天音寺的禅室之内。

  光芒流转,钟旭的身影出现在了禅床之上,缓缓睁开了双眼。

  感受到自身的变化,钟旭站起身来,上前打开了禅室的房门。

  小天音寺古拙而宁静,隐约间有着经文之音响起,带着几分禅意。

  钟旭一边欣赏着清幽雅致的松竹风光,一边沿着熟悉的道路,来到了一处古朴的佛殿之前。

  进入佛殿,主位之上盘坐着一位穿红色僧袍,白眉如雪的老和尚,正是天音寺的主持,普泓。

  而在普泓的身边还站着一位身穿月白僧袍的年轻和尚,似乎正在接受到他的教导,正是法相。

  “法海师侄?”

  看到钟旭的身影出现,普泓的脸上露出一丝诧异之色。

  但下一刻,他好似发现了什么,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惊讶之色,多年修持的佛心都无法再保持镇定。

  “见过普泓师伯,法相师兄!”

  法相看着面前的法海师弟,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却又说不上来。

  这时,普泓的声音响起,脸上带着一丝激动:“法海师侄,你迈过那一步了?”

  “嗯。”

  钟旭点了点头,心中一动,身后出现了一尊萦绕着圆满佛韵的金色大佛,正是佛门至高法相,如来金身。

  在金色大佛的慈悲佛光笼罩之下,此时的钟旭如同临尘的世尊如来,散发着明净浩大的禅意。

  普泓与法相直接愣在了原地,心中无数的佛理浮现,仿佛感悟到了真正的佛法真意,心神为之一明。

第103章 如来神掌第七式普度众生 再次穿越

  不知过了多久,普泓率先回过身来,双手略带颤抖的合十,轻叹道:“师侄果真是佛陀转世,非常人可及也!”

  说到这里,他想到了自己的那位师弟,面露感慨之色,道:“若是普智师弟看到师侄如今的境界与修为,定会十分欣慰。”

  “普泓师伯过誉了。”

  钟旭的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同样双手合十,笑着道:“若非有普泓师伯的悉心教导,我未必能成就如今的境界。”

  至于自己的那位便宜师父,钟旭觉得确实会是‘欣慰’的。

  毕竟自己这条‘鱼’长得越肥,未来‘吃’起来也就越可口。

  听到钟旭的话,普泓摇了摇头:“这是师侄你佛缘深深厚,天资惊人,老衲不敢贪功。”

  他自己修持佛法一辈子,都未曾迈过那一步,明悟佛法真意,证就佛门法相。

  而面前这位法海师侄修行不过年许,便直接超越了自己,明悟了佛法真意,证就了佛门法相,怎能说与自己有关。

  这是真正的佛陀转世,即便不拜入天音寺,也是注定会成佛的存在。

  想到这里,普泓的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喜色。

  有了这位师侄在,天音寺未来定然可以走向真正的辉煌。

  旁边的法相一脸的疑惑,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听完普泓的解释之后,他同样一脸震惊的看着面前的法海师弟。

  不久之前,他还与这位师弟对战,虽然不敌,但也能纠缠一段时间。

  这才过去多久,这位师弟竟然已经超越了普泓师父,证就了佛门法相,这怎么可能?

  即便以他的淡然佛心,都有种陷入幻觉的感觉。

  好半晌之后,法相才回过身来,双手合十,强压着心中的震撼,赞叹道:“阿弥陀佛,法海师弟果真是天生的佛子,师兄远不及也!”

  “师兄谬赞了。”

  钟旭摆了摆手,随后看向普泓,微笑着道:“普泓师伯,弟子如今修行初成,对于佛法有了几分别样的感悟,为回报宗门的教导,准备在这须弥山上为我天音寺众人讲解自身修行感悟,你意下如何?”

  虽然自家的那位便宜师父不怀好意,但天音寺对于他确实是不错,不仅教导他修行,还在前期为他提供了大量的修行资源。

  如今钟旭修炼初成,为天音寺弟子讲道一番,也算是还天音寺的因果。

  而且,为其他人讲道的过程,也算是对钟旭自身修行道路的一次全面梳理,让自身根基更加稳固。

  “自然可以。”

  听到钟旭的话,普泓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看向面前这位师侄的目光也变得越发的慈祥:“即便师侄不说,老衲也是希望师侄能为我天音寺众僧讲经说法。”

  毕竟,这可是天音寺除了创派祖师之外,唯一的一位证得佛门法相的存在。

  有了这位天生佛陀的师侄的讲经说法,天音寺众僧或许也能明悟佛法真意,未来出现几个证就佛门法相的弟子。

  须弥山顶,小天音寺前。

  天音寺的僧人全部聚集在了此地,脸上都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惊喜之色。

  他们天音寺竟然出现了一位证就佛门法相的至强存在,而且还要讲经说法。

  这对于普通的天音寺弟子来说,简直就像是做梦一般。

  即便是天音寺的诸多老僧,此时也是一脸的惊喜。

  嗡

  就在众僧心中期待不已的时刻,整座须弥山顶突然佛光大盛,带着慈悲祥和之意,让整个须弥山顶仿佛成了一片佛国净土。

  下一刻,点点智慧之光出现在了天地间,带着让众生觉悟的清净智慧之意,映照在每一个僧人的眼眸中。

  一株古朴的菩提树虚影出现在了须弥山顶,亭亭如盖,青碧幽绿,子如念珠,散发着淡淡的禅意与智慧之光。

  霎那间,在场所有的僧人全部心神一清,思维变的活跃,有种直接顿悟的感觉。

  嗡

  随着菩提树虚影的出现,一尊周身缭绕着庄严佛光的金色大佛出现在须弥山顶,盘坐在了菩提树虚影之下,如同在菩提树下悟道的世尊如来。

  一道周身佛光缭绕的身影位于大佛之前,无法看清面容,只能感受到一股浩大而慈悲的庄严佛韵。

  看到这仿佛佛陀临尘的一幕,所有的天音寺僧人都陷入了失神之中。

  片刻之后,众僧回过神来,本能的双手合十,躬身朝着前方行了一礼。

  这是真正的佛陀啊!

  嗡

  须弥山顶的金色大佛手中的菩提树枝虚影轻轻挥下,一道智慧之光笼罩天地,所有的僧人皆心神清明。

  下一刻,一道道庄严而浩大的佛音响起,像是从天外而来,回荡在整个须弥山顶,如同黄钟大吕一般,带着高妙玄奥的佛理。

  这是钟旭自身对于天音寺正版《大梵般若》的理解,以及他对于外景之前的各个境界的感悟,其中还融入了部分《如来神掌》的真意,以佛理讲解给了在场的天音寺僧人。

  对于天音寺的僧人来说,这些佛音当真是字字珠玑,不仅让他们对于修行之路更加清晰,并且还明悟了功法真意以及佛法本意。

  霎那间,在场所有的僧人都沉浸在了佛音之中,根据自身修为的不同,或如痴如醉,或若有所思,或面露难色。

  境界越高深,越能体悟到佛音之中蕴含的玄妙佛理与各个境界的感悟。

  在场之中以普泓的境界最高,对于佛法的理解也最深,更是直接沉浸在了佛音之中,只感觉多年的困惑一扫而空,眉心佛光隐现,让周围的天地都不断与之共鸣。

  而在年轻一代中,以法相的心性与资质最好,天生与佛有缘,也沉浸在了佛音之中,自身的气机不断变化。

  至于其他的僧人,虽然不如两人,但也都各有收获。

  佛音不断回荡,慢慢的笼罩住了整座须弥山,慈悲祥和的佛光不断蔓延,让须弥山上的各种动植物都好似有了灵性,带着几分祥和之意。

  而在为众僧讲经说法的过程中,钟旭的心神也陷入空明之中,对于自身的整体修行道路都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梳理,根基更加稳固了几分。

  同时,随着为众僧讲经说法,钟旭心灵大海之中的金色大佛也慢慢的绽放出了璀璨而神圣的佛光,好似发生了某种特殊的变化。

  钟旭的心神融入这尊由《如来神掌》真意所化的金色大佛之中,无数的感悟浮现在心神之中,化为无数的字符,不断的变幻重组。

  不知过了多久,钟旭的心神为之一震,诸多字符彻底合一,化为了一道直指大道本源的无上神通:

  《如来神掌》第七式:普渡众生。

  无量光,无量寿,无量佛,此乃是接引众生之掌,心有佛性,即可无所不至,无所不达,无穷寰宇,无数诸天,皆可一念而至,一掌而落。

  明悟这一掌的瞬间,钟旭的心神猛然一震,对于寰宇之道有了全新的理解与体悟,《虚空经》的运转变的越发的自然。

  嗡

  几乎本能的,钟旭的双手结出一道玄妙的佛印,直接朝着前方落下。

  须弥山上的金色大佛也随之结出法印,与钟旭的动作一致,朝着天音寺众僧落下。

  这一掌如同虚幻之物,遍及寰宇诸天的每一个角落,明明是一掌,却又仿佛同时存在于所有僧人的头顶。

  佛掌落下的瞬间,所有的僧人皆心神一震,仿佛感悟到了真正的佛法之理,体内的气机悄然变化。

  轰

  普泓的眉心佛光大盛,如同一个黑洞,吸引着天地间的元气大海。

  而他的气机瞬间突破了某个阻碍,迈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外景!

  普泓本就积累深厚,如今有着钟旭讲解的佛法真意与修炼感悟,再加上《如来神掌》第七式‘普渡众生’的刺激,终于迈入了外景层次。

  不过,即便迈入了外景层次,普泓仍然沉浸在佛音之中,无法自拔。

  而他的气机也在佛光的笼罩下收敛在身侧,未对其余的僧人造成影响。

  不知过了多久,佛音消失,众僧回过神来,全部朝着金色大佛的方向行了一礼,发自内心的拜谢道:

  “我佛慈悲!”

  众僧行完礼抬起头之时,笼罩在天地间的佛光消失,同时消失的还有菩提树与金色大佛。

  诸多僧人这才感受到自身的变化,这时也发现了普泓的气机变化,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惊叹。

  果真是佛陀降世啊!

  他们天音寺竟然真的出现了一尊真佛!

  天音寺的禅室之中,钟旭感受到心神之中流转的《如来神掌》第七式‘普渡众生’,脸上露出了几分惊喜之色。

  他没想到这次为还因果,选择为天音寺的僧人讲经说法的事情,竟然还有意外收获。

  这一式神通代表的是寰宇之道,与《截天七剑》中的‘道传寰宇’有些相似。

  有了这一式神通,钟旭对于寰宇之道的参悟就变的越发容易,不仅对于修行《虚空经》有帮助,或许也能提前参悟几分传说特征,无处不在的奥秘。

  心中念头转动,钟旭面露感慨之色:

  自己确实与佛有缘啊!

  心中念头转动,他将心神沉入体内,参悟起了这门神通之中蕴含的真意。

  接下来的时间,钟旭又为天音寺的众僧讲道了两次。

  有了他的讲道,天音寺众僧无论是对于修行境界的理解,还是对于佛法的感悟,都有了全新的变化,整体的实力都在慢慢的提升。

首节上一节82/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