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缺可以感觉得到,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天元山在武道研究上的深厚底蕴,也展现了他们对于力量追求的极致与疯狂。
几乎是不惜代价,就算是练残废自己也在所不惜。
“啧啧,可真是疯狂。”看着这些,谢缺也不禁感慨杨致远之疯狂。
凝视着眼前这一行行惊心动魄的文字,谢缺的心中不禁泛起了层层波澜。
他仿佛能够穿越时空的壁垒,亲眼目睹天元山为了获取这些珍贵的武道知识,究竟付出了何等沉重的代价。
那些文字背后,隐藏着无数武者的血与泪。
回想起自己当初建立撰武阁的初衷,不过是以前世大学时期的学术氛围为蓝本,试图在摩诃界这片土地上播撒武学的种子。
而杨致远不仅保留了撰武阁的学术性质,更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无数次的创新与尝试。
他留下的那些实验记录,虽然大多以失败告终,
但正是这些失败,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了珍贵的素材与经验。
当然天元山也并非没有收获。在那些失败的阴影中,也孕育出了部分成功的项目。
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世界里,任何能够推动武道进步的成果,都是值得欣喜与珍视的。
此刻谢缺也不得不承认,杨致远在这一方面的确比自己更加心狠手辣,也更加适合去推动武道的发展。
他的果断与决绝,为武道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让天元山在摩诃界无愧于武道圣地之名。
看完了这一切之后,谢缺的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认知。
与天元山如今的武道相比,自己所修行的那些东西确实显得简陋与粗糙。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每一位武者都在不断地追求着更高的境界与更强的实力。
如果随便从当今时代挑选一位同境界的武者回到百万年前,他们无疑都能成为同境界无敌的武道奇才。
第638章 北俱巫民
对于天元山的这些关于武道之项目,谢缺怀揣着浓厚的兴趣。
他热衷于探索武道,这些东西自然是令他无法自拔。
他索性放下了内容庞多的《武道真解》,转而投身于对各类武道前沿研究成果的探究。
当他开始浏览这些实验数据时,不禁被那庞大的项目数目和惊人的样本量所震撼。
这些数据如星辰般繁多,几乎是望不到边界。
在翻阅天元山最新成果的过程中,谢缺的目光被一项名为“气血容纳度测评”的计划所吸引。
这项计划的历史之悠久,始于七十万年前,至今仍在进行中。
在这项计划中,谢缺看到了对捕捉而来的不同人种、精怪妖邪以及虚空生命进行武道修行测试。
这些生物在被限制住之后,会经历一种近乎苛刻的填鸭式修行,以期在短时间内达到武道三境的修为。
而测试的目标,则是测量他们体内所能容纳的气血总值,以此来探究各类种族的气血容纳度。
毕竟气血容纳度的重要性是显而可见的,越是有天赋的武者,气血容纳度也就越高。
越契合武道修行的种族,气血容纳度越高。
这项计划无疑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它涉及了生物、武学和道法等多个领域的交叉研究。
各式各样的人种资料如同潮水般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
在这其中,谢缺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名为“北俱巫民”的独特人种。
北俱巫民,这一昔日地仙界北俱芦洲的原生种族,
他们的体态形体与寻常人类大相径庭,竟比一般人要巨大三倍有余。
这样的体型,让人初见便是可以联想到武道修行。
正常人类之中,越是天生形体庞大,骨架大的,也就是越适合修行武道。
更为惊人的是,北俱巫民的体魄之强健,简直超乎想象。
即便他们不修行任何武道功法,仅凭天生的肉身力量,成年之后也能拥有媲美入道大妖的实力。
这种天赋异禀的体质无疑会让人觉得,北俱巫民在武道修行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北俱巫民者,形体壮硕有力,心脏强壮蓬勃。”
“凡修武道,皆可一日千里……”
……
只是在记录中,谢缺很快就看到了这些巫民样本所面临的困境。
“样本甲,十五日成三境,气血总量可抵常人八十一倍。”
“样本甲,突破武圣时因丹田未碎裂而气血冲入大脑,七窍流血而死……”
谢缺看着这些记录,目光中充满了凝重。
他深知,每一个种族、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与劣势。
通常来说,八十一倍于常人的气血总量,即便是与那些被誉为武道天才的存在相比,也堪称变态级别的存在。
这样的气血总量,理应足以支撑起显现窍穴。
然而眼前的记录却显示,这样的气血总量竟然在尝试显现窍穴时失败了,这着实让谢缺感到难以置信。
他心中充满了疑惑与好奇,于是迫不及待地迅速翻看起来,想要探寻更多关于这一现象的信息。
“样本乙……突破武圣失败……”
“样本丙……同样未能成功……”
……
一页页地翻过,谢缺的目光在字里行间跳跃,试图寻找出其中的规律与线索。
“样本壬……亦是失败……”
当翻到最后一页时,谢缺不禁叹了口气。
这些北俱巫民的样本,无一例外地都在尝试突破到武圣这一关键步骤时遭遇了失败。
或许是因为北俱巫民这一种族天生就极为适合修行武道,拥有着远超常人的体魄与气血,
当时的研究人员才会花费如此多的精力与资源去培养这些“样本”。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
七十多例样本,无一能够成功突破到武圣的境界。
这一结果,无疑给当时的研究人员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也因此,关于北俱巫民的测试项目,在此之后被无奈地叫停了。
谢缺静静地合上了手中的记录本,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毕竟一个无法突破到武圣境界的种族,即便投入再多的资源去培养,也难以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他并未止步于此,而是迅速以神魂之力扫视整个藏经阁,企图找到更多关于北俱巫民的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就发现了记载昔日北俱芦洲的典籍,即“大荒书芦洲卷”。
谢缺如获至宝,立即将之拿起。
翻看之际,谢缺方才知晓这些北俱巫民竟是地仙界远古时期的先民后裔,
他们曾拥有着与龙凤争锋的辉煌历史,其血脉中流淌着强大的基因。
在翻阅的过程中,谢缺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的信息。
上古时期的巫民们,他们的体质极为特殊。
这种体质能够容纳大道法则,使得他们在举手投足之间,便能如同言出法随,触动天威。
他意识到,这些巫民之所以无法突破到武圣境界,
或许正是因为他们体内的大道法则,与武道的修行存在着某种难以调和的矛盾。
后来或许正是由于这种体质上的特异之处,成为了巫民们遭受大肆屠杀的导火索。
他们被其他势力视为潜在的威胁,遭受了无情的打压与驱逐,最终被迫退守至北俱芦洲那片荒凉之地。
那片广袤无垠却人迹罕至的土地,成为了巫民们最后的避难所。
自那以后,这些巫民似乎逐渐失去了那种将大道法则纳入体内的能力。
他们的体质虽然依旧强健,力量远超常人,但在武道修行上却再无往日的辉煌。
他们开始变得与寻常人类无异,只是凭借着天生的形体优势,在力量上稍胜一筹。
尽管巫民之中,仍保留着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道法秘籍,但这些秘籍似乎也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限制。
那些曾经让巫民们傲视群雄的神通道法,如今却难以在他们身上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因此这些巫民中并未涌现出什么强者,他们的修为境界都止步于九劫真人,再难有所突破。
出于这些原因,巫民们始终未能有强者崭露头角,走上台面。
他们如同被遗忘的族群,默默地在北俱芦洲那片荒凉之地繁衍生息,守护着属于他们的古老传统与信仰。
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天元山“气血容纳度测评”的实验对象,也是偶然。
在一次寻常的考察中,一位天元山的测评人员意外地在某个宗门内部发现了一群被当做苦力使用的巫民。
这些巫民竟然能够一次性搬运起重达十多吨的物件,而且这还仅仅是他们未经过任何修行的常态表现。
这一惊人的发现,立刻引起了天元山的关注,并最终促使这些巫民被纳入了实验对象的行列。
尽管天元山寄予厚望,但结果却令人遗憾。
在这之后,巫民们并未能因为武道而实现崛起。
他们的力量虽然惊人,但在武道修行的道路上却似乎遭遇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谢缺在仔细翻阅完这些资料后,对巫民这一族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什么不能够突破武圣的原因,对他来说根本不成什么太大的问题。
自己若是夺舍了一具北俱巫民的身躯,那么在永无止境和破境之身这两个词条的效果下,几乎就可以是不断打破瓶颈。
所以这些限制对他来说,几乎是没有任何的作用。
谢缺心中念头一动,紧接着一位气势不凡的涅武神便悄然步入藏经阁内。
他步伐稳重,姿态谦逊至极,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恭敬:
“佛子殿下,请问您有何吩咐?是否需要我为您效劳?”
这位涅武神,实则是天元山为了应对谢缺这位特殊存在而专门配备的“秘书”,负责处理他的一切琐事与需求。
尽管谢缺目前的佛子身份尚未得到完全的认可,但凭借其展现出的惊人实力,已然让天元山上下心生忌惮。
特别是谢缺那一手神秘莫测的未来法,更是让两位天元武君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