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带恶人 第701节

  一旁的恺撒见状,额头冒出细密的冷汗。

  这情况,不太妙啊。

第611章 第13 老登又爆金币了?

  半个小时后,剑拔弩张的气氛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推杯换盏的清脆碰撞,以及酣畅淋漓的欢声笑语。

  三位当事人坐在临时拼凑的石桌前,一边畅饮着杯中的葡萄酒,一边谈天说地,几十个马其顿的战士也分到了不少的酒食,难得吃上顿丰盛的晚餐。

  “所以,您是为革除罗马积弊而来?”

  亚历山大小心翼翼地询问,看到这位酒神本尊点头之后,他终于放心了下来。

  还好不是来抓他的。

  不然的话,就凭他手上的这点兵力,以及现在的战斗水平,可逃不出这位底比斯守护神的掌心。

  对方如果想处置他,简直比捏死一只蚂蚁都容易。

  也正是明白这一点,亚历山大才直接命令手下放弃抵抗,将这位突然上门的酒神本尊,当做一位尊贵的客人来招待,成功化解了一场无形的危机。

  而危机过后,自然也伴随着机遇。

  亚历山大平复心绪,沉声询问道:

  “您刚才说,会替马其顿弥平负债,并且为我们出面担保,让底比斯和战神山不再追究我们之前的冒犯,这话还作数吗?”

  洛恩点了点头,道:

  “只要你展现出应有的价值,那些小事我都可以帮你摆平。”

  听到这确切的答复,亚历山大心中大定,连忙举杯敬酒:

  “您放心好了,我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本以为经历底比斯一战后,他和自己的这些残部要永别故土,今生终日只能躲在罗马的暗处,苟且偷生。

  没想到峰回路转,这位上门的酒神不仅没有追究他们的冒犯,反而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准备招募他们为罗马帝国开疆拓土,革除积弊。

  如果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把事情做好,他无论是想重振马其顿,还是建立丰功伟业,都指日可待。

  想到这里,亚历山大立刻一眯眸子,展现出了敏锐的战争嗅觉:

  “看样子,大远征快要开始了吧?所以您需要抓紧时间,消弭内部的矛盾,统合军力?”

  “为什么是大远征,招揽你们单纯为了内部平乱不行吗?”

  洛恩反问,语气中带着些考较的意味。

  亚历山大摇了摇头,语气笃定地说道:

  “您没那么清闲。自从混沌之海一战后,四大神代走向统一,就算过程中有些波折,恐怕也远没到让您亲自现身干预的地步。只有更强大的外敌,或是一个或数个崭新的神代,才有资格成为您和诸神的对手。

  而且,混沌之海上除了我们之外,还存在别的神代,这几乎是半公开的秘密。一个世界容不下两种声音,您如果想要构建新的秩序,必然要和那些异族之神一战!”

  洛恩目露赞许,又问:

  “那你怎么判断是近期?”

  “因为,我最近通过看书发现,有关域外神代的记载越来越多了,那些异族之神的名字也被更加频繁地提及。”

  亚历山大说着,从魔法阵图中拿出几本羊皮书,交给了洛恩。

  里面有柏拉图的《对话录》、由希腊语写成的《巴示三书》、以及一些市面上流行的罗马和古希腊各式剧本。

  这些作品中提到了不止一位异族神灵,主要包括埃及的冥神奥西里斯、魔法女神伊西丝、腓尼基的雷霆和风暴之神巴力、利比亚的沙漠和死亡之神塞特……

  出现这种情况基本只有一种可能:

  神代与神代之间的联系正在变得紧密,或许不久,不用刻意寻找,不同文明中孕育的神代世界就能冲破混沌之海的阻碍,正式对接。

  “观察力不错,你合格了。”

  洛恩满意点头,翻开了桌上的那本被亚历山大重点标记过的《对话录》。

  在书中,作者柏拉图就反复提及,自己的苏格拉底常说“以(神)犬之名义发誓”、“以埃及的神犬之名义发誓、“凭着那犬、埃及之神的名义发誓”等句子,来加强语气。

  而这位出镜率极高的狗头神不是别人,正是埃及的死亡之神阿努比斯。

  虽然希腊人与古罗马人大多轻视有着动物头的神,将之视为古怪且原始的东西,对们不屑一顾,阿努比斯最初也因此在早期,被希腊人轻蔑地称呼为“咆哮者”,知道这个名讳的人都很少。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努比斯地位逐渐改变,对希腊文明的影响逐渐扩大,有时也会与天上的天狼星、刻耳柏洛斯与冥王哈迪斯产生联想,被运用到文化创作和生活中。

  同样,在那些喜欢脑补的剧作家口中,也有奥林匹斯诸神因为不敌魔祖堤丰,变作各种动物的形态,逃入埃及神代,化身为神的传说。

  显然,以上都是混沌之海影响力持续削弱,各大神代走向统合的一种征兆。

  亚历山大能以凡人的视角发现这些蛛丝马迹,提前嗅到神战即将来临的气息,并用智慧推导出正确的结论,看清诸神的布局,足以证明他的不俗。

  而且,如果没记错的话,他和这本书的作者,似乎还有着不小的渊源。

  洛恩目光扫过封面上那位大哲学家“柏拉图”的名字,饶有兴趣地向亚历山大询问:

  “听说,你是柏拉图的徒孙,亚里士多德的学生?”

  “年轻的时候,我有幸在雅典学院进修过,机缘巧合拜在了老师门下,学习哲学、政治、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亚历山大简短回答,随即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

  “之前能活着逃出希腊,还是多亏了老师替我在学院斡旋。而他受了我的牵连,被控告犯下了【不敬神明】的罪责,因此不得不离开雅典,去往卡尔西斯城避难。”

  洛恩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看样子,在这段时间,这对师徒还没有因为理念不合而反目,关系仍旧不错,甚至还互相帮助过。

  这样正好,洛恩暗笑。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恩格斯甚至称他为“古代的黑格尔”。他后期创办了吕克昂学院,建立了著名的逍遥学派。在教育、法治、思想、政治、哲学上都颇有建树。

  恰巧罗马这边缺人手,这位大哲学家又没工作。

  那么,复刻【雅典学院】成功案例,在罗马兴办教育,建立民族和文化认同的负责人不就有了吗?

  随即,洛恩提议道:

  “如果能联系上他的话,大可以让他和他的学生们来罗马坐坐。倘若他愿意留下,我还可以说服万神殿支持他在罗马办学。”

  “真的?”

  亚历山大猛地站起,一脸兴奋和激动,

  “老师如果知道这个好消息,一定会开心死!”

  对于一位哲学家和教育者来说,没有什么著书立说,传播开他的理念更加重要。

  更何况,自己的老师刚因为替他这个劣徒站台,被雅典学院赶出来,此刻多半正憋着一股气,想办法报复回去。

  如果,他能将自己的这位老师邀请到罗马,张罗着他办学,让他建立起一座威名不亚于【雅典学院】的新学府,那简直是送给恩师最好的礼物,也能狠狠反击一把雅典学院中那些落井下石的小人。

  所以,就算绑,也要把那位老师绑来!

  想到这里,亚历山大看向了自己最信赖的左膀右臂:

  “赫费斯提翁,你亲自带些人手,拿上我的手稿,去卡尔西斯城一趟,把老师请来,一定要保证他安全抵达罗马!”

  赫费斯提翁心领神会,当即点头接下命令,带着几名得力的马其顿战士,前去请人。

  而见此一幕,洛恩心里不由乐开了花。

  经过这段时间的筹备,他的手上能打的牌越来越多了,罗马面临的问题也可以陆续着手解决。

  宗教上,卡珊德拉负责重新修订经典,构筑出稳定而具有凝聚力的万神殿信仰体系。加上有命运三相殿的命运三子从旁协助,想必这位女先知很快就能从命运中获得启示,交出完美的答卷;

  军事上,七大氏族的选帝侯外派到地方,弹压那些不太老实的土著氏族;亚历山大这些没有根基的外来者作为骨干,为尼禄打造出一支能征善战,却又只能依附于王权的禁卫军,拱卫罗马。

  教育上,由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生们在此兴办学校,并仿照雅典学院的成功经验,拉那些各大氏族的神血贵族入学,通过教育逐步构建出共同的文化认同。如果这位大哲学家太清高,大可以用亚历山大的前途胁迫一把。

  在这个有着神灵存在的世界,亚历山大可不像历史中那样风光,整个马其顿还都指着他养活。

  亚里士多德既然喜欢这个学生,那就多为他牺牲一点吧。

  至于最后的恺撒,这是位万金油式的全才,军事上可以和亚历山大打配合,共同领军作战,政治上,可以充当白手套,对元老院动刀,发起改革。

  同时,他又精通律法,做过保民官和大法官,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无论是能力,还是人品都甩出小阿格里皮娜几条街,因此最适合顶替那位毒妇,成为尼禄的左右手,跟在尼禄身边,帮这位年幼的罗马皇帝纠正错误,慢慢积累行政经验。

  而有了这么一套豪华班底支撑,就算他这个老师离开了罗马,事情出现了些波折,尼禄应该玩不脱。

  当然稳妥起见,还是要多留几个后手,进一步完善着这套行政班底。

  要不,按照历史上的名单,把振兴罗马的前后三巨头都拉入伙?

  又或者,从希腊那边挖人?

  按照这个时间推算,应该有不少能力出众的知名人物还没发迹。

  洛恩一边构思着如何赚人上山,继续扩大并稳固新君尼禄继任后的豪华天团,一边和亚历山大、恺撒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就罗马现存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改革积弊,进行各种探讨。

  作为千百年一遇的英雄人物,亚历山大和恺撒强在天赋,对政治、军事、人际关系上的各种问题,总有种近乎野兽直觉般的本能,往往一开口就能找到症结所在,或者给出最优解。

  而作为超越了时间的神灵,洛恩有着非比寻常的远见卓识,总能从人类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中,找到对应的案例,并给出经过岁月验证的正确答案。

  一番畅谈之下,三人都觉得获益匪浅,不禁有种惺惺相惜之感。

  尤其在想到洛恩还有神灵这重身份后,恺撒和亚历山大更是发自内心地敬佩起这位新老板。

  因为个体的强大,神灵往往不屑于低头观察地上的万物,更不屑于向凡人学习的。

  但偏偏,这位大人是个异类,不仅自身强的可怕,还时刻秉持着谦逊的姿态,和地上的万物共同行走,学习不同物种的文明和长处,对文化、政治、军事、教育等等方面都能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

  如果让他们用词汇来形容这种感觉和眼前这位大人的话,恺撒和亚历山大在一番搜肠刮肚后,只想到了一个

  全知全能!

  说起这个,亚历山大不禁联想到了某个最近一直在困扰他的难题。

  他当即召来身边的部下低语几句,很快,王室书记官欧迈尼斯就带着几名战士,从后院中拉来了一辆造型独特的青铜战车。

  轮毂由十二道陨铁环咬合而成,每道铁环内侧嵌着液态汞制成的星纹浮雕,流动时折射出冷峻的青铜光泽。车辐是八条熔化的黄金融成的日珥,末端卷曲成被雷电劈开的石榴形态,爆裂处涌动着凝固的紫色闪电。

  两道被绷直的缰绳闪烁着莹莹的雷光,一端系在青铜车辕的末端,一端拴着两头雄壮魁梧的神牛。

  看到生人,两头畜生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双目泛红,低头扬起两柄尖刀似的牛角,摆出了进攻的架势;坚硬的蹄子在地上烦躁刨动,隐隐发出破空之声;油光水滑的皮毛之下,闪烁着紫红色的雷光,令人望而生畏。

  那股强大的力量和压迫,居然让场上十多个马其顿的神血战士都快要控制不住。

  “飞蹄雷牛?你从哪里搞到了这玩意?”

  恺撒惊讶地叫出了眼这怪物的凶名,身体诚实地向洛恩后方挪了挪。

  战场厮杀可不是他的专长,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应付。

  而此刻,亚历山大笑着解释道:

  “之前从希腊跑出来,路上遇到了一伙想要打劫我们的弗吉尼亚人。但他们太弱了,被我们反手吃掉。而这两头飞蹄雷牛和这辆战车本是他们负责中途押运的贡品,自然而然也被我们缴获,听说是要献给那位已死之神宙斯的。”

  根据亚历山大的描述,一旁的洛恩已经隐约猜到这件东西的来历。

  希腊神话中,曾经多次提及一位弗吉尼亚贤王的名字戈耳狄俄斯。

  他原本是农夫出身,某天在耕地时,一只鹰突然落在他的牛车车轭上不肯离开。于是,他赶着牛车往城里的神庙中寻求帮助,并在城门口碰到一位同乡的女祭司。女祭司愿和他同行,而戈耳狄俄斯当时尚未结婚,被女祭司青春美貌所打动,于是在途中向她求婚,女祭司答应了。

首节上一节701/82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