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机和面包机相继发出“叮”声时,罗伊往煎锅里放入六个蛋清,加入一点蔬菜末和藜麦。
煎好蛋卷后盛放在盘中,往香脆焦黄的全麦面包上抹上无盐黄油。
把浓稠的果蔬汁倒进杯子里。
开始享用每天早晨的一餐的同时,他打开晨间新闻:
法国主持人一脸严肃:
“今晨,巴黎、伦敦、罗马等全球600座城市同步爆发反战示威,抗议美国即将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据警方统计,仅巴黎就有15万人涌上街头,从共和国广场到巴士底狱,人潮绵延3公里。”
接着画面切换,镜头特写。
抗议者在街头游行,高举着Nonà la guerre!(不要战争)的标语牌。
一群年轻人用油漆在凯旋门柱上喷绘和平鸽图案,虽然随后不久便被警方制止。
老年夫妇推着婴儿车,车上插着“我的孙子需要石油还是和平?”的纸板。
罗伊边看边吃,太对味了,不愧是革命老区。
不久后是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的电视讲话片段:
“法国绝不会支持这场缺乏联合国授权的行动,我们要求核查继续!”
现场的议员纷纷起立鼓掌。
法国外长德维尔潘手持《联合国宪章》副本,朗声说道:“今天的世界不是单极世界,国际法必须被尊重!”
节目下方的民调数据显示:法国反战支持率:89%,创历史纪录。美国国内反战比例:38%,较上月上升15%。
节目最后,直播连续到巴格达,驻伊拉克记者在一片风声呼啸中,画面延迟严重:
“此刻的萨达姆医院,伊拉克平民正领取战时应急物资。一位母亲对着镜头举起奶粉罐:这就是你们说的生化武器?”
老片重看,越看越新。
8:00AM,罗伊穿戴好运动服,戴好运动面罩,前往公寓外的海滩进行三十分钟晨跑。
这就是职业足球运动员的一个普通早晨。
把太自律了,打在公屏上。
9:00AM,结束一整套肌肉拉伸流程的罗伊预备驱车前往球队训练基地进行日常训练。
球队内的大多数人都在享受假期。
这倒也不是他执着于病态的自律,实在是没有什么合适的消遣娱乐。
这个年代的很多娱乐方式他到现在都不是很适应。
还不如保持常规训练,让竞技状态随时维持在一个完美的水平。
他现在脑子里只有训练、比赛、竞争、荣誉、名利.
就在钥匙插入中控台的一瞬间,罗伊抬起头望向后视镜里的自己。
他觉得不知为何,他的眼神有些凶戾。
他突然想起,今天是元宵节。
“呼~”
雷诺的3.0V6引擎启动,排气管回火发出两声“轰”响,紧接着是持续低沉的咕噜咕噜声,类似煮开的咖啡壶。
曼彻斯特。
圆脸白发,皱纹深刻,面颊泛红,鼻翼两侧带着毛细血管破裂的红斑。
弗格森坐在他那张红木办公桌后,指尖轻轻敲打着桌面。
桌上堆满战术笔记、球员报告和一杯早已冷掉的红茶。
窗外,卡灵顿训练基地的草坪被冬雨洗得发亮,青灰色的天空压得很低,仿佛随时会坠下来。
墙上的软木板上订着几张照片:1986年接手曼联首日合影、曼联九二班合影、1993年首夺英超更衣室香槟战、1999年欧冠决赛索尔斯克亚绝杀瞬间
以及一副著名的挂画《梁上众生》:1932年纽约洛克菲勒大厦建造期间,广阔无垠的太空下,11名建筑工人在超过百米的高空中,坐在伸出空中宽不到一米的钢梁上,完全无视危险,泰然自若地享受午餐时候的闲暇时光。或抽烟、或看报、或闲聊、或眺望远方神情放松,姿态自如,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书架上摆着不少翻烂的书,其中有几本英文译本的《孙子兵法》。
弗格森的目光落在桌上的几份报纸上:
《泰晤士报》:英格兰足总杯八分之一决赛,曼联主场0比2不敌阿森纳淘汰出局,埃杜和维尔托德先后破门。阿森纳也成为了首支晋级足总杯八强的队伍。
《天空体育》:赛后曼联和阿森纳的争夺还在继续,今天在老特拉福德的比赛和上赛季阿森纳在此夺冠有相似之处,阿森纳的球队经过90分钟比赛赢得了胜利,他们进入足总杯四分之一决赛并保留获得双冠王的可能性。阿森纳后防老将基翁评为本场最佳,因为英格兰国脚在比赛中防守出色。曼联还有复仇的机会,4月21日两队将在海布里相遇。
《卫报》:这是一场充满血腥味的比赛.而曼联不仅输球,而且主力贝克汉姆在比赛中受伤,如果比赛之后的检查结果显示贝克汉姆不能够参加下周二和尤文图斯的欧冠比赛,那么弗格森将迎来灾难性的时期。另外《卫报》谴责了范尼开场对基翁的严重犯规。
温格那张脸让他下意识磨了磨后槽牙。
他扫开那几份报纸,露出下方的一份球探报告,脑海中想起1999年的某一天,一场比赛结束后,曼联安全主管奈德-凯利的手机响起,电话那头是坎通纳的哥哥,要他转告弗格森:亨利首选曼联。
但当时弗格森的回答是:
“不可能,他总是受伤。”
“这孩子只会低头带球,英超中卫会吃了他。”
“他在训练时总是沉默寡言,缺乏曼联需要的血性。”
正如那些足以组成欧洲最佳阵容的“温差签”一样,弗格森也有自己的“弗差签”,谁也没有想到那个低头带球的边锋会被改造为英超历史级的射手。
这次错过像足球之神的恶作剧,让最懂法国人的英国教练,放走了最该穿红魔球衣的法国天才。
而现在,曼联的球探告诉他,摩纳哥又出现了一个速度极快、爆发惊人,擅长暴力突破且进攻效率极高的年轻射手。
十八岁,不是潜力种子。
而是法甲争冠球队即战力。
他踢球风格有点像亨利,指的是:十八岁的他,在场上像二十六岁的亨利一样进球。
如果说从青年队中选拔人才是从铁锈中择选黄金,那这份球探报告就好像湖沙中赤裸裸的展现自己明晃光泽的物体。
可以确认是金子,只是不知道沙子里埋藏着多大的分量。
他又想起温格在接受采访时对自己的嘲讽:“弗格森总说自己不后悔,但他每次对阵我们时,都会多派一人盯防亨利,这就是最好的道歉。”
“该死的雨.该死的温格。”
他嘟囔着,却依然盯着窗外。
雨中的卡灵顿,就像他的曼联,潮湿、冷硬,但永远生机勃勃。
感谢桂花载酒w、香梨好吃不给吃的打赏,非常感谢!
第17章 假期无战事
“你好啊!伙计!漫长的假期,要不要来我家搞一场火辣刺激、激情四射的Asado派对呢?”
罗伊将车开上拉蒂尔比训练中心蜿蜒的山道时,手机铃声响起,他按下免提键,马塞洛-加拉多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Asado是什么?”罗伊有些好奇。
“当然是最正宗的阿根廷烤肉啊,裙边肉、牛胸肉、血肠,咬开爆汁滋滋作响再加上国民鸡尾酒和马黛茶。”
“今天不行,加拉多。”
罗伊失去了兴趣,他现在还请不起私人营养师,于是委托摩纳哥医疗中心的医生,为他初步制定了一套食谱。
总体来说,作为作为职业足球运动员他不能吃太多红肉。
“为什么不行?哦,懂了,是不是觉得没女人。”
马塞洛-加拉多恍然大悟,语气中带着“我懂你”的调侃。
“一边是尼斯,一边是蒙特卡洛,这里最不缺的就是辣妹。”
就在马塞洛-加拉多兴奋跟他阐述出生在潘帕斯高原的男人,身边既不会缺牛也不会缺马的时候,罗伊向他提供了另一套“派对方案”。
而加拉多也流露出了所有正常人对“卷王”的下意识反应。
“拜托!你疯了吧!假期到基地加训?”
罗伊笑出声,用加拉多的话术反制:
“你什么时候干掉卢多?”
“嘿,我和卢多之间没问题!”
加拉多像被踩了尾巴的猫。
“是德尚不懂得欣赏我的足球艺术!”
这就是你坐板凳的原因。
闲聊几句后,罗伊挂掉电话。
在俱乐部保安诧异的眼神中,罗伊背着包走进训练中心。
训练场上空空荡荡,只有住在俱乐部宿舍中的一些预备队和青训梯队的年轻球员在三三两两的训练,这些人很多年纪和他差不多,甚至是比他还要大一两岁。
罗伊经过时,看见他的人会提醒同伴,随后所有的目光都跟随着。
这让罗伊想起他第一次进入拉法布里卡的时候,皇马俱乐部会安排刚刚进入青训的小将们参观伯纳乌球场的一线队更衣室。
那扇门虚掩着,里面设施豪华,一个个排列整齐的柜子上写着:雷东多、米亚托维奇、达沃-苏克、西多夫、耶罗
你从未来过,第一眼看见时却会升起一个念头:我梦见过这里。
每个孩子临走前都会再偷瞄一眼,仿佛那里藏着阿拉丁的洞穴。
罗伊前世听过一句话:每一个NBA球员都是自己故事里的乔丹。
他丝毫不觉得励志,这句话简直跟用那部叫《后浪》的纪录片来代表年轻人群体一样好笑。
NBA三个字母首先就代表它的新秀合同便已经价值七位数。
在乔丹的故事中你是蝼蚁,而在那些淘汰者的故事中,你已然是天选之子。
真正的天才早已被经纪人签走,这些孩子靠试训邀请函和青训补贴才留下,他们的合同是周薪50欧加两顿食堂餐。
他们可能梦见过自己穿7号或者10号球衣,看台上坐着穿西装的弗格森、温格、里皮或者安切洛蒂.无所谓是谁。
但现实是,他的球鞋鞋底用胶带缠着,因为爸爸失业了。
(这是真实存在的,即便二十年后也没有改善,穆里尼奥曾送过一位跟随罗马一线队训练的年轻球员一双球鞋)
他们清楚99%的人会被淘汰,去当邮差、超市理货员或赌球中间人。
这就是足球场上的存在主义,青训营是当代最后的修道院,年轻球员们用肉身供奉一个虚无的神,而神偶尔会以“临时上调一线队”的奇迹显灵。
罗伊决心永远记住此刻这些注视自己的目光。
永远记住自己的目光应该保持平视,球场是平坦的,球门就在对面的水平线上,而胜利自会带着他升到更高的地方。
罗伊来到训练场。
他诧异地发现这里已经有人在那里训练,但不是任何一个他熟悉的名字。