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第93节

  一年,只有一年的时间。

  1991年,苏联崩溃!

  这就是他所能抓住的,眼前最大的机遇!

  也是唯一的捷径!

  是眼下所有人,所有玩家,都还没有察觉到的机会。

  “所以在此之前,我必须尽可能多地积累资本,在这场世纪剧变的饕餮盛宴中……”

  “啃下那头巨熊身上,最肥美的血肉!”

  秦远如是告诉自己。

  (求月票)

第113章 蜕变,巨型服装零售集团

  与李远潮在陶陶居的会面结束后,秦远回到了酒店。

  他没有选择立刻动身飞回燕京,而是订了三张明天早上的机票。

  方明海帮了他大忙,无论是真维斯的货源供给,还是后续在港岛的关键舆论助力,这份人情都需要当面致谢。

  方明海知道秦远要走的消息,连忙表示今天就会回来,要与秦远见上一面。

  秦远在电话里感谢了一番后,顺便提了个小请求:请他在港岛帮忙买两套高档西服。

  一套按马克夫那种魁梧健壮的体型,一套按麻杆儿那种精瘦高挑的体型,说是带给苏联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回国的时候,他便向伊万承诺过,再去苏联,就给他带一身新西服。

  这句承诺,他并没有忘记。

  至于另一套,他另有他用。

  而对于这种小事,方明海自然是爽快答应。

  傍晚时分,方明海便风尘仆仆地赶回了酒店。

  他身后跟着的秘书林诗珊,手里竟拎着五个精致的礼品包装盒,而非秦远要的两套。

  “方老板,这是……”秦远有些意外。

  方明海哈哈一笑,热情地拍了拍秦远的肩膀:“秦老弟,这次虽然没跟着你赚到股市的钱,但见识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风浪,还出了点小风头,值了!”

  “所以啊,除了你要的那两套给苏联朋友的,我还按你和麻杆儿兄弟、马克夫兄弟的身形,各买了一套!”

  “时间仓促,只能买成衣了,要是时间宽裕,在港岛找老师傅量体裁衣定制,那才更合身、更有派头!”

  他上下打量着秦远,赞道:“尤其是秦老弟你,这身形骨架,天生的衣架子,穿西装绝对有型!”

  秦远心中涌起一股暖意,这份周到的心意实属难得。

  他真诚地道谢:“方大哥,太破费了,多谢了!”

  这一声“方大哥”,叫得方明海更是眉开眼笑,显然非常受用。

  “客气什么,来来来,”方明海催促道,“秦老弟,你先试试你的这套,看看合不合身。”

  “要是不太满意,我马上叫个裁缝过来,把你的身形数据记下来,回头让港岛那边的高级裁缝给你定制几套!”

  秦远销售出身,自然明白“人靠衣装马靠鞍”这句话的分量。

  尤其是这个九十年代。

  一身剪裁精良、面料考究的高档西装,就是行走的名片,是身份、实力与品味的象征,能瞬间拔高别人对你的评价和信任度。

  他没有推辞,依言走进套间,去换上那套为他准备的西装。

  方明海隔着门笑着介绍:“秦老弟,我呢,不太懂西服,这些都是林秘书帮你挑的,你好好试。”

  林诗珊甜甜一笑,对着套间说道:“方先生,这套西装虽然不是量身定制,但也是港岛最顶级的裁缝店的存货。”

  “这面料是顶级的英伦精纺羊毛,手感细腻垂坠,采用的是经典的戗驳领设计,是时下最流行的款式.”

  说话间,秦远便从套间里走了出来。

  而在这瞬间,似乎整个房间仿佛都亮了一下。

  林诗珊双眼瞪大,眼中闪过惊艳的光芒,她没想到竟然如此合身。

  不,是极其合身!

  挺阔肩直,线条流畅利落!

  脚下踩着一双锃亮的真皮牛津鞋。

  上身内搭一件浅蓝色的丝光棉马甲,与同色系的西装外套形成和谐又有层次的搭配。

  驳头靠上的戗驳领设计,让穿着者的身姿显得更加挺拔修长,无形中散发出一种自信沉稳的权力感。

  方明海拍案叫绝:“好!好!好!”

  “秦老弟,我就说我的眼光没错吧,你这身形气质,简直就是为穿西装而生的!”

  “就凭这一身,你走到港岛半岛酒店最顶级的宴会厅,也绝对没人敢小觑你半分!”

  就连麻杆儿也瞪圆了眼睛,惊呼道:“远哥!你这……这也太帅了吧!我要是走大街上碰见,都不敢认,更不敢上前搭话了!”

  秦远走到房间的穿衣镜前,目光平静地审视着镜中的自己。

  确实,镜中人气质迥异,锋芒毕露,与之前那个穿着一身旧夹克风尘仆仆的“倒爷”形象判若两人。

  他拿起那条深蓝色的真丝领带,手指灵活地打了一个温莎结,转身,对同样眼巴巴看着新衣服的马克夫和麻杆儿说道:“你们的也试试。”

  两人早就心痒难耐了,闻言立刻行动起来。

  马克夫这个苏联壮汉,笨拙又兴奋地套上为他准备的那套加大号西装,虽然动作有些滑稽,但魁梧的身材被西装包裹后,少了几分粗犷,多了几分罕见的正式感。

  他对着镜子左看右看,咧着嘴傻笑,显然已经在幻想穿着这身回去,让安德烈他们羡慕嫉妒恨的场景了。

  麻杆儿穿上后,精瘦的身材也被修饰得挺拔了许多,显得精神奕奕。

  趁着两人在里间兴奋地试穿、互相打趣的间隙,秦远对方明海做了个邀请的手势:“方大哥,我们去楼下咖啡厅坐坐?”

  “正好,关于真维斯在内地的运营方案,我昨晚整理了一份,想让你看看。”

  “哦?这么快就有方案了?太好了!”方明海眼睛一亮,这正是他最关心的事情之一。

  两人来到酒店静谧的咖啡厅,点了两杯咖啡。

  秦远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装订整齐的文件,递给方明海。

  封面上赫然写着:《真维斯品牌中国市场战略规划纲要(初稿)》。

  方明海迫不及待地翻开,映入眼帘的第一部分就是详实的市场分析报告。

  秦远端咖啡杯,声音沉稳地开始阐述他的核心思路:

  “方大哥,我认为,日本,就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最佳参照物,是一面清晰的镜子。”

  他开门见山。

  “你看日本战后经济腾飞的历史,”

  秦远用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划出几个阶段,“1945年到1973年,是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日本社会进入了一个被学者定义为‘第二消费时代’的阶段。”

  “第二消费时代?”方明海眼神从方案中挪开,眼神之中闪过一丝诧异。

  这个名词他还真没听说过。

  秦远点点头,详细解释道:“那三十年,伴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以及美国消费主义文化的强势输入,日本国内迎来了一个‘批量生产、大众消费’的大爆发时代。”

  “这个时代的消费主体,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也正是在这种基础之下,大型连锁百货商场和超级市场这种业态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扩张。“

  “消费的热潮不再局限于东京、大阪这样的大都市,而是迅速蔓延至全国范围。”

  方明海一愣,这一幕和如今的中国何其相像。

  九十年代的中国消费主体无疑也是家庭为主,而且消费热潮,早就不再局限于燕京、尚海、羊城这样的超大都市。

  而当他继续聚精会神的时候。

  秦远的声音也适时传入了他的耳中。

  “在这个阶段,其消费理念,核心就是三个词:重量、多多益善、追求与他人相同。”

  “那个时间段的日本,大众化、批量化、标准化才是消费主流。”

  “大家追求的是‘我也要有’、‘和大家一样好’。”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方明海:“方大哥,你不觉得,这一切,和眼下的中国,尤其是沿海开放城市,何其相似吗?”

  “我们的改革开放正在加速,经济开始起飞,老百姓手里有了余钱,对‘新’、‘好’的东西充满了渴望,但购买力又尚未达到追求极度个性化的阶段。”

  “这正是大众化、标准化消费的黄金时期!”

  方明海听得连连点头,秦远这番基于日本经验的类比分析,角度新颖又极具说服力,让他对国内市场的理解瞬间清晰了许多。

  “所以,你的意思是,往后我们真维斯的道路,就是要顺应这个‘第二消费时代’的大潮?”

  秦远点头,手指点了点方案上的核心策略部分。

  “没错,我们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实现批量化、标准化生产!”

  “这是真维斯立足的根基!”

  方明海凝神片刻,迅速抬起头道:“这一点你放心,目前的广东,拥有这样的发展基础,我的工厂和背后的供应链,可以满足以上所有条件。”

  他顿了顿:“我现在担心的是,渠道,快速销售出去的渠道。”

  “渠道上,不用担心。”秦远自信而又狂傲。

  “沿袭我们先前的策略,出口转内销,我在海外打响名头之后,会立刻通过报纸媒体电视等广告,在国内造大声势,将‘真维斯’这个品牌彻底炒热。”

  秦远阐述着他的商业蓝图,“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采取‘高举高打,快速渗透’的策略。”

  方明海不自觉的往前凑近了:“秦老弟,你再说详细一些。”

  秦远举重若轻道:“首先,在一线大城市的核心商圈,比如燕京的王府井、西单,尚海的南京路,羊城的燕京路,开设大型旗舰店!”

  “店面要大,装修要现代、明亮、有档次,商品陈列要丰富、整齐、一目了然。”

  “这些旗舰店不追求单店利润最大化,而是要树立品牌形象,快速打开知名度,建立市场标准!”

  “要让消费者一提到‘真维斯’,就联想到品质、时尚、买得起的好衣服!”

  这种大店模式,在如今这个时代,无疑极具风险。

  但此时的方明海却深信不疑。

  “然后呢?”

  秦远目光不变,手指点了点桌子:“当我们在核心城市站稳脚跟,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之后,”

  “下一步,就是利用品牌势能,迅速向下延伸!”

  “通过发展加盟店的模式,将真维斯的门店网络铺向二线、三线城市,乃至更广阔的城镇市场!”

首节上一节93/1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