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闾煜辰还想说什么,被妇人打断。
“莫要说了,再怎么样也不能耽搁了你读书。”
妇人虽看着体弱,但话音掷地有声,坚定无比,不允许自家孩子忤逆她。
闾煜辰心有为难,忽而心思一动,说道:“娘,今日起,我不必再去私塾读书了。”
“你说什么!”妇人有些气恼。
“娘,您听我解释。”闾煜辰将昨日面见军部旗主一事交代了出来,还稍做了修改,只道自己已经得到了那位大人的赏识,要不了多久就要前去军部出仕做官了。
“此事当真?”妇人有些激动的喘气道。
“孩儿怎敢骗您。”闾煜辰回道。
“好,好啊,我儿出息了,出息了!”妇人一把抓住闾煜辰的手,声音颤抖,喜极而泣。
“所以娘,您一定保重身体,孩儿日后还要好好孝敬您,您还有妹妹都不必再过苦日子了!”闾煜辰点头道。
“好!好!”妇人连连说好。
闾煜辰趁机扭头看向小妹,“快去取药。”
女孩点点头,当即快步离去,也不给自家娘亲叫住她的机会。
夜里,闾煜辰坐在一处四五平米的小间,点着一烛火,书写起自己的策论文章,神色无比专注。
经过白天一事后,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
这次必须博得那军中旗主的赏识,谋一份前程回来,否则他都没办法同自己母亲交代。
他也发自内心的不愿母亲白高兴一场。
三日后,军部总址,一座戒备森严的大阁设立其中。
楼阁外,有狮虎巨石像,还有蟒纹白玉柱,柱上还有刀剑锁链悬挂缠绕。
来此者,皆能感受到此地的庄严威赫。
大门之上,还有元帅二字,道明了此地是何处。
阁内,宋长明坐于高座,看着手中的一些策论卷子。
一旁的杨臻则为他细致的讲述这些策论卷子都是何人所写。
实际上能入他手的卷子一共也没几张,都是杨臻层层把关到最后留下的。
“确实写都不错。”宋长明迅速扫过几眼,对上面的内容都还算满意。
“这些人底子干净,品性各方面我也调查过了,皆是忠孝之辈,有的或许还需要多加锻炼才能激发他们的才能,但总的来说,都是好苗子”杨臻笑道。
看得出他对这些筛选上来的人都极为欣赏。
“嗯,明日就将这些人都带来吧,另外还有那些挑选的官吏也尽快安排到我身边,这些各地的折子还等着他们为我分担呢。”宋长明指了指一旁架子上堆满的折子,无奈道。
他作为统领整个翠柏道兵马的大元帅,所掌管的可不只是主城这一带。
整个翠柏道二十八城,各地战报处理,各军任务部署等,几乎是每日都有折子呈上。
他若处理不及时,便会出现这般堆积状况,令人头大。
“好。”杨臻笑笑应下。
宋长明当上兵马大元帅后,他与之相处会有所收敛克制,哪怕私下言谈举止也多了些分寸。
这方面就算宋长明没有那么大的官威,心中也并不在意,但他必须顾虑到这些。
“咦,这一份策论倒是颇有远见,甚至还提到了军部的一些革新.”宋长明目光忽而定格在其中一份策论上,开口说道。
杨臻笑意浓郁了几分,说道:“这便是我此前提到过数次的那位年轻寒士,几日前我接见了他,给我留下不小的印象。”
“确实不错,也看得出很用心,叫什么名字来着?”宋长明放下策论,问道。
“位于第四城区的闾家寒门,闾煜辰。”
另一边,交完策论后,闾煜辰行于街上,从繁华的第二城区折返,不做任何停留,再到喧闹的第三城区,最后回到了他最熟悉的第四城区。
一路上,闾煜辰的心情,从写完策论的信心满满,再到如今的不安焦虑,可谓是变化十分明显。
他本以为他能够放轻松的对待这次机会,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但事实并非他所想的那般。
老母亲的日日期盼,让他心头多了一份厚实的压力。
而这次他都未见着那位旗主,策论也只被一亲卫轻飘飘的收去,就让他回去等通知。
这种情况下,他也有些拿捏不定那位旗主的意图。
他虽对自己的策论有自信,但若对方不重视他,自己的这份策论写得再好也只是两张废纸罢了。
“若是能再见上一面就好了”闾煜辰叹了口气,就这般忧心忡忡的回了家中。
第二天,一大清早,一支披甲骑兵迅速穿过街巷,来到小胡同处的落魄闾家院外。
“闾煜辰何在?”为首的伍长高喝一声。
闾煜辰当即推门走了出来,而小妹则搀扶着老妇跟在身后。
老妇见着这群兵爷,下意识的面上一慌,还以为自家孩儿犯了事,要来拿人了。
而闾煜辰见着这些个骑兵甲士,倒是心中一定,自知定是那旗主派来的。
“在下,闾煜辰,见过诸位将军。”闾煜辰拱手客气道。
“闾公子,元帅有请,随我们去一趟军部吧。”伍长手执缰绳,高声说道。
“元帅?!”闾煜辰心头一震,有些发懵。
什么情况?
第464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二合一)
“元,元帅?”老妇面露迷茫之色。
闾煜辰张了张嘴,下意识的问道:“将军说的可是军部的兵马大元帅?”
伍长眉头一皱,“这翠柏道何曾有第二人敢称自己为元帅的?”
“是在下失言了。”闾煜辰内心翻江倒海,面上倒是沉住了气。
“有劳将军带路了。”
“走吧。”伍长调转马头说道,胡同外则早已备好了马车。
“娘,我去去就回。”闾煜辰对一旁的老母亲道了声后,便匆匆而去。
“好,好。”老母亲连连点头。
若无此前闾煜辰的一番交代,她或许还会不明所以,心神意乱,但此刻他只觉孩子要出息了。
骑兵闹出的动静不小,也引得不少邻里出来观望,自是也听得闾煜辰和那伍长的对话,纷纷震惊不已。
“闾大娘,你们家的煜辰了不得啊,那可是兵马大元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能被这等大官接见,真是三世修来的福分呐!”
“闾大娘,上回说媒的事,我想了想,替闺女应下了,不日就同你家孩子成婚,你看如何?”
“.”
消息传开后,原本门可罗雀的闾家,今日忽然变得热闹非凡。
诸多人拉着那闾母唠着家长里短,送米送肉,关怀备至。
而另一边,闾煜辰坐在马车,一路穿行,很快抵达了第二城区的军部。
下了马车,闾煜辰这次再来此地,则是没有任何阻拦,被迎了进去。
闾煜辰放眼看去,能在这军部内行走之人,不是身披甲胄的大将军,就是穿戴文袍官帽的高官。
如闾煜辰这般一身质朴素衣的书生,却是没有见着第二个。
路过前殿,中殿,后殿,回廊等地,最终见到了一座气派无比的内阁,在一处偏厅处,这才见着了几个同样衣着普通的书生秀才。
“这位兄台,这般年轻便能引得元帅接见,定是才气了得,不知是从哪家书院出来,又师出何人呢?”
一个看上去稍稍年长几岁,留有两撇胡须,看着较为沉稳的男子,对到来的闾煜辰拱手问道。
武人讲究宗门师傅,做官也讲究出身门第,这寻常人家的书生之间,同样也讲究学识出处。
若是名师的学生,且不说才学,这上来就会被其他书生高看一眼。
闾煜辰摇头道:“在下只在一私塾的教书先生下求学,并未入过正统书院。”
“没入过书院进修”王文宇有些诧异,又不由多看了眼前这个年轻人几眼。
“私塾的学生?”其他几个书生扬了扬眉头,对闾煜辰礼貌性的拱了拱手,便不再多理会。
私塾出来的学生,在他们这些正经书生眼里就是不着调的野路子,本能的不太会看得起。
哪怕这是被元帅接见之人,但他们能来到这里,谁又不是呢。
“在下王文宇,是金源书院的学生,兄台能以私塾背景被元帅相邀,着实令在下佩服。”王文宇客气道,语气诚挚。
他的身上没有其他书生的那份清高,更为平易近人。
且臂膀粗壮,身材更显魁梧,若不是披着一套文人服饰,只以为是哪个修行的武人在这冒充书生。
相比之下,闾煜辰就显得更为清瘦许多。
“兄台廖赞了,在下闾煜辰,在第四城区郭老先生的私塾求学。”闾煜辰也自报家门。
“哦?原来是四城区郭老先生的门徒,那就难怪了。”
一旁原本并不关心闾煜辰的几个书生,一听郭老先生之名,又重新对闾煜辰提起了兴趣。
城里若说哪家私塾最有名头,那无疑就是这家郭老先生所开办的私塾。
之所以待在第四城区,据说也只是因为那郭老先生被各方势力的邀请弄得不胜其烦,这才想着搬去第四城区远离权势与纷争。
在书生眼中,郭老先生当算得上是名师,连带着对闾煜辰的态度也有所改善,纷纷起身行礼自报家门,算是打过招呼。
闾煜辰一一回应。
“我早年也曾研读过老先生的许多文章,只觉受益匪浅.”王文宇也随之说道。
相比之下,此人最是善谈,对谁都能畅聊起来,同闾煜辰亦是相谈甚欢。
“此前收了我等的策论,闾兄可知这当今元帅此番召见我等的用意?”王文宇继续与闾煜辰交谈,话题也回到了当下。
“实不相瞒,在下也是今早方才知晓,笔下的策论是给那位大元帅过目的,着实吓了一跳.”闾煜辰摇头道。
“呵呵,寻常确实会吓一跳,元帅身份尊贵,权势极重,又岂会召见我等没什么家世背景的普通书生。”王文宇笑笑说道。
“非也。”闾煜辰却是摇头道。
“若我没记错,这位宋大元帅亦是出身微末,没有世家背景支持,却一步步坐到了如今的大元帅之位,统领整个翠柏道百万雄兵!
我等与这位宋大元帅有着同样贫寒出身,寻常世家族人或许看不上我等,但这位宋大元帅则未必!”
“是极!是极!”王文宇一拍大腿,眼中有光。
“宋大元帅刚上任不久,正是建设麾下幕府之际,这便是我等的机会,也是元帅此番召见我等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