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召唤之武镇天下 第92节

  楚江点了点头道:“不错,北地在虞皇眼中,完全就是一个落魄小地方,完全不起眼,只要北蛮没有南下,不,恐怕北蛮大举南下也不会引起什么大的注意。只要古蛮国没有异动的情况下,大虞不会关注这里,而且也不会有高品武者来此,正是我们发展的机会。”

  “而北地之中的三十二个混元镜武者,十六个明心镜儒生,也无法干预北地内政,对我们也没有什么影响,而且在北蛮南下之时,平白添了一股助力!”

  “等陛下一统十六国,到时候恐怕也有了抵抗大虞的实力了!”一旁的金轮法王也随之开口道。

  楚江点了点头,“大虞和古蛮国距离我们太远了,目前对我们也没有威胁,多想无益,还是先将目光放在北地十六国。传旨下去,加紧筹备祭天大典,三日之后,祭天开国!”

  “是!”

第228章 立国大夏!定都长安!建元神武!

  时间缓缓流逝,在燕山城城郊,一座九丈五尺的高台在两日时间之内建成,在张沁的操持之下,三日时间,祭天开国的所有准备工作全部完成。

  第三日一早,金色太阳初升,万道金光洒落天地。

  楚江身穿一身玄黑色龙袍,其上绣着一条霸道的黑龙,头戴帝冠,其上有十二旒垂落,腰悬点将台赐予的极品名器长剑,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霸道与威严!

  随着朝阳初升,楚江跨步上前,一步步向着高台之上走起,九丈五尺高台,一共九十五个台阶,象征着九五至尊!

  而在高台之下,则是金轮法王,杨业、孙思邈、陈宫、张沁,还有一众提拔任用的官员,众人之后,则是五千雁门甲士,还有两万右武卫,五万驻守京城的定南军!

  七万五千大军位于祭坛之下,将整个祭坛包围在中间,所有甲士尽皆披坚执锐,强横的军威席卷长空,无尽的旌旗猎猎作响!

  来到高台之上,祭天台上放着一尊长宽高个一丈的青铜巨鼎,象征着定鼎天下!

  楚江拿起桌案上的金碗,双手举起,目视苍天,肃声道:

  “唯臣,上承天道,下顺臣民,戡定南北枭雄,执掌万里江山,于十月十八日设祭于长安城外,昭告天地皇,立国大夏,建元神武!”

  紧接着,楚江将手中的美酒洒在了地面之上。

  随着楚江话音落下,祭坛周围所有官员将士尽皆跪拜,山呼道:“叩见陛下,吾皇圣寿无疆!”

  “诸将士平身!”

  “谢陛下!”

  随着开国大典结束,朝廷当即下发文书,通知治下十二州所有郡县,整个大燕十二州,凡是可以成为城的地方,两日之内,必会贴上皇榜,将开国之事广而告之!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无数衙役走街串巷,鸣锣开道,将开国之事告知于城中百姓。还有衙役下乡,将消息传到每一个村落之中。

  结束了开国大典,楚江当即带着文武官员回到了皇宫之中,对于这次祭天,楚江完全不在意,完全就是走个过场。

  此方世界之中确实存在天地,或者说任何一方世界之中都有天道之力存在,但问题是没有国运为基,外加高品修士在,根本无法引动天道。

  换言之,楚江这次祭天,完全就是一场表演,为了安抚下面的百姓,安抚朝臣的心,正式确立楚江的通知地位。

  等日后楚江想要晋级运朝的时候,那可就正式多了,至少那象征着定鼎天下的大鼎不会用大燕国库里面的充数。

  皇宫大殿!

  楚江高坐于龙椅之上,下面一众文武大臣分列两边,不过大夏刚刚开国,朝廷官员有限,目前大殿之上总共只有四十多人,整个大殿显得极为空旷。

  而且大殿上的这些人,要是按照官职,本是没有资格上朝的,要是严格上朝资格的话,此时大殿之上能剩下的恐怕不到十个人。

  大燕之中真正的重臣大员,目前还关在大牢里,不出意外的话,日后也不会有机会上朝了。

  扫了一眼下面稀稀拉拉的几个人,楚江脸上没有丝毫变化,人少就少,毕竟才刚开国,等过段时间,自然会慢慢补齐的,而且楚江要的都是精锐,拥有大才的人杰,一般人给他高位就是浪费!

  “我大夏朝刚刚开国,朝政尚且不安稳,各部官员也未曾凑齐,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朕也就不多说什么无用的话,最近还请诸位臣工上下齐心,兴盛我大夏!”

  “臣等必将殚精竭虑,以报陛下隆恩!”朝堂上的一众官员当即行礼道。

  楚江点了点头,“此次朝会,朕就说四件事。”

  “一,改燕山城为长安城,日后为我大夏都城!”

  “二,取消大燕的丞相制度,取缔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原六部保留,但六部之中的职位需要调整,六部之中每部设立尚书一名,为正二品官职,下设左右侍郎,正三品官职。此三人为堂官,主管所属部门大小诸事,有权上朝议事!”

  “三位堂官之下,每部设立郎中四位,皆为从四品官职,分管六部职司,郎中之下设立员外郎,为正六品官职,员外郎之下,设立七品主事,八品令史,九品书令史数名,具体数量根据各部事务详细设定!”

  “于六部之上,设立文华阁,又名内阁,阁中设立首辅一职,正一品官职,次辅一名,从一品官职,大学士数名,从一品官职,学士数名,二品官职。”

  “文华阁集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职权于一身,总领六部,总理朝政,执掌天下政务。天下大小政事,皆需报于内阁处理,若是寻常小事,内阁可自行处理,若有大事发生,内阁大学士需进行披红,写明看法和处理方法,再奏报于朕。”

  “另于内阁之中设立舍人一职,正八品官职,辅助阁中学士、大学生处理朝政,管理卷宗奏报,拟写奏折等事物。”

  “文华阁舍人,居于宫城之中,一旦入选,永不可出阁,及冠之后,择宫女相嫁,此生不得出宫城,不得与外人接触!”

  “令于六部之外,设立御史台,其中设立御史大夫一名,正二品官职,总管御史台,御史中丞两位,正三品官职,此三人为堂官,有权参与朝会,面圣奏事!”

  “其下设立御史一职,负责稽查百官,无论文武官员,亦或者勋贵宗室皆在其监察范围之内,有闻风上奏之劝!御史分两级,一为正五品,一为正八品,两个级别的御史职责皆一样。”

  “令于六部之外设立大理寺,专司司法、立法之事,负责修订我大夏律法,若有冤假错案,疑案悬案,则有大理寺出面审理。其中设立大理寺卿一位,正二品官职,总管大理寺一切事务。”

  “大理少卿两位,一分管司法,一分管立法,皆为正三品官职,其下设立五品寺丞数位,七品司正数位,九品主簿数位。”

  “令改大燕史馆为太史府,改大燕皇家乐府为太乐府,改太医院为太医府,合称为三府,其中主官分别为太史令,太乐令,太医令,此三人皆为正三品官职。”

  “太史府之中设立史官一职,负责编撰我大夏史书,史官分二等,一为五品,二位八品,两阶官员职责相同,入太史府之人,能力弱、功劳寡者为八品,能力强功劳众者为五品。”

  “太乐府之中设伶官一职,负责编排雅乐,谱写战歌,训练舞姬,用于祭司、国宴、国之大庆等重要场合,伶官分两等,一为五品,二位八品,划分方式和太史府史官一样。”

  “但想入太乐府成为伶官之人,必须是乐道入门之人,引文气入体之人,修为不到儒生境,不得授予五品官职,太史府也要遵从此例。”

  “太医府之中设立御医一职,负责治疗疾病,炼制丹药,御医分为四品和六品两等,御医之下设立医官一职,分为两等,一位七品,二为九品,只要负责炼制丹药,配置药材等。”

  “改大燕护国府为供奉殿,供奉殿中设立殿主一名,副殿主一名,供奉数名,其中殿主为正一品,副殿主为从一品,供奉为正二品!”

  “于供奉殿之下,设立龙虎堂,堂中设立堂主一人,由供奉殿供奉担任,其下设立龙虎二卫,龙卫为正三品,虎卫为正五品。”

  顿了顿,楚江面无表情的扫过朝堂,威严的说道:“供奉殿和龙虎堂,不看功绩,不评资历,不论身份,只认修为!”

  “通玄境为虎卫,元罡境、真罡境为龙卫,混元境可入供奉殿成为供奉,此修为不固定,日后会根据我大夏的发展进行调整。”

  “另设立战神殿一职,用于收拢军中高手,战神殿中设立战神一职,为正一品高手,战神之下设立天罡将、地煞将两职,天罡将为正二品武将,地煞将为正四品武将,所有武将,只要修为足够,皆可担任此职。”

  “此一职等同于供奉殿,龙虎堂,只看修为,不论其他。若是武将实力强横,且有领兵之能,可再次受封武将!”

  楚江的意思很明确,天罡将和地煞将,就是一个虚职,只要修为足够,就能成为,完全不影响武将本身在军队之中的实职,两职分立,为的就是给军中一大批只有实力但并不适应统兵的武将一个合适的位置。

  这样的人军中很多,不说别的,李元霸就是其中的翘楚。

  而且几乎每一军都有这样的人,毕竟军队数量一定,官职数量也就定了,等日后修为提上来却也没有多少位置了,有个虚职单着,也不算是太过埋没他们的才能!

  “另于文华阁之外,设立文渊阁,阁中设立文渊阁大学士一职,为从一品官职,文渊阁学士一职位,为正二品官职,在文渊阁诸多大学士之中,设立文公一职,统领文渊阁,为文渊阁诸多大学士之首,为正一品官职!”

  “文渊阁下,设立翰林院,院中设立翰林学士以及翰林两职,翰林学士为正三品,翰林为正五品。”

  “文渊阁同供奉殿,翰林院同龙虎堂,不看功绩,不评资历,不论身份,只认修为!若是无心权力俗务,心向大道,只要修为足够,修武者可入供奉殿、龙虎堂,修文者可入文渊阁、翰林院!”

  “书生镜巅峰,距离儒生只差一步之遥者可为翰林,修身镜、明心境儒生可为翰林院学士,浩然境儒生,可为文渊阁学士!”

第229章 论功行赏!

  “同时,设立太师、太傅、太保三公,为百官之首,三人皆为正一品官职!”

  “另外,取缔镇武司,加强地方府衙力量,皂、快、壮三班衙役全面加强,所有衙役必须是武者修为才行,各县捕头必须由先天武者担任,各郡捕头必须由通玄镜武者担任,各州捕头,由元罡境宗师担任!”

  楚江一口气将对朝政体系的改革说了个八九不离十,这个体系,就是楚江之前和陈宫张沁两人商量了两月才商量出来的结果。

  除了有关燕山书院的学政体系以及军队体系之外,其余的所有朝廷基本政务机构已经全部有了安排,论起完善程度,甚至还在大燕的体系之上。

  其实论起真正有用的管理机构,也就内阁、六部、御史台和大理寺,再加上太史、太乐、太医三府,剩下的都是供养顶端战力的机构。

  战神殿是军中高手聚集地,供奉殿是除了武将之外的武道高手聚集地,文渊阁则是文道强者聚集地,以上三个机构是大夏最顶尖强者聚集的地方。

  而战神殿下面的天罡、地煞二将,供奉殿下面的龙虎堂,文渊阁下面的翰林院,则是为了那些一流高手设立的地方。

  但是毫无疑问,无论是这几个机构里面的哪一个,都不是好进的,最弱最弱也需要武道通玄境,文道书生境巅峰才可以进入其中接受大夏朝廷的供养。

  “三,建立勋贵体系,明确封赏制度,册封有功之臣!”

  “我大夏官员共有九品十八级,勋贵也与此同级,共分十八级,从低到高,共分八等十八级!”

  “第八级为勋爵,勋爵分三等,三等勋爵为从九品,一等勋爵为从八品。第七级为男爵,亦分三等,一等男爵为正七品。第六级为子爵,分三等,一等子爵为从五品。第五级为伯爵,分三等,一等伯爵为正四品!”

  楚江停顿片刻,环顾大殿之上的臣子一圈,再次开口道:“第四级为侯爵,侯爵分四等,三等侯爵从三品,二等侯爵正三品,一等侯爵从二品,一等侯爵之上,为列侯,为正二品!”

  “列侯之上,是为国公,国公只有一等,为从一品。国公之上,是为王爵,亦只有一等,为正一品!”

  “我大夏不同于大燕,没有异性不得封王的说法,只要诸位立下的功劳足够,封王亦可!”

  楚江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上,话中的内容让朝廷上的一众朝臣进阶面露喜色,就连召唤人物也不例外,召唤人物也是人,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封王,无论是在现在的大夏,还是古代的历朝历代,都是一众臣子的最高荣誉,没有人会拒绝封王!

  “陛下圣明!”大殿之上的一众臣子当即行礼道。

  等众人起来,楚江接着开口道:“以上就是我大夏的勋贵体系,从王爵到勋爵,一共八个等级,细分为十八级,对应九品十八级。”

  “所有勋贵,每年可以领取和官员同等级的俸禄,且不用像官员一样负责具体的职司,若是即是勋贵又是官员,两份俸禄可以叠加。”

  “同时,所有授勋爵位之人,若是有要事,有权直接面圣,所有授勋爵位之人,夫人、母亲可封诰命夫人,父亲、子女皆有特权,可见官不拜!”

  “另外,所有勋贵皆可获得封地食异,勋贵有权管理封地,只要不违背大夏律法即刻,封地所得税收勋贵可得三成,其余七成,上缴朝廷!”

  “还有,我大夏的勋贵,每传一代,勋贵等级下降一级,直到降为普通百姓。想要保持爵位,或者是上升几步,只有再立功勋!”

  说完这些,楚江停顿了一会,让下面的官员消化一会。

  片刻之后,楚江看向一旁的金轮法王,当即开口道:“封金轮法王为供奉殿供奉,正二品官员,随驾左右,护卫朕的安全。”

  “我大夏开国之时,金轮法王先诛卫渊、萧统、卫英三人,后灭大燕武宗皇帝、肃宗皇帝、仁宗皇帝、威宗皇帝慕容乾、卫国公、燕王等人,诛杀真罡境大宗师五位,元罡境宗师三十余人,功勋卓越,实乃我大夏栋梁!”

  “今以战功封侯,敕封为威武侯,三等侯爵,食异万户!”

  话音落下,金轮法王随即走到大殿中央,对着楚江恭敬行礼道:“臣谢陛下隆恩!”

  “法王免礼!”

  “谢陛下!”

  随着金轮法王回到队列之中,朝堂之上的一众官员心中顿时炸开了锅,金轮法王封侯,众人没有任何意外,当今陛下从北境凉山州起兵至今,金轮法王就是麾下第一高手。

  几乎每场大战都有金轮法王的参与,也是由于金轮法王的绝强武力,才能让当今陛下一路破竹,涤荡南北群雄,一统大夏十二州。

  而且陛下方才也说的很清楚了,真罡境大宗师五位,元罡境宗师三十余人,这等泼天大功,竟然只封了一个三等侯爵,等同于从三品官职。

  这封爵的难度也太大了吧,这等大功放在大燕之中,不,放在北地任何一个国家之中,绝对能裂土封王,位列三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在参加朝会之前,所有朝臣都以为金轮法王最少也是一品大员,受封国公,没想到只封了一个从三品的三等侯爵,还有本身的官职,仅仅只是一个正二品的供奉殿供奉。

  就连混元境的金轮法王都是无缘一品,那这大夏的一品大员要谁才能坐?

  楚江没有官下面那些陷入沉思的官员,接着开口道:“杨业!”

  “末将在!”站在武将首位的杨业当即上前一步道。

  “封杨业为正二品卫将军,统领麾下五千雁门甲士!”

  “我大夏开国之时,杨业出手平定燕南四州,扫灭黑莲教、镇国公、白玉山庄、长河剑宗四大势力共七十万大军,诛杀真罡境大宗师三位,灭杀元罡境宗师十五位,功勋卓著,为我大夏栋梁!”

  “敕封其为大夏天波侯,三等侯爵!”

  “末将谢陛下隆恩!”杨业当即行礼道。

第230章 组建京营!

  随着杨业退回队列之中,在场众人彻底陷入了震惊之中,杨业,大夏朝中第二位混元境武者,而且麾下统领五千雁门甲士,乃是名副其实的大夏第一军,曾经和大燕最后的底牌山河永镇四营交过手。

首节上一节92/2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