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里尼奥本人则是一身剪裁锋利的黑灰色阿玛尼大衣,领口竖起,像中世纪骑士的护颈甲。
这是他的妻子玛蒂尔德-法里亚送给他的礼物,平时总是挂在他的办公室里。
他右手插袋,左手随意地挥了挥,这个漫不经心的动作却让看台的欢呼声又拔高三度。
死忠看台突然爆发出改编自民谣的颂歌,紧接着五万人用粗粝的葡萄牙语齐声嘶吼:
“Ele vem da Serra do Pilar!(他来自皮拉尔山!)
Traz o trovo na voz!(他的声音如雷霆!)
Ninguém escapa ao seu olhar!(无人能逃过他的注视!)
o Mago do Drago!(他是巨龙之魔!)”
歌声中,穆里尼奥在教练席前站定,双手缓缓插回口袋。
他抬头扫视了一圈场上,嘴角勾起不羁的冷笑。
但远道而来的蓝鹰证明了他们也并非等闲之辈。
比赛开场仅5分钟,拉齐奥闪电破门,洛佩斯抓住波尔图防线失误,冷静推射得手。
意大利人气势如虹,但他们的领先优势仅维持了20分钟。
第25分钟,马尼切禁区外重炮轰门!足球如炮弹般直挂死角,1比1!
当马尼切远射扳平时,穆里尼奥嘴角微扬,仿佛一切尽在预料。
随后,比赛彻底进入波尔图的节奏。
第38分钟,德雷接边路传中,头槌破门!2比1!
德雷打入第二球后,穆里尼奥转身对着替补席,竖起两根手指,眼神中带着“这才刚刚开始”的傲气。
第55分钟,德雷禁区内灵巧转身,低射再下一城!3比1!
第72分钟,波斯蒂加门前补射,彻底杀死悬念!4比1!
波尔图彻底杀死比赛,场边的穆里尼奥猛地挥拳,眼神凌厉如刀。
他的球队从落后到碾压,每一步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终场哨响,他没有夸张庆祝,只是轻轻点头,仿佛在说:“这就是我的足球。”
这位年轻的少帅,正以铁血战术和无与伦比的自信征服欧洲。
赛后,他面对记者,语气平静却锋芒毕露:
“有人说我们只是黑马?不,我们是来赢的。”
镜头定格在他离场的背影,风衣猎猎,野心昭然。
2003年4月15日法国联赛杯半决赛前瞻:马赛VS摩纳哥。
《三刃出鞘:闪电反击×铁血少帅×天才利刃,构成法甲最致命进攻体系》
法国足球节目《Le Sport en Or》:
罗伊本赛季数据:法甲9场11球6助,效率惊人。
争冠形势:摩纳哥位居榜首积分63分,里昂在之前两轮也取得两连胜,积分60分,领先差距依旧只有三分。而第三名的马赛积分56分,和里昂都还有4分差距,摩纳哥接下来两场要对阵斯特拉斯堡(主场)和巴黎圣日耳曼(客场),争冠形式依旧焦灼,能否战胜巴黎圣日耳曼将是冲刺冠军阶段的关键战。
巴黎目前排名联赛第九,主教练费尔南德斯和核心罗纳尔迪尼奥矛盾不可调和,球队财政困顿。
但不可否认他们的阵容实力还是很强,目前联赛赛况处于一种劫富济贫的状态。
“RORO”巅峰对决:摩纳哥VS巴黎被媒体渲染为“罗伊VS罗纳尔迪尼奥”之战,背景海报是火焰中走出的罗伊与海水中浮现的小罗,象征新生代天才的碰撞。
联赛杯半决赛:摩纳哥客场挑战马赛,德尚的球队能否双线并进?
特约专家,法国前国脚佩蒂特点评:“他的启动像猎豹锁定猎物,那种瞬间爆发力让法甲后卫们还在思考时,球已经入网了。”
“9场11球6助?这不仅仅是天赋。看看他对时机的把握:总能在后卫重心偏移的刹那启动,就像他脑子里装着防守球员的慢动作回放。更可怕的是,他懂得为团队牺牲对阵欧塞尔那次回追60米的防守,才是德尚信任他的真正原因。”
“我见过太多‘新亨利’,但罗伊是第一个让我觉得这个称号还不够的年轻人。他有着巴西人的球感、德国人的纪律性,还有法国人最骄傲的那份优雅。亨利今年被《442》评选为欧洲最佳前锋,如果保持这种饥饿感,两年内罗伊也将让整个欧洲颤抖。”
佩蒂特露出标志性的痞笑:“不过.我建议他别太快去英超。让英格兰人再做个美梦吧,法甲终于又有了自己的‘核武器’。”
法国娱乐节目《Foot & Love》中,几位美女主持和足坛名媛热议罗伊的私生活:
被拍到的谍照:罗伊在尼斯街头驾驶一辆灰色二手雷诺,引发热议。
25岁巴黎时装周新晋宠儿,模特露西尔-杜波依斯挑眉笑道:
“那辆车太狭小了,根本装不下他这样的年轻男孩(暧昧停顿)我是说,他的气场太强了。”
镜头特写她轻咬嘴唇的表情,暗示“车内空间不够,但可以很刺激”。
32岁前法国啦啦队长,如今是《巴黎人报》八卦专栏作家克莱尔-勒菲弗调侃:“或许他只是在存钱买更好的车或者,他根本不在乎?或者说这孩子念旧得可怕。”
主持人瓦莱丽故意模仿罗伊的招牌挑眉动作,压轴总结:“所以女士们如果他真的开保时捷,你们反而会觉得无趣?”
话题延伸:罗伊的穿搭风格(简约但锋利)、训练后的肌肉线条,以及,他是否真的单身?
片尾曲是特意重新混音的《Je ne regrette rien》,背景音里夹杂着女人们意犹未尽的笑声和“他绝对喜欢年上女性”的争论。
弗格森讽阿森纳吹牛留笑柄,温格称弗格森“废话太多”
“阿森纳在几乎整个赛季都高歌猛进无人可比,但是我相信冠军可没他们的份。我甚至已经迫不及待地在阿森纳的海布里球场夺冠,留给阿森纳的将只有那些曾经自吹自擂的笑柄。”
温格对弗格森的嘲讽反唇相讥道:“这并不会激怒我,我真的奇怪弗格森说这些废话有什么意义。他一定是感到大战之前太压抑了。”
《太阳报》
弗格森当选英超十年来最佳教练,坎通纳荣膺最佳外援。
《曼彻斯特晚报》
巴萨训练场爆发斗殴事件,恩里克、奥维马斯拳脚相向。
《世界体育报》
星爷《少林足球》在风靡智利和法国之后,终于登陆意大利了。
2003年4月11日,香港电影《少林足球》正式在意大利的100家影院上映。
罗马队和拉齐奥队分别有三名球员出任该片的配音演员,他们是:托马西、德尔维奇奥、坎德拉,以及米哈伊洛维奇、佩鲁济和潘卡罗。
其中托拉西配音主角“大力金刚腿”。
《米兰体育报》这样形容:“罗马、拉齐奥混合在一起。”
《足球周刊》
第44章 我讨厌传奇叙事,因为我还不是传奇
2003年4月16日。
摩纳哥的大巴缓缓驶近韦洛德罗姆球场,道路两侧早已挤满马赛球迷。车窗外马赛球迷的声浪如潮水般涌来。蓝白色的围巾在阳光下翻飞,德尚看着窗外的情景,与那些1993年的记忆重叠。
他们有些人高举着1993年的复古围巾和当时的照片或报纸,上面印着德尚捧起欧冠奖杯的经典画面。
罗伊靠在窗边,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他见过球迷的狂热,但从未想过足球可以超越胜负,成为一座城市的信仰。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膝盖,目光从窗外转向德尚的背影。
教练的肩膀微微绷紧,仿佛在承受某种无形的重量。
罗滕轻笑一声,用胳膊肘捅了捅身边的普尔索:“喂,他们喊得比给他们的球员加油时还响。”
普尔索摇摇头,嘴角却带着一丝敬意:“这就是传奇,懂吗?我们以后也会有的。”
当车窗内的德尚露出面容时,人群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口哨声,有人用扩音器高喊:
“Merci, Didier ! Tu es toujours Marseillais !”
(“谢谢你,迪迪埃!你永远是马赛人!”)
德尚的右手缓缓抬起,似乎想回应什么,却又放下。
1993年5月26日的慕尼黑奥林匹克球场,承载了太多传奇故事。
1992年之前,欧冠叫做欧洲冠军杯。
1992年之后,欧冠叫做欧洲冠军联赛,从那个赛季开始首次实现了“资格赛-小组赛-淘汰赛-决赛”的赛制。
而法甲霸主马赛在那场决赛中击沉了堪称盛极的米兰王朝。
那是属于米兰王朝的时代。
赛前,几乎所有人都相信红黑军团能够再度君临欧洲,这支米兰拥有马尔蒂尼、巴雷西、塔索蒂、科斯塔库塔这样的顶级防线,里杰卡尔德和阿尔贝蒂尼坐镇中场。
即便米兰主教练法比奥-卡佩罗因战术选择而将古利特排除在参赛名单之外,他们依然拥有范巴斯滕、马萨罗、伦蒂尼和多纳多尼这样的梦幻攻击线。
替补席上还坐着帕潘、埃拉尼奥、埃瓦尼。
他们在当时有“小世界杯”之称的意甲创造了58轮不败的神话。
决赛前战绩是足以彪炳史册的十战全胜,进23球仅丢1球。
但决赛中,马赛发挥极尽完美。
年仅二十一岁的巴特斯高接抵挡,连续阻挡范巴斯滕和马塞罗的三次黄金机会。
队长德尚坐镇后腰,全场完成9次拦截,彻底锁死米兰中场核心阿尔贝蒂尼。
马赛全队跑动比米兰多出12公里,用体能拖垮了对手。
以至于赛后传出马赛球员嗑药的传闻,但无官方定论。
第43分钟,马赛获得角球,加纳魔术师阿贝迪-贝利开出弧线球,巴西中卫巴希尔-博利一跃而起,一记强力头槌砸入网窝!
进球瞬间,米兰门将罗西毫无反应,马赛替补席疯狂冲入场边。
这是欧冠决赛史上罕见的“中卫制胜球”。
当主裁判海涅曼吹响终场哨,马赛球员跪地痛哭,法国球队结束了三十七年等待,首次成为欧洲冠军!
德尚作为队长第一个举起奖杯,镜头捕捉到他颤抖的嘴唇和泪湿的眼眶。
马赛市长当场宣布:“今夜,整个法国都是蓝白色!”
之后更具争议的一幕发生,《队报》随即披露惊天丑闻:在欧冠决赛六天之前,即便法甲积分领先的马赛夺冠几乎板上钉钉,但面对在保级区挣扎的瓦朗谢讷,马赛主席塔皮埃不希望自己的球员以疲惫之姿迎战米兰,于是重金收买瓦朗谢讷多名主力,最终马赛轻松取胜。
随后马赛被剥夺1992/93赛季法甲冠军,取消下年度欧冠参赛资格,丰田杯也由欧冠亚军米兰出战。
不过,欧足联并未剥夺其欧冠冠军。
主席塔皮埃锒铛入狱,球队元气大伤。
马赛军团分崩离析,尤文得到了德尚,阿贝迪-贝利转会里昂,德塞利转会米兰,沃勒尔返回德国,博克西奇加盟拉齐奥,巴特斯前往摩纳哥,博利加盟流浪者,斯托伊科维奇远渡东瀛.
而打入唯一一球的功臣博利同样充满争议,他的飞铲正中范巴斯滕脚踝,成为了“白天鹅”伤病诅咒中的致命一击。
此刻,车内陷入一种奇异的安静,连最聒噪的年轻球员都闭上了嘴。
久利皱着眉,罗滕收起笑容,普尔索抿紧了嘴唇。
罗伊干脆带上耳机眯着眼睛假寐,虽然没有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