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爷要飞升 第917节

  “我有道兵,四境修士就没有吗?”

  黎渊心下摇头。

  他怀疑若非自己十分抗拒,这位师姐很有可能立马塞他一队道兵,让他二境就去那什么炼魔地。

  “五境不可入内的炼魔之地……”

  黎渊将玉还真的话尽数记下,左右他也没答应,至于三境后再来找他,那就到时候再说了。

  “若能合出完整的遁天舟,再炼一队四境的道兵,那炼魔地也未必不能去,能让准真传弟子惦记的地方……”

  黎渊心里转过念头,旋即已打开通识球访友界面。

  他稍稍斟酌后,向灵枢仙童问好,将自己选定的四门法术告知于他,询问起练法术的注意事项。

  最后,佯作不经意的提起炼魔之地。

  “炼魔之地?!”

  清幽竹林中,沉浸在太虚万象中,只分出一缕心思与黎渊交谈的灵枢童子心中一震:

  “你从何处知晓的炼魔地?”

  “这……”

  黎渊满脸为难,支支吾吾不说话。

  “是不是于望仙那大胡子?!”

  灵枢童子登时大怒,哪怕黎渊连连摇头,也架不住前者心里有着刻板印象,硬是笃定是于望仙,好一顿破口大骂。

  ‘难道骂灵枢童子‘被毛带角’的,就是于望仙?’

  黎道爷心思何等通透,一眼就看出灵枢童子不是在为自己打抱不平,而是对那位于师兄不满已久了。

  “炼魔之地不是你能去的。”

  一通发泄后,灵枢道童冷静下来:

  “炼魔诛仙剑,顾名思义,炼魔在前,诛仙在后,欲炼此剑……”

  话到此处,灵枢道童顿觉失言,收口后警告黎渊:“只有禀赋天资绝顶的四境修士才能炼制此剑,你这点微末修为,切莫沾染此事!”

  “多谢仙童指点,晚辈明白。”

  见他说的严重,黎渊自是肃声应下。

  “你运道不错,为你推荐法术的书虫并没诓骗你,这四门法术无论威力亦或潜力都算上乘,你且安心炼法,洞玄山内断无人敢强迫于你!”

  灵枢道童说着又说漏嘴:“你乃是以接引神火入门,不是……”

  “嗯?”

  黎渊精神微震,但自觉失言的灵枢仙童已是结束了对话。

  “不是什么?不是寻常入室弟子?”

  黎渊突然想起东二十三,后者当时似乎也隐晦的提及到了以接引神火入门不同于其他入门方式。

  “应该与晋位真传有关!”

  黎渊记下此事,也不急着寻根究底。

  洞玄山可不同于龙虎寺,真传晋升极为苛刻,再是天赋异禀,也不可能二境就成真传。

  ……

  六百六十六级小洞天。

  若黎渊在此,就能看出这座归属于玉还真的小洞天,远比自己那座要大出十数倍都不止,显然是融入了多口异界次元碎片。

  这座小洞天中,群山绵延中圈养着诸多异兽,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则种植着诸多灵米,一条条江河中灵鱼游走。

  成千上万的灵傀、道兵游走各处,或浇灌灵米,或开垦灵田,或捕捞灵鱼,或酿造灵酒……

  小洞天正中,名为‘玉山’的奇峰之上,玉还真于崖边凉亭中静坐品茶。

  “如何?”

  结束对话后的玉还真突然发问。

  她的脑后,映日宝镜闪烁着淡淡光芒,却是有些赞叹:

  “此人谨小慎微,态度恭谨却并不畏惧,不为利诱亦不为强人所惊,是个修行真种子。”

  “修行之路漫长且艰辛,只求一时者死于一时,行险者往往死于险地,这位黎师弟的确是个修行人。”

  玉还真轻转着茶杯:

  “禀赋高,心性足,若得栽培,虽无晋位真传之可能,他日却也必然能炼就‘法天’。”

  暗红宝镜轻轻颤动:

  “那你的意思是?”

  “他入门不及一月,陡得传承又不缺善功,利诱难动其心,但只要他心存真传之念,应我是迟早之事。”

  玉还真很笃定。

  她一路走来,先拜船夫海,再拜洞玄山,从旁听到入室第五,哪怕有船夫海在身后支撑,也不得不行险多次。

  她如此,黎渊又如何例外?

  “或许他是个苦修士呢?”

  映日宝镜轻颤。

  “法财侣地,修行之要,他连一门大经都兑换不起,凭什么苦修呢?门内那点供奉可养不出真龙!”

  玉还真摆了摆手,道:

  “黎渊处姑且按下,但炼魔之地的探索也不能停下,先遣其他人入内吧,道兵需备足!”

  “是!”

  ……

  嗡~

  心海翻涌,浪潮涌起。

  黎渊催动‘五感套’加持自身,于心海中远眺。

  隐隐间可见一片星海幽沉,有巨木扎根其中,冠盖星宇,有星河于其枝叶间轮转变幻。

  三元合一,炼就法力后,黎渊再观此青帝长生经,只觉玄妙无方,浩渺无穷,望之如观星海。

  “这门东极青帝长生经着实难以揣度,不愧是经字级功法,以我如今的禀赋入门尚且如此艰难,换做其他人只怕压根无望入门……”

  良久后,黎渊缓缓睁开眼,只觉精神损耗颇大。

  一次观经,堪比与人搏杀一场。

  “倒也不是一无所获。”

  黎渊稍稍恢复了些心神,取出弟子令,轻捏着观看自己自藏经阁里借来的上百本书。

  哗啦啦~

  黎渊一心多用,翻看着多本书。

  他此次借阅的书里,除了部分是关于法术的,大多数都与这青帝长生经有关,书皓首的确是尽心推荐,其中有许多修炼长生经的修士心得。

  “三元合一,炼就法力,是修炼这本大经的基础条件,且所修之法力,最好是‘水法’‘木法’……”

  “修长生经第一步,种树!”

  “选择适合的树种,以法力温养,直至其气其神与自身混同后,移入神境……以神为土,法为水,再采诸般神纹供给其生长,树木参天,即为入门……”

  ……

  黎渊在翻阅这些修炼心得。

  他并不盲信某一本,而是对照多本心得,于心中剖析、咀嚼,分析着修炼这门大经的种种难点与技巧。

  而无论是哪一本心得,无论其人是修水法,修木法,甚至修火法,这本大经入门第一步,就是种树。

  “以神为土,以法为水,怪不得我突破合一之前观看此经毫无收获……”

  黎渊很认真,逐字逐句的研读着。

  这些心得在藏经阁中的价格很低,但对他而言却十分珍贵,他不但逐字通读,甚至将这些心得的‘署名人’也记在心里。

  一心多用,又有五感加持,黎渊只用了一天,就将所有心得尽数记在心里。

  他兀自有些意犹未尽,又去了一次藏经阁,这次,他要借阅兑换的,是与他同代亦或近几代,修此经的师兄们的心得。

  洞玄山很支持弟子创法创功,诸如心得之类经由书虫判定后也可收录于藏经阁,不但会有一笔善功奖励,且后续观看者付出的善功,也有部分是归创书者的。

  “门内修青帝长生经的有些少啊……”

  黎渊一遍翻阅新借阅的心得,却也没什么意外。

  洞玄山当代弟子拢共不到二百人,即便算上前面四代,也不过千余人而已,修青帝长生经的就更少了。

  且多为入室弟子。

  他前后翻了半天,前后五代洞玄山弟子,修此经的旁听、挂名弟子居然只有三个人……

  “种树这一步,都大差不差。”

  黎渊对比着诸多师兄们的心得,发现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所选之灵树。

  其中,选择最多的自然是玄藤蛇。

  此蛇在诸多灵树中,论及潜力、威力都只是中流,但因为培育难度较低,又有可以移动的优势,故而多数都选此蛇。

  当然,还有一个心得中没有明确提及,但黎渊猜到的,那就是修青帝长生经不成的话,转修的代价更小。

  次之,则是‘元树’‘阎浮’‘菩提’等上等树种,心得上关于此类树种也有诸多描写,总之各有神异,各有优劣。

  “于我而言,玄藤蛇也是最适合的。”

  黎渊对比各种灵树,也觉得玄藤蛇很好,如木如藤如蛇,移植方便,而且,以此树修青帝长生经者最多。

  最后一条,对黎渊来说很重要。

  无他,玄藤蛇半是灵植半是蛇,而蛇是有蛇蜕的!

  “若是蛇蜕可以掌驭,那么,我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修成青帝长生经,以水法养木法,法力同样可以蜕变至上品层级!”

  “炼就木法上品法力,也不耽搁之后修黑帝冥渊经,如那位古玄升师兄一般,水木兼修!”

  黎渊对这位古师兄印象很深。

  不止是因为他兼修水木大经,也因为他是当代入室弟子里最早入门的一位,灵枢道童推荐他修炼法术时,不止一次提及过这位。

  “接下来姑且炼法,顺便打听打听有没有哪位师兄留有蛇蜕的……”

  将所有修士心得尽数记下后,黎渊心下有了计划,这才开始研读起那四本法术来。

  法术的修炼,与炼就法力有些相似,仍是要采景拓神纹,最终凝练神禁,以神境承载即为入门。

  其中难点,仍是如何凝练神禁。

首节上一节917/11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