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的真是孤儿院,不是杀手堂 第740节

“可恨!”

“……”

……

陈实所住的小院内。

“吱呀……”一声。

陈实进入自己的房间,手里拿着那只玉瓶。

他目光在房间中打量几下,走到床头柜前,随手便将柳云彦视若珍宝的玉瓶塞了进去。

玉瓶珍贵?

那跟陈实有什么关系,这东西不当吃又不当穿的。

对陈实来说,还不如一把切菜刀来得有用。

陈实放完玉瓶,身子一歪便倒在床上。

感受着身下柔软的床铺,陈实翘起二郎腿,盯着房顶发呆。

来柳家的路上,陈实就体会到了柳风骨的脾气禀性。

进入柳家后,和蠢弟弟的一番博弈。

更让陈实明白,这个柳家没那么好待。

陈实心里想着,他的表情慢慢变得冷淡。

如果没有阮清月。

恐怕他根本不会回来。

一想到阮清月哭得双目红肿,看向自己的目光中满是慈爱。

陈实的心就会柔软几分。

娘……

陈实目光微凝。

罢了。

自己就在柳家多待一段时间。

陈实轻叹一声。

“咚咚……”

门外传来敲门声。

“少……少爷,咱们该去赴晚宴了。”

丫鬟灵儿怯懦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知道了。”

陈实翻身从床上跳下来,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柳云彦式的“如沐春风般的笑容”。

“不就是笑嘛,这有什么难的,我也会。”

陈实眼底闪过一抹细微的亮光。

他低笑一声,大步走到门前,推开房门。

等在门外的丫鬟灵儿见陈实出来,看到他那谦和的笑容,微微睁大眼睛。

怎么一会不见,大少爷身上的气质就变了……

陈实看着小丫鬟,微微一笑:“一起去吧。”

陈实的声音温和,笑容谦逊。

听着陈实的声音。

灵儿面庞微热,耳朵尖都有些发烫。

她下意识低头。

难道这就是家主、老爷口中常说的君子之风?

第96章 《虚鉴诀》

柳家大堂。

背对北方的主位交椅上,坐着一个身穿紫色锦袍的老人。

老人满头白发,精神矍铄,气质温和。

他从身旁的桌上端起一杯氤氲热气的清茶,轻抿一口。

清茶入口,茶香清淡,先苦后甜,后有回甘。

香气四溢。

品味着口中的茶香,老人放下茶杯,转而注视大堂中端来菜肴的下人。

一盘盘冒着热气的菜肴摆在宽大的圆桌上。

下人们低头快走,手脚轻快。

放眼望去。

宽大的圆桌上已经摆好了十余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大堂中满是飘溢的香味。

闻之让人唇齿生津,食欲大动。

柳风骨坐在下首的位置,面带恭敬。

坐在主位上的这个老人,是他的父亲。

柳家的家主柳不器。

“云轩那孩子,这几日你接触下来,感觉如何?”

柳不器品味着淡淡的茶香问道。

柳风骨微微颔首,恭敬道:“云轩流落在外,性子上有些顽劣。”

“顽劣……”

“那是无人管教,他回到柳家,规矩这方面以后老夫自然会教他。”柳不器淡淡道。

“他学识方面如何?”

“四书五经可懂得?”

柳风骨略有犹豫道:“学识方面……”

他想起在马车上的时候。

自己曾考校过陈实。

柳风骨问陈实:“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陈实答曰:“少加盐,做出来的虾仁颜色上会很好看,而且味道鲜美。”

柳风骨读书三十多年养出来的气,差点被陈实这一句话破功。

“怎么?”柳不器见柳风骨犹豫,面无表情道:“只学了一册?”

“云轩在学识上,只能说刚识字。”柳风骨说道。

“刚识字……”

柳不器白眉微皱。

气氛有些凝重。

柳风骨不语。

良久,柳不器松缓眉头,淡淡道:“罢了,云轩自幼被贼人盗走,学识这方面可以再学。”

柳不器没有细究,转而问道:“他习武方面的资质如何?”

柳风骨脸上露出淡笑:“云轩在武道上的资质还算不错。”

“如果只单论资质的话,要比云彦还要好一些。”

“唯一问题就是没有从小习武开筋、启窍。”

“以后武道上不会有太大的成就。”

柳不器轻轻点头,脸色略有缓和。

他想了想说道:“武道方面,柳家以后有云彦一人就足够了。”

“云轩这次回来,想必不好的习惯有很多,你身为父亲,要严加管教。”

“孩儿知道。”柳风骨恭敬道。

“不错,只要回来就是好事。”

柳不器心情不错,笑道:“习武这方面起步慢点没事,只要稳扎稳打。”

“咱们柳家的《虚鉴决》,如果太快,把持不住本心,很容易走火入魔。”

提到走火入魔之事。

柳风骨下意识身子微颤。

他想起十余年前,柳家的那场大战。

夜色漆黑,火光冲天。

柳家数栋宅院腾起大火。

那道人影背对火焰,站在院墙上,放声大笑:“我成了,我成了!”

“错了,错了!”

“你们都练错了!”

笑声传出数十丈。

那如魔似鬼的笑声,已经成为柳风骨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

“风骨!”

“风骨!”

柳不器见柳风骨愣住,不禁皱了皱眉,低喝道。

柳风骨身子一颤,猛得回过神来。

他反应过来,脸上露出歉意,赶忙站起身行礼道:“还请父亲恕罪,孩儿刚刚想到云轩性情顽劣,不经教化便学习《虚鉴诀》,恐怕会出岔子。”

“习武之事还请父亲从长计议。”

首节上一节740/9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