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爷要飞升 第902节

  首先,是洞玄山的门规三百二十条,涉及到方方面面,黎渊却不嫌多,规矩多意味着有法度,有法度才有秩序。

  “功法不准外传,弟子不得无故厮杀,不得屠戮生灵,不得擅自与邪神媾和……规矩不少,但还是不详尽。”

  黎渊将门规一条条记在心里,同时也在剖析着。

  在他看来,这门规是有些松散的,不得无故厮杀,那便是不完全禁止厮杀,不能擅自与邪神媾和,那什么叫擅自?

  “门规有不少漏洞可钻……也对,洞玄山当代弟子,连旁听挂名的都算上也不到两百……”

  将门规记下之后,黎渊才开始翻阅‘挂名弟子入门三书’‘旁听弟子入门三书’‘入室弟子入门三书’。

  这九本书,更像是福利。

  只要是对应阶位的弟子就可领取,不需要善功。

  黎渊看了看这九本书,其中有不少相同的,主要是对于修行的剖析,以及一些修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其中,就提及到了法力三要素,只是相比于他所知,更为详尽的多。

  “法力,乃修士之根本,唯法力可化神纹为神禁,唯法力可温养祭炼法宝……”

  “法力,有上下之分,修‘诀字’‘法字’功法者,可得下品法力,修‘功字’功法,可得中品法力,唯修‘典字’‘经字’功法方可得上品法力……”

  “法力品阶之上下之区别,在于内蕴之神禁……”

  “容纳地煞神禁二,天罡神煞一即为下品法力,容地煞十二,天罡六即为中品法力,蕴地煞三十六,天罡十八者极为上品法力!”

  “诸弟子切勿盲目追寻法力品级,下品法力亦可铸神炉,凝金丹,塑法环……”

  ……

  关于法力,挂名弟子和旁听弟子三书中的叙述大差不差,但关于法力就有些微区别。

  “法力品阶,干系着神炉之品阶,干系着金丹之品级,下品法力,难修中上品之金丹……”

  “然非上乘禀赋者,切勿追寻上品法力。”

  黎渊看到此处,不由得将翻开入门三书里关于法力的部分内容,只见又有不同。

  “唯上品法力,可炼上品金丹,唯上品金丹所塑之法天,方有映照诸域……”

  黎渊看的若有所思,继续看下去,心下方才恍然。

  洞玄山并不是在区别对待,而是禀赋不足者若过于追求法力之品阶,是有极大可能拖慢自身修行的。

  法力品阶固然重要,但境界同样重要。

  入室弟子书里,详尽提及到了这一点。

  合一境的修持,以生出法力为开始,八十一道法力为圆满。

  “以禀赋二阶禀赋的修士修下品法力为例,若无造化、灵丹辅助,一日行功九次,一月可得法力一丝,一年方得一缕,十年才得一道,日日勤修不怠,八百一十年或可修至合一圆满……”

  “合一境修士,寿一千。”

  “仍是此人,无造化无灵丹,一日行功九次,若修中品法力,寿元耗尽亦无望合一圆满……”

  “中品法力尚且如此,遑论上品?”

  ……

  入门三书中,对此有着很大的篇幅。

  黎渊看的很认真,这明显是一位修行极高的强者所书,高屋建瓴之下,对于法力剖析的很深。

  “老韩就是二阶的禀赋……以这位前辈的剖析,他应该修下品法力,即便没有灵丹辅助,也有晋升神宫的机会,但若修中品法力,那即便有灵丹,也未必能晋升神宫……”

  黎渊一字一句的研读,越看心中越是佩服。

  书写入室三书的这位境界必然很高,他甚至将什么禀赋修持什么法力,多少年可以圆满都清清楚楚的列了下来。

  “我之前学武时所见秘籍,大多玄之又玄,究其原因,是许多武者哪怕自己境界很高,也很难教人,这位却不是……”

  黎渊心中敬仰:

  “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显然是位修行极通透的高人,这位对于神前五境的熟悉,不亚于我对入道之前的认知了!”

  他继续往下看。

  入门弟子书上罗列的很清楚。

  “非三阶禀赋者,勿修中品法力,三阶禀赋却家资不厚者,亦不建议……”

  “五阶禀赋者,可修上品法力,然需日日吞服灵丹,日日服用灵米,日日勤勉行功……”

  ……

  最后面,黎渊看到了令他满意的话。

  “神魔禀赋,修诸法无碍。”

  “神魔禀赋,修下品法力,无灵丹无造化者,八年即可炼就八十一道法力……”

  “……修中品法力,无丹辅佐亦只需十八载即可圆满……修上品法力,亦不过三十载而已……”

  书写这本书的人大抵是个天赋论,黎渊看到后面,可以感受到这位对高阶天赋的极大推崇。

  事实上,他通篇看下来,也很难不赞同。

  “如果老韩没有服用三光神水的话,他和我同修下品法力,他要修八百一十年,我只需要八年即可圆满!”

  黎道爷稍一盘算,顿觉心情大好。

  如果他是二阶的禀赋,看到这本书怕是要走火入魔,但他是神魔级禀赋,看这本书何止是心情愉悦?

  只觉自己之前辛苦易形,接引神火灼烧的痛苦都值了!

  “三十年修满上品法力,若有足够的灵丹供应的话,甚至可以缩减三分之二的时间,神魔级禀赋真是恐怖如斯!”

  哪怕没有掌兵加持,黎渊如今也是货真价实的神魔级禀赋,放在任何界域,都是惊世天骄!

  “若再有掌兵加持的话,我修上品法力或许都用不了十年!”

  这么一转念,黎渊差点连看书的心情都没了,恨不得立马闭关修持法力。

  但他还是压下心中悸动,继续翻看其他书。

  入门弟子九本书里,除了对于法力以及各种修行事项的解析之外,还有三本法术。

  分别是挂名弟子的【行云布雨诀】,旁听弟子的【白骨道兵法】,以及入室弟子的【聚散无形宝光功】。

  “种地,培养道兵,以及,炼制法宝……这应该就是赚取善功的路子吧?”

  黎渊对最后一本很有兴趣,但还是决定先将这一百本书全部看完再说其他。

  对于修行,黎道爷素来谨慎。

  凭借着‘五感套’的加持,黎渊看书很快,甚至一心十几用,不多时已看完了大部分,自觉收获良多。

  “咦?这本……”

  黎渊精神微震,分散的心神顿时汇聚一起:

  “洞玄弟子真传之路。”

第651章 善功的份量

  凝神感知到这本书时,黎渊心头一震,只觉那十个小功没白给!

  洞玄弟子真传路。

  顾名思义,这是一本洞玄山弟子由挂名、旁听,到入室,真传的道路。

  是的,哪怕是挂名弟子,也有晋升真传的可能!

  【洞玄山,大罗天十二仙山之一,天宇道君成道之道场,依祖师法旨,山中设弟子位,真传十二,入室三十六,旁听八百,挂名三千】

  【大罗门下,重跟脚亦重缘法,入门即有缘,若有惊世之智,不磨之志,纵是挂名亦可晋位真传,得领大罗天道号……】

  【洞玄山弟子晋真传法有三……】

  【一者,炼就上品法力成一品金丹,炼一等界地,修得上品法术九种,塑一品法环,成上品神通真种,祭上品本命灵宝……于道君生辰行祭于洞玄山前……】

  【二者,以百劫不磨之心志,行诸天界域,牧民万亿……】

  【三者,以经世之智慧,阅藏经阁中书,悟神纹法禁之妙,创大罗天未有,且得道君承认之神通……】

  【此三法不分高低,成即为洞玄山真传,授大罗道号】

  三条道路,直指真传!

  黎渊看的很仔细,同时也在分析着:

  “这三条路,乍一看的话,第一条最复杂,不但要炼法力,练法术,炼法宝,还要于洞玄山前行祭,但相比之下,另外两条才是离谱……”

  黎渊看的眉头直跳。

  入门三书中提及到了牧民,即于诸界域中寻找无主的生命星辰,亦或者租赁生命星辰,以之繁衍人族,以此来凝聚香火。

  不止是维天道宗,诸界域中的宗门圣地往往都会行牧民之策,但万亿……

  “起码也得上百颗宜居且面积巨大的生命星辰,这简直……”

  黎渊只心里转了转念头,就觉得恐怖:“难怪人族能名列诸域万族榜第一,连大罗天都有这么一条牧民晋升的道路,其他维天道宗或许也有……”

  黎渊想了很多。

  诸圣地宗门牧民自然是为了香火,但同样也极大提升了人族的数量,巨大的数量必然会诞生出更多强者,如此周而复始,底蕴简直无法想象。

  稍稍唏嘘了下,黎渊又思量了一下第三条路。

  这条路乍一看不如第二条难,但要创出大罗天都没有的神通,还要得道君承认,不必想也知道奇难无比。

  难怪叫惊世智慧……

  “这三条路,无论走那一条路成为的真传,都是一等一的天骄人杰啊。”

  黎渊心下咋舌,这种级别的人物,洞玄山如今就有五个之多,而洞玄山这等巨山,大罗天足有十二个之多。

  还有其他维天道宗……

  黎渊心思发散,顿觉天地广大,又觉无比振奋,他只怕前路无人,不怕前路人多。

  只是……

  “看似三条路,于我而言实则只有一条路啊。”

  将这三条路悉数记在心里,黎渊开始翻阅其他几本书,如饥似渴的汲取着未知的情报。

  书虫为他挑选的这上百本书都很有用,大大拓宽了他对于修行的认知,而他留在最后的这几本书更是其中精品。

  《法术详解》、《功法抉择》、《善功规矩》,以及他个人认为最重要的《神前五境详解》。

  他先看的前两本,这两本书里详尽剖析了法术与功法。

  法术与功法类似,同样有着高下,也可归于诀、法、功、典、经、道这个范畴之内。

  亦或者,功法与法术之间本就有着极深的关系。

  【天衍道三千,道衍法无穷,然无穷之法亦不出大道三千之范畴……】

  【诸法修持,应以功法为本,故功法又被称之为根本法,若所学根本法属五行之列,所学法术自要以五行为先……】

首节上一节902/11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