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已经身中两箭,一箭穿头,一箭穿心,成为这支队伍中的第一个死人。
……
耿煊并不知道吴有信是谁,也不知道吕宽是谁。
更何况,吴有信还穿戴着全身铁甲,根本无从辨认。
他也不需要认识什么吴有信,或者吕宽。
他只是选了五个头顶红名最亮的人作为第一次出手的目标。
第一次出手,当然要挑最有威胁、实力最强的人下手。
如何判断一人实力的强弱呢,除了那些玄之又玄的气息、威势之类的玩意儿,耿煊有个更加方便直观的参考。
直接根据红名的浓度、规模,从上往下捋。
或许也会有一些误差,毕竟,修为强和杀孽重并不能完全画等号。
但将其放在眼前这支队伍里,耿煊觉得,这两者的重合度至少有九成以上。
更重要的是,这对他来说,最为方便直观。
而为了表示对他们实力的尊重,耿煊假定他们都有着炼髓境的修为。
所以,他选择了威力更大的铁羽重箭。
而且,每一个目标,都受到了先后两箭的“关照”。
因为假定每一个目标都有着炼髓境修为,耿煊根本没指望偷袭的第一箭就能取得决定性的成果。
实在是炼髓境的危机意识太强,哪怕他占了突然偷袭的先手优势,在危机临近之时,他们也是能够做出一些应对的。
所以,这第一箭都是用来“骗招”的。
紧随其后的第二箭才是他寄予厚望的杀招,他将“万钧劲”的劲力隐入其中。
一旦与对方劲力相碰,就如同被点燃的炸药,立刻就会爆发出一劲十六叠的恐怖威势,在对方体内肆意纵横,践踏劫掠。
为了确保能够尽可能稳的吃住这一成果,第二箭耿煊选择的都是胸膛,而非脑袋。
即便取得战果,对一个炼髓境强者来说,也只能做到伤而不死。
但这已经是耿煊能够想到的最佳出手方案了。
铁羽重箭不仅能够携带更多、更强的劲力附着,其本身因为质量和重量的缘故,动能打击也远超铁头羽箭,综合威力更是全面超越。
代价就是耿煊的消耗会更大,且最多只能做到一箭十连珠。
这是铜胎铁背弓所能支撑的极限。
正因为这个原因,第一次忽然出手的耿煊,只选择了下方队伍中红名最盛的五个作为目标。
其中四人,都如他预想的那般,都以较小的代价成功挡住了第一箭的偷袭。
然后无一例外的,都被第二箭贯穿胸膛。
铁羽重箭强劲的动能打击,配合其内携带的强劲的一劲十六叠的“万钧劲力”,将他们全部干成了伤而不死的半废之人。
只有一个,直接被第一箭贯穿头颅。
当紧随其后的第二箭贯穿其胸膛时,这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不过很快,随着下方峡谷瞬间变得混乱,一个个呼喝着“少主遇袭”“保护少主”的声音,向着一个身着铁甲,手掌和胸膛都被贯穿的骑手扑去之时,耿煊对于这一波打击取得的战果,也就大概心中有数了。
不过,这并没有丝毫影响耿煊接下来的发挥。
他就像是一个无情的箭雨泼洒机器。
他没再选择连珠数量更少,消耗更大的铁羽重箭,而是使用铁头羽箭,一箭十八连珠。
一箭射出,便是一片死亡箭雨。
十八枚铁头羽箭落下,便有十八名没有着甲的骑手眉心中箭,落下马去。
面对这样恐怖的打击,前一刻才因少主吴有信受袭而陷入混乱的马队根本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应对。
完全被打蒙了。
直到耿煊将第三波死亡箭雨落下,人群中才发出惊恐的尖叫。
“快!”
“着甲骑士护着少主冲出峡口!”
“着甲骑士护着少主冲出峡口!”
对方居高临下,又有着如此恐怖的射术,他们身在下方谷底,完全就是对方的活靶子。
前方峡口近在眼前,以玄幽马的马速,只要快马一鞭,很快就能冲出去。
当此局面,哪怕面对一根稻草,都要抓一下看看能否救命。
所有人都做出了看起来最为正确,也最合乎本能的一个选择。
可还不等那些着甲骑士采取行动,完成三波高效死亡收割的耿煊,这一次只抽出了一根铁头羽箭。
手中长弓一晃,拉到满弓的手随即一松。
这一枚铁头羽箭没有射向人群,而是射向对面赤乌山余脉,八十度陡坡最下方的一块石头。
一直紧张的关注着这位恐怖射手动作的一众骑手见此一幕,全都懵了。
最靠前的几人,看得最清楚。
那枚长箭瞬间越过虚空,狠狠射中山脚下一块最多人头大的石头之上。
“啪!”
瞬间,那块石头化作了一堆碎石,四分五裂。
碎石四溅开来。
就在下一刻,让他们瞠目结舌,感觉惊恐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随着那一块石头的炸裂,原本看上去没有任何异常的陡坡,像是波纹扩散一般。
最初是从石头碎裂的山脚开始,周围、上方的岩石碎裂成最大不超过鸡蛋大的碎石块,最小只有米粒豌豆一般大小的碎石粒,如水一般流泻而下。
而随着它们如水一般流泻而下,陡坡更上方的岩石失去了支撑、悬吊在空中,紧跟着也碎裂开来。
很快,这就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
不过短短数息时间,恐怖的、岩体开裂的“咔嚓”声便已响彻整个峡谷。
那碎裂的岩体,就像是每一个目击者碎裂的心。
“哗啦啦”
碎岩如洪水一般,沿着八十度的陡坡倾入峡谷之中。
眨眼之间,那近在咫尺,纵马一鞭就能冲出的峡谷入口再也看不见。
前方那狭窄的,夹峙于两山之间,有着十几米宽的道路,瞬间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哪怕最低处,高度也超过十米的碎石山。
而且,这座碎石山的高度和规模还在迅速扩大,大有不将这片峡谷填平便不停止的势头。
而就在谷中之人还在震撼于眼前这一幕碎岩洪流之时,一箭射碎岩石的耿煊却没有丝毫停留,继续从旁边洪铨递来的箭袋中抽出十八根铁头羽箭。
然后将又一波死亡箭雨泼洒到马队之中。
紧接着,又是一波。
这紧接而至的两波死亡打击,再一次将情绪一波数折的众人唤醒。
那些距离碎石山最近的骑手,眼见其规模急速扩大,即将侵入到眼前,都开始往后急退。
有的策马而走,有的干脆弃马疾行。
一时间,人恐马嘶。
“唏律律”
“让开,让开!”
“退退退,往后退!”
“逃逃逃,快逃!”
有聪明人又立刻根据眼前形势,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当然,也有“不那么聪明的”。
“跟他拼了!”
“他再厉害也只有一个人!”
“……杀!”
有人扬鞭策马,向着耿煊站立的山梁做着堂吉诃德式的冲锋。
有人弃马闪进旁边山沟之内,企图躲开他的视线。
有那无头苍蝇,自己没有主见,在他们的带动下被动做出了相似的选择。
对于这些勇士,无一例外,都受到了耿煊的“特别关照”。
在他们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就会受到专门的箭雨问候。
为了确保解决他们的效率,耿煊甚至会忍痛在每人身上投入更多箭矢。
有几个身法灵动的,借着他人身体的遮护,闪入旁边山沟之内。
无法目视,只能通过经验判断他们位置的耿煊,会直接射出五六支“追踪箭”,范围式的覆盖他们藏身的区域。
虽然废了更多铁头羽箭,但就结果而言,那一团不少向自己飘来的红气,说明并没有出现漏网之鱼。
当耿煊再次“泼洒”出一波死亡箭雨,再无任何心存侥幸之人。
他们各施绝技,向着他们刚刚转过的那处窄道急掠而去。
他们之所以这般舍了命的狂奔,除了相信自己逃生的手段之外,他们将更大的希望寄托在了“概率学”之上。
那个恐怖射手杀人的效率再如何恐怖,“泼洒”出的每一波死亡箭雨,总是需要时间的。
身周现在还有这么多的同伴,下一波落在自己身上的概率并不算大。
而若是耽搁的越久,周围同伴越来越少,死亡箭雨落在自己身上的概率就会急剧上升。
甚至必死无疑!
最开始,或许还只有一些聪明人想明白了其中关节。
可当出现一批舍下一切奋力逃生之人,其他人在身后死亡箭雨的“催逼”之下,自然而然也就懂了。
不懂的都死了。
耿煊却也配合,故意留着这些逃亡者不杀。
专捡那些“不配合”,偏要另辟蹊径的下手。
于是,剩下那些还活着的,也都老老实实的跟着逃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