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召唤之武镇天下 第45节

  五所是护卫在皇帝身边的专职护卫,楚江如今虽然有程咬金和陈宫护着,但是护卫这玩意,多多益善不是。再说了,程咬金和陈宫,不是专门的护卫,只能算是近臣。

  之前召唤点不多,好钢用在刀刃上,如今召唤点充裕了,也待召唤几个人护卫在身边。日后要是有适合护卫在身边的人杰出世,程咬金等人也就可以出去争夺天下了!

  随后,楚江将所有人召唤出来,二百二十个锦衣卫南下,去配合纪纲拿下七郡的实际控制权,而剩下的六个五所锦衣卫百户,则是护在楚江身边。

  一众人离开之后,楚江翻开了陈宫默写的论语,慢慢品读了起来,随着楚江读书,体内的浩然正气开始缓缓增长。

  召唤出陈宫之后,楚江自然要见识一下文道儒生境的强大,昨天在楚江的授意之下,程咬金和陈宫斗过一场,结果让楚江非常惊喜。

  赢自然是陈宫赢了,程咬金如今仅仅是元罡境一重,而陈宫却是修身境八重。不过让楚江惊喜的文道修士的能力,抡起战斗力,文武两道不相上下。

  但是论起手段多寡,当属文道修士手段众多,除了日常争斗之外,文道修士还能布置大阵,祭炼文器,好处多多!

  文武两道,一者炼体,一者炼魂,两者各有神异之处,都是通天大道。不过文道第一境书生境太过于难熬,导致修身境儒生的数量远少于武道元罡境,这也导致同等境界的文道、武道修士,文道修士更受重视一些。

  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战力强大,更是因为他们还有别的作用,当然,领兵打仗的武将不算寻常武者!

  北榆城!晚上!

  十几个黑影缓缓逼近郡守府,看着陷入一片黑暗之中的郡守府,为首的黑衣人一挥手,十几人当即施展轻功,翻进院子里面。

  主屋里面,北榆城郡守和小妾正在酣睡,突然间,觉得脖子微微一凉,缓缓睁开眼睛,只见一柄寒光四射的长刀驾在自己脖子上!

  北榆城郡守浑身一抖,整个人瞬间清醒了过来,顺着长刀看上去,只见一个黑衣人淡漠的看着自己。

第112章 暗中出手!

  “好,好汉饶命!”脖子上驾着刀,北榆郡郡守颤颤巍巍的开口道。

  一郡郡守,自然是朝廷的进士,入了文道的修行者,可惜,文道炼魂,未到儒生境,没有任何战斗力,和普通人完全一样,连后天境的武者都打不过。

  人由体和魂构成,这两者之中,无论选择哪一种,潜心修炼,都能修炼出气来,武道有真气,文道有浩然真气。不过体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个人都能感受到,练武也有着实际的效果。

  但是神魂不一样,神魂太过于虚无飘渺,寻常只知道有,却无法清晰的感知,感知尚且感知不到,锻炼神魂自然是困难重重。

  想要将神魂力量显化出来,就需要完成质变,可惜,武道能走到元罡境的都屈指可数,更别说文道这种少有反馈的修炼体系,若是感觉无缘突破儒生,大多都会直接放弃,能坚持下去的,少之又少。

  眼前的北榆郡郡守就是这样的人,当年苦读近二十年,文道修为达到了第一境耳聪目明,为官之后又苦读数年,达到了过目不忘。然而距离突破儒生依旧是遥遥无期,可能性渺茫,于是就这样放弃了。

  别说眼前的北榆城郡守了,就算是整个凉山州,文道儒生境,也就端王身边的一个柳依然,还是出自燕山书院的人,其余文道修行者,对锦衣卫来说,完全没有丝毫的威胁!

  “想死还是想活?”王宪淡淡的开口道。

  “想活!”北榆郡郡守当即点头道。

  “吃了他!”王宪拿出了一颗丹药。

  “好汉,你,你是什么人。来次是求财,还是说有事需要下官出力,好汉尽管开口?”北榆城郡守咽了一口口水,没有接丹药,颤颤巍巍的说道。

  “哼!”

  王宪直接将丹药塞进了郡守的嘴里,冷哼一声道:“让你吃,你就吃,哪那么多废话!”

  “你府上养的那三十七个门客,尸体已经处理了,我会留下十一人,保护在你,还有你家人身边,不要轻举妄动。一动,你失去的,是你和家人的命,而我们只是逃跑,等着下一个郡守罢了!”

  “你刚才吃的,是腐心丹,效果你等会就知道了。”王宪淡淡的开口道。

  一刻钟之后,面色惨败的北榆城郡守瘫在床上,大口大口的呼吸着新鲜空气,一旁的小妾满脸惊恐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你的处境,你应该明白了,日后如何行事,听你身边的人吩咐即可。你若安心做事,我保你无事,等事成之后,获得一份造化也不是不可能。”

  “下官遵命!”北榆城郡守脸色惊恐的说道。

  “嗯!”王宪满意的点了点头。

  “我最后在提醒你一句,不要想着逃跑,我已经吩咐下去了,若是发现异常,直接斩杀所有人撤退,你拿着大燕两百两银子,没必要为了他丢了府上几十口的性命!”

  “大人放心,下关不敢!”北榆郡郡守当即保证道。

  王宪微微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屋子。

  片刻之后,一个身穿黑衣的持刀中年人走了进来,“郡守大人,日后我就是你的贴身侍卫了,北榆郡的大小事物,如何办,都要听我的。”

  “大人放心,下官明白!”

  片刻之后,北榆郡郡守恢复些许力气,在自家府邸里面转悠了一圈,心中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府上四个先天境的门客,还有三十三个后天中期以上的护院,全部没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先天八重的武者,以及十个后天九重的武者。

  修炼文道,神魂敏锐的郡守很轻松的就感知到了一众锦衣卫的实力,但这让他心中的希望彻底破灭。

  眼前的十一人,综合实力甚至比起之前的三十七个护院实力还要强出不少。而且那十个人,每个人的修为都是后天九重,十个人修为完全一样。

  这完全就是成建制、成体系的组织。武者修为本就是层次不齐,后天、先天、通玄,每个境界都有九重,三大境界足有二十七重。

  能凑出来十个后天九重的组织,其背后拥有的力量绝对很强,拥有大量的武者基础,只有这样,才能选出数量不菲同一个境界的武者充当爪牙。

  “郡守大人,还请明日将府衙的账簿拿来给我看看!”跟在一旁的锦衣卫试千户开口道。

  “好!”

  另一边,王宪带着一众锦衣卫在一个郡城一个郡城的渗透。凉山州七郡,外加一个州城,一共八座城池,除了有卫天镇守的凉山城,还有端王亲自掌控的永安郡,剩下的六个郡,都是锦衣卫的目标。

  情况很顺利,有王宪这位通玄境高手在,拿下一众郡守府对锦衣卫来说完全就是轻轻松松。除去凉山城和永平城之外,所有城池全部被拿下了,六位郡守也被锦衣卫控制了起来。

  几位郡守有的是北凉王的人,有的是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人,但是无一例外,他们都是怕死的人,在生和死死之间,一众人没有丝毫犹豫,全部选择了生!

  丙字号军镇!

  陈宫拿着一叠账册来到了楚江营帐之中,“大人,这些是如今六郡的情况。”

  此时,距离王宪暗中拿下一种郡守已经过去五天了,北境六郡的情况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

  陈宫将这些账册放在了楚江桌案上,道:“整个北地约有两千万人口,凉山州之中有六百万人口,生活在六郡之中的,有四百万人口左右。”

  “大燕税赋十税四,田税加上商税,每年朝廷规定的税赋有五百万两白银左右!”

  五百万两,楚江微微一愣,这个数量可有点少,连最基本的自给自足都做不到。

  不说别的,光是十五万凉山军,按照最低的俸禄标准算,每个士卒二两银子,都需要三百六十万两白银,这还是不算军中武官将领的情况。

  除了这些,还有军备,将士的粮草,战死将士的抚恤,这些都要花钱,而且还是大量的银子。

  就算加上剩下的一郡。估计也很难做到养活十五万凉州军,若是没有朝廷支持,北境很难支撑下来。

  不对,北境情况这么差,连自给自足都做不到,为何北凉王还要自立,没有了朝廷的支持,难道不怕饿死吗?

第113章 财政!

  凉山州的情况如此,北境的情况也差不多。大燕朝廷的军队,一共有四部分。最核心的燕山军,是整个大燕最精锐的大军,是皇室的根基。

  燕军之下,就是四镇大军,镇北、镇南、镇东、镇西四镇军,都是武者成军,其中的镇北军由朝廷百战堂统领,坐镇燕山万仞城,是大燕抵御北蛮的主力。

  四镇军队下面,就是十二州军了,凉山军就是十二州军之一,十二州军比起以上五只大军差了不少,士卒的入伍条件已经不要求是武者了,普通人就可以进入,若是成为武者,便可以担任伍长、队正这样的小官了。

  在下面,就是各地的守城府兵了,多是战场上受伤退役、退伍的士卒,或者是天赋一般的军属子弟,里面强者也有,但是良莠不齐,战斗力一般。

  在十二州军之中,其余九州都是十万人一军,唯独北境三军,有着北蛮的威胁,是十五万人一军,而且陛下特批北凉王组建一支为数五万人的精锐骑兵,用来抵御北蛮。

  北境军队数量,冠绝整个大燕,在大燕十二州之中属于最多的。但是北境三州,百姓却是大燕十二州最少的,土地也是最贫瘠的。

  大燕十二州,无论是燕北五州,还是燕南四州,百姓自古在此扎根繁衍,文化昌隆,人口众多,土地肥沃,适合农耕。

  唯独北境三州,是燕太祖从北蛮打下来的土地,之前本来是草原,用来种植庄稼,收成不高。北境三州的百姓,都是从燕北迁移过来的,尽管繁衍了百年,但是比起其余九州,依旧差得远。

  而且北境战事频繁,士卒抚恤是一个大头,一年需要花费的抚恤金,甚至比大军的军饷还要多,单单靠着北境三州,完全负担不起北境三军的开支。

  北凉王在此扎根数年,对北境的情况了如指掌,北境的生产力如何,北凉王没道理不知道,那为何还要和大燕争夺北境。

  就在楚江思索的时候,一旁的陈宫接着开口道:“但凉山州的一众官吏,从未按照十税四收取,在北境建立之初,一直都是十税五,三十年前变为十税六,十年前,十税七!”

  楚江眉头微皱,十税七,这已经是王朝末年时候的税赋了,纵观华夏历史,东汉末年、三国后期、南朝末年,只有这些时候税赋才能达到这般地步。

  同样,十税七,也意味这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王朝覆灭在即!

  “公台,税赋如此之重,百姓焉有活路?”这个世界之中虽然有超凡力量,文道武道皆有玄妙,但是种地的,依旧是普通人,和前世古代没有任何区别。

  “大人,近五日,我曾研究过北境民生。北境地广人稀,农田虽产量低,但是数量却多,百姓手中田地充裕,若是勤劳一些,十税七,尚有活路!”

  楚江恍然,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古代王朝末年,不仅田少,再加上税重,自然活不下去。如今北境虽然税重,但是天地却多,只要勤劳,多种点田,依旧能活下去。

  “十税七,六郡的赋税每年有八百万两白银,整个凉山州的税赋,大概有一千万两,可以供应的起凉山军。若是战事不激烈,还能有所盈余。”

  “原来如此。”楚江缓缓点了点头,能自给自足,那就没问题了。

  要是北境无法自给自足,一旦独立,到时候没被北蛮灭了,也会因为粮食的问题饿死一大片人。人口少了,支撑不起大军,就要裁军,军队一裁,无法对抗北蛮,早晚就会覆灭。这样的北境,聪明人不会要的。

  “公台,拿下这六郡之后,对我们可有帮助?”楚江看向陈宫道。

  “有,有很大的帮助!”陈宫当即点头道。

  “虽然税赋数量一定,需要交给北凉王,无法挪用,但在这八百多万两白银里面,暗中扣下十几二十万两还是没有问题的。粮食产量依赖天气,万一有个什么灾害,产量必然会减少,不过减少多少,就是我们说了算,只要数量合适,绝不会引起北凉王的注意。”

  “有着锦衣卫在,影卫和暗卫也查不出来什么,此为其一也!”

  “其二,朝廷税赋可不是银钱,仅仅是以银钱计算,多是以粮食冲抵,还有布帛,丝织品,甚至铁矿,皮毛、木材、石料等原材料也可用来冲抵。商家用商品缴税也不少,瓷器,酒水、各种织物,玉器等等皆有。”

  “这些东西,一般都会由各地府衙集中处理,如今这处理权也落在了我们手上,各种优良的原材料和精粮等珍贵物品,我们都可以优先供应给我们麾下的军队,还可以以次抵好,从里面将一些珍惜的物品替换出来。”

  楚江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活不错啊,说白了就是一个后勤大总管,妥妥的肥职,就算不贪,隐形的好处也不少。

  “还有一个好消息,六郡之中,皆有备用的库银和粮食,其他一众珍贵原材料也有储备,这些东西,我们可以暂时借用。”陈宫微笑这说道。

  顿了顿,陈宫在此开口道:“同样,六位郡守的家底颇为殷实,锦衣卫在其家中搜到了大量金银,六郡加起来,有近六十万两白银,已经秘密押送至锦衣卫据点,大人可以随时调用。”

  楚江目光顿时一亮,果然,论富还待看朝廷,几个郡守主管一郡财政,随意截留下来的财富,就是寻常人无法想象的财富。大燕郡守是流官,三年一换,现在的官员都是两年前来的,两年时间,一个郡守暗中将十万两白银收入囊中。而且这些还没影响朝廷的运转,从上到下完全查不出问题来的隐形收入。

  “北蛮大军即将南下,他们几个郡守可收到征召?”

  王虎的情报,自然会给楚江送来,北蛮大军即将南下,整个北境都在为了大战做准备,后勤更是重中之重,定然已经开始筹备了。

第114章 北蛮百万大军叩关!

  “六郡已经开始征调民夫押送粮食北上了。”陈宫点头道。

  “安排下去,每一郡调集足够五千人吃两个月的粮食,记住,要精粮,秘密押送到丙字号军阵!”楚江目光微凝,沉吟片刻开口道。

  “还有,押送铁矿,还有十万两白银过来!”

  “遵令!”

  说罢,陈宫便开始书写密信,自从陈宫出世之后,写密信的事情,楚江就不自己动手了,全权交给陈宫代笔。

  六郡,每郡两个月的粮食,那就是五千人吃一年的粮食。如今楚江麾下势力初成,楚江准备在丙字号军阵之中,召唤一支军队,全部由右武卫士卒组成的军队,一支完全忠于楚江的大军。

  目前楚江召唤的士卒不少,不过都是分布在凉山军之中担任将领,并没有完全由右武卫组成的大军。众人分散在凉山军之中,固然暗中控制了不少大军,同样,也让大军的精锐程度受到了影响。

  有时候大军分散开来,统领数量更多的大军,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还有可能不如训练有素的精锐。

  楚江很早就想这么干了,不过因为丙字号军镇的粮食不够,迫于无奈,只能放弃了这个想法。毕竟大军不是说养就养的,养兵需要大量的银子,就算右武卫不需要军饷,至少也要有吃的才行。

  之前丙字号军镇人数最多的时候,也就多出了近百右武卫,就这,已经是丙子号军镇所能容纳的极限了,再多了,粮食就要告罄了,这也是为何后期楚江不在军镇之中留大量士卒的原因。朝廷拨下来的粮食,仅仅够五百士卒食用。

  ……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蛮大小部落的壮年开始集结,密密麻麻的大军压向边关,整个北境顿时变得硝烟弥漫,大量的粮食从仓库里面拉出来,源源不断地送到北境各大城池之中,还有滚石、擂木、羽箭等消耗性武器。

  整个北境所有人全部在为即将到来地大战做准备,北境三百里要塞,每一座城池,每一座军镇里面,白日里面尽是磨刀声,不仅仅是军中士卒,还有城中的青壮。

  边城里面的青壮,闲时是民,战时是兵。就像楚江的丙字号军镇里面,士卒只有五百人,但是青壮足有一千人,一旦情况危急,这些青壮就是士卒!

首节上一节45/2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