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眼红名开始 第416节

第198章 路要向前,奇术点兵

  听了这样的回答,原本一脸斗志昂扬的二人,既不甘,又疑惑。

  蒋弘毅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可想到自己的身份,终是闭上了嘴。

  洪铨反倒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他自认为对自家帮主的脾气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虽然过于嗜杀,但也并不会随意杀人。

  特别是对自己人,还是非常讲道理的。

  所以,他便将心中疑惑直接说了出来。

  “帮主,我有种感觉,在这场战事中,很多时候,您都刻意的收了一些力,没有用出全力……是这样的吗?”洪铨问。

  耿煊点头道:“你的感觉没错。”

  旁边的蒋弘毅一脸的震惊,洪铨继续问道:“为什么呢?您难道不想取胜吗?”

  耿煊道:“胜利我当然要,但我需要的,却不仅仅是胜利。”

  “那您还需要什么呢?……如果可以,能透露一些给我们吗?

  我们只有了解到您真正的需求,才能在具体的战术安排上给与更好的配合,以尽可能达成您想要的目的。”洪铨如此道。

  “可以。”耿煊颔首。

  问出这话的洪铨内心其实是有些忐忑的,就连旁听的蒋弘毅都忽然有些心惊肉跳的感觉,却没想到,帮主“苏瑞良”这么容易就答应了。

  嘴上答应了,但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不能说的。

  不过,除了不能宣之于口的那个原因,也还是有一些可以拿出来说道一下的。

  耿煊向两人问了一个问题。

  “现在的九州局势,你们如何看?”

  听着自家帮主向他们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两人都大感意外,但还是认真思考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蒋弘毅开口了,说出了四个字。

  “大乱在即。”

  耿煊挑眉,又问:“你为何会如此判断?”

  虽然自元帝崩后,这五百多年来就一直处在一个混沌而黑暗的乱世之中。

  但具体到不同的年份,不同的时期,就可以看出,“乱世”和“乱世”之间,也还是有差别的。

  若以图表的形式展现,这种感受就会更加直观。

  在经过短则十几年,长则几十年的“稳定乱世”的积蓄和酝酿之后,在种种原因的因缘际会之下,九州乱世总会迎来一次总爆发。

  这种爆发,也会有长与短,激烈与相对不激烈的区别,但与其他年份相比,那都称得上动荡激烈,九州沸腾。

  凡是九州生民,从最低贱的蝼蚁,到高高在上的军镇主宰,无一能超脱于外,都要在这锅“沸水”中滚一遭。

  面对耿煊的询问,蒋弘毅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董观要搞事,这事应该已经不是秘密了。

  时间也不会太远,甚至,有可能现在就已经是箭在弦上,随时都有可能发动了。”

  “而以董观的实力,一旦动手,就绝不可能是小打小闹,那必然是惊天动地,足以撼动现今九州格局的。

  而无论董观具体计划是什么,与玄幽二州相邻的元州,皓州以及州都必将受到猛烈的冲击。

  自此,天下九州,就有五州卷入其中。

  无论皓州,还是州,虽然内部弊病丛生,可若有外敌入侵,他们却也从不缺乏与敌殊死一搏的勇气,绝不可能坐以待毙!

  如此大的变局,其他四州,又怎么可能坐视旁观?”

  “现在,看似就董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可我相信,只要董观一动,其他各方都会立刻动起来!”

  耿煊轻轻点头,却问出这样一个问题。

  “你刚才特意提及了皓州和州,说他们不会坐以待毙,不缺与敌殊死一搏的勇气。

  可同样与玄州接壤的元州你却没有提,为什么?”

  “……”蒋弘毅默然。

  为什么?

  这问题还需要回答吗?

  天下九州,就属元州最拉胯,最废,这不是元州藏得深,伪装的好,这就是事实。

  天下九州,其他八州都有上桌吃饭的资格。

  可无论谁坐主位,唯独元州的位置不会变化

  始终待在桌上,等着被吃。

  旁听的洪铨忽地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

  “帮主您想练兵?想练更多可用之兵?……而这支敌军,就是供您练兵的磨刀石!”

  蒋弘毅也豁然抬头,眼睛都变得更加明亮起来。

  看着笑而不语的“苏瑞良”,两人只觉所有的疑惑在这一刻都得到了解答。

  而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现在摆在面前的事实,更是让他们清楚,这一次练兵的成果有多么惊人!

  当然,代价也同样巨大。

  不仅那些从北八集征集而来的“敌军”死了两千多人。

  己方直接死在战场上的,就将近八百人。

  若是将“苏瑞良”处置内患,以及在征兵过程中清理掉的人命全部算上,死掉之人,也已过千!

  这一切,都是在短短数日之内发生的。

  除了他们这些能够纵观全局者,那些身在局中的,大多还都是懵懵懂懂,不明所以的状态。

  有太多人都是稀里糊涂的被“押送”来到清源集,然后稀里糊涂的死掉。

  这样的练兵,实在是过于残酷了一些。

  不过,慈不掌兵。

  在明白自家帮主的真正意图后,他们不仅迅速转变了立场,还完全代入到自己的角色之中。

  “如果这样,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确保我方士气不衰的前提下。

  既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

  “整体上,咱们可以显得弱势一些。

  在对方的压迫下步步后退,步步回缩,给对方一种稳步推进,获胜在即的错觉。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会太难,因这本就是敌军对我们的印象。”

  “可具体到与敌接战的每一支队伍,咱们却可以稍微强硬一些。

  减少咱们这边的折损,能让更多兵士成材。”

  “战略上要弱一点,保守一点,战术上则要强硬一点。”

  “……可这么一来,咱们现在核心战力过多,且各个都求战心切,反而会是一个问题。”

  一个又一个的灵感在两人脑海中迸发,一个又一个思路从两人嘴中说出。

  思索中的洪铨忽然想起另一事,看向耿煊。

  “帮主,以我原本的修为,我原以为至少还需经过数年甚至更久的积累,才能摸到炼髓的门槛。

  可今晚的‘奇迹恩赐’,却让我的炼肉功法有了长足进步,炼血、炼骨功法也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我感觉,最多只需经过十几天的沉淀,我在炼肉、炼血、炼骨这三项淬体成就上,都会有巨大的提升。

  彼时,距离晋入炼髓,就只差入门一门炼髓功法了。

  我相信,这耽误不了我太多时间,最多半年,我就能靠自己跨过去!

  若是还能再得一次这样的‘奇迹恩赐’,立刻就能跨入炼髓境。”

  将自己在“奇迹恩赐”中的收获大约分享了一下之后,洪铨话锋一转,问出一个问题。

  “您可知道,如我这样的,多吗?”

  耿煊点头道:“很多。”

  耿煊想了想,给两人说了一些更详细的情况。

  “你俩得到的‘奇迹恩赐’,算是最多的一批,但并不比你们差多少的,却有一百多人。

  另外,还有超过两百人,同样也都获得了不菲的‘奇迹恩赐’,修为或实力都有明显的进步。

  此外,剩余九百多人,得到的‘奇迹恩赐’虽然更少,但却有不少修为恰好处在瓶颈期,这同样能让他们的修为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洪铨、蒋弘毅二人闻言,都是一脸的惊骇。

  原本,他就已经被这“奇迹恩赐”所带来的伟力所折服。

  可在获知了更完整的信息之后,两人这才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奇迹恩赐”所带来的惊人影响。

  “这么说,要不了太久时间,咱们在炼髓层次的战力,很可能就将过百?

  炼髓战力匮乏的问题,将不复存在?!”

  耿煊想了想,点头道:“差不多。”

  洪铨与蒋弘毅二人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之色。

  蒋弘毅道:

  “因为帮主您与敌方统领的约定,炼髓层次的战力,现在不能亲自下场。

  若以速胜为目的,这约定咱们自然不必遵守,甚至可以借此麻痹对方,来个出其不意。

  可既然咱们想要用这磨刀石磨更多的刀,这约定咱们还是要尽量守一守。

  ……不仅炼髓战力不能亲自下场,这些临近炼髓层次的战力,也不宜投入太多。

  咱们要尽量将这脆弱的平衡维持住!”

  洪铨轻轻点头,说出了另一个关键。

  “若以练出更多可用战兵为目的,这次获得‘奇迹恩赐’最多,实力提升最大的一批,就不宜投入太多去一线。

  在确保对前线掌控度不下滑的前提下,我们要尽量缩减这些战兵的比例。”

  这一是基于保持双方力量均衡的考虑。

  另一个原因,则是尽量将下一次“奇迹恩赐”的机会让给更多新人,以及第一次只尝到了一点甜味,远不能解馋的那一批低贡献者。

首节上一节416/7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