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轻轻挑眉,似乎对这事并不感到意外,只是淡淡地问道:“出面?为了何事?”
那声音随即继续解释道:“无音寺作为摩诃界的领军势力,其地位无可撼动。”
“而佛子殿下您,自然是这摩诃界中最受尊崇的人物。”
“方丈大师希望您能在此关键时刻,展现您的风采。”
听到这里,谢缺心中已然明了,他微微点头:
“我明白了,三个月后,我会出席。”
言罢,谢缺不再多言,而是直接盘膝坐在地上,闭目凝神,开始着手补充体内因修炼而消耗的气血。
同时,他也开始了对神象镇狱劲的重修与深化。
对于这门武技,谢缺如今已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六牙白象虽强,但终有其极限,若想要突破瓶颈,达到更高的境界,就必须将更深奥、更精妙的法则融入其中,使之更加完善与强大。
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与决心,谢缺沉下心来,继续潜心参悟。
……
无音寺矗立于摩诃界的正中心,即青州。
青州,是摩诃界十三州之一。
根据谢缺最近所深入研读的典籍记载,青州之大简直难以用言语来准确描绘。
即便是造化神君那样的强者,在不借助任何穿梭手段的情况下,想要横跨整个青州,也需要耗费半年的漫长时光。
而若是一缕光从青州的一端疾驰至另一端,那也需要足足三个多月的时间。
整个青州,也不过是摩诃界十三州之一,并且由关家进行治理。
而关家,也只是无音寺内三大主脉中最有权势的那一脉。
关家的地位与实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只是无音寺的一个分支。
通过关家这一管中窥豹,不难想象无音寺的势力究竟有多么庞大惊人。
要知道,在无音寺中,登临彼岸之上的存在就已经足足有九十多位了。
也是因为黄眉老佛的原因,仅仅无音寺一家,便比得上摩诃界十宗内六七家势力的总和。
在摩诃界的众多势力中,若论地位与影响力,略次于无音寺的,便要数那天元山了。
天元山被誉为武道圣地,自古以来便是武者们心中的殿堂。
在武道领域内,三位声名显赫的天元强者中,
除了关奇这位无音寺的主持,其余两位皆是出自天元山。
这样的辉煌成就,无疑使得天元山对于武者的吸引力达到了极致。
无数武者梦寐以求能够踏入这片圣地,寻求武道的更高境界。
而杨致远,便是天元山的创建者。
也正是因为作为昔日联邦最有权势之人,主动选择跟随其的不在少数,使得天元山的声势愈发浩大。
尽管在彼岸之上的强者数量上,天元山或许稍逊于无音寺,
但其整体的统治范围与影响力,却丝毫未减,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越了作为摩诃界圣地的无音寺。
这样的实力与地位,足以让天元山在摩诃界中傲视群雄。
当然,除了无音寺与天元山之外,其余的八宗势力也是各有千秋,不容小觑。
他们或是源自那些地仙界碎片中残存的顶尖势力,拥有着深厚的底蕴与传承;
或是由某位新晋大能带领而来,在摩诃界中崭露头角。
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宗内都至少拥有一位彼岸的存在。
同时,他们也各自拥有着独特的优势。
像是大日祠,便是从瀛洲世界破碎之后加入到摩诃界,
大日祠是在瀛洲世界破碎之后,才加入到摩诃界中来的。
大日祠对于阴阳五行之道的参悟,却远远超越了其他势力,成为了摩诃界中的一股独特力量。
除了大日祠之外,这些势力在丹药、炼器或是阵法等方面,各自拥有着卓越的成就。
正因如此,尽管如今的摩诃界内并不存在彼岸之上的强者,也无法与巅峰时期的地仙界相提并论,
但单论其繁华程度以及在虚空之中的知名度,却已经是丝毫不逊色于其他世界了。
摩诃界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实力,吸引了无数势力的关注和向往。
如今,已有千百方世界都以摩诃界为尊。
就在今日,也就是无音寺佛子的现身之际了。
无数势力闻言,纷至从各地,甚至是从虚空之外赶来。
他们也想一睹,这位传说中能够带领他们走向未来的佛子究竟何等模样。
第635章 求道天君
此时此刻,已经有无数超越神境的显赫人物,无不将他们的关注焦点汇聚于万众瞩目的佛子之上。
他们深知,这一事件不仅承载着摩诃界未来的命运轨迹,
更与摩诃界内的每一位强者息息相关,不容丝毫懈怠。
尽管此事关乎重大,但能够有幸参与无音寺此番盛大法会的,
却仅限于那些屹立于摩诃界巅峰的天君大人们,以及少数几位地位尊崇的彼岸神君。
他们,无疑是这片天地间最为耀眼的存在。
谢缺此刻正端坐在无音山绝顶的蒲团之上,他的眼前是翻腾不息的茫茫云海。
这无音山之巅,曾是黄眉老佛传道授业的圣地,亦是整个摩诃界最为神圣的地方。
除了已经消失了近乎三十万年的老佛,以及如今身为佛子的他之外,
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有资格坐在这象征着地位的蒲团之上。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不久之后,便有数十道身影如同流星划过天际,缓缓现身于此。
他们或步行上山、或飞遁,纷纷按照既定的序列,在各自的蒲团上安然落座。
他们的到来,无疑为这场法会增添了更多的庄重,
也预示着摩诃界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洗礼。
谢缺的双眼紧紧闭合,对外界的动静竟似浑然未觉。
这并不意味着他对于周围的一切毫无感知。
相反,他早已捕捉到了众多天君的强大气息,
这些气息中蕴含的,不少都是凌驾于他此刻的实力之上。
他们的到来似乎使得此地时光长河不断摇曳震荡,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些强者们不仅道法修为深厚,而且气血旺盛,
其中不乏有人的气血之力,甚至与他相比也不遑多让。
“看来,在这一百万年后的世界里,我已不再是武道之巅的第一人了……”
谢缺的心中涌起了一丝感慨,但这份感慨中并未夹杂丝毫的失望或沮丧。
相反,他对于这样的变化感到由衷的欣慰,因为这正是他所期待看到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下方的百余个蒲团逐渐被各路强者坐满。
当最后一位强者也安然落座之后,坐在谢缺之下首位的关奇,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
“诸位同道,既然我们已经到齐,那便一同向殿下行礼吧。”
言毕,现场却陷入了一片诡异的静默之中,
除了无音寺的僧众外,竟无一人有所动弹。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关奇的身上,仿佛在等待他的下一步指示。
关奇面对众人的注视,却显得异常从容,丝毫不为所动。
在他的引领下,无音寺的诸佛纷纷由原本的端坐姿势,
改为了虔诚的跪拜,他们齐齐朝向最高处的谢缺,恭敬地磕下了三个响头,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对佛子的尊崇。
完成这一系列仪式后,关奇的神态依旧自如,
他轻松地重新坐回了自己的蒲团之上,脸上没有丝毫的不满,仿佛这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坐在关奇身旁的,则是一位年轻的僧人,
他身穿一袭黑色的僧袍,发丝垂落在肩头,面容清秀,看上去只有十七八岁的光景,
他的眉眼间闪烁着星辰般的光芒,令人一见难忘。
此时,这位年轻僧人的脸上,浮现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
他轻声说道:“像,可真像啊……”
那话语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感慨与回忆。
接着,他又转头看向谢缺问道:
“佛子殿下,在此之前,可曾有人提起过您的模样吗?”
谢缺的神识扫过着眼前人的面庞,只一眼,便认出了这位正是自己昔日曾给与过关注的小北海界天命之子,
也就是如今声名显赫的天元山掌门,号求道天君的杨致远。
面对杨致远的询问,谢缺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淡然回应道:“未曾有人提及过我的模样。”
杨致远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他缓缓说道:
“你可知晓,在百万年前,曾有一位禅武佛皇盛极一时,其修为虽仅历数百年,却已能手刃天君,威震四方。
而你的模样,与他颇有几分相似。”
说到这里,杨致远的眼神开始四处游走,最终定格在了关奇的身上。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
“出现在此的诸位,或许有人未曾见过那位传说中的佛皇陛下。但你关奇应当是见过的吧?”
谢缺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杨致远的语气中充满了咄咄逼人的气势。
而从方才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来看,似乎除了无音寺的僧众外,并没有任何人真正认同他这个佛子的身份。
这种微妙的氛围,让谢缺的心中不禁涌起了一丝波澜,
看来……这摩诃界内的局势,比自己看到的还要糟糕许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